回歸實踐論人類學: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新解讀

出版社: 開本: 人類進入21世紀,馬克思主義已經走過一個半世紀的歷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平裝: 393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010054599, 7010054592
條形碼: 9787010054599
尺寸: 21.1 x 14.8 x 1.6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曾永成,1941年12月生,重慶市潼南縣人。1965年8月從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和成都大學。近25年來,主要從事美學和文藝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著述有專著《以美育美》(1989年)、《感應與生成》(1991年)、《文藝政治學導論》(1995年)、《文藝的綠色之思》(2000年),論文《運用系統感覺理論進行審美研究試探》(1982年)、《生態學化——文藝理論建設的當代課題》(2002年)等。

內容簡介

人類進入21世紀,馬克思主義已經走過一個半世紀的歷程。在新的世紀裡,馬克思主義的文藝學還有旺盛的生命力嗎?日新月異的文藝還應當從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吸取智慧和力量嗎?如果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學仍然必要,我們又應當堅持什麼樣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應該在哪裡確定繼續發展的基點呢?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就必須對長期流行的馬克思主義及其文藝學闡釋進行嚴肅認真的清理和審視。
在新視域中,馬克思主義文學中原來一直最受矚目並在20世紀末受到嚴厲批評的政治學內涵,也理所當然地可以得到新的認識。在實踐論人類學中,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而並不就是人的解放。從人性生成和人的解放的高度來對政治進行哲學的審視,就不僅能更深入地認識政治的歷史和人學內涵,還能進一步理解政治活動的審美意義,以正確對待政治在文藝中的地位。同時,既然政治解放還不就是人的解放,文藝就可以而且應該從人性生成和解放的高度去審視政治,對政治作基於人性關懷的審美觀點,以推動政治解放向人的解放這個終極性崇高目標的提升。在這樣一個新視域中,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政治學也必將躍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目錄

前言?返回原典文本?開拓闡釋新路? 對馬克思主義原典的闡釋也必須與時俱進 按照馬克思的方法重新審視原典文本 在新的歷史高度再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華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返本”和“開新” 從實踐論人類學對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進行新解讀第一章?走進新的世紀:與時俱進地解讀和開掘 第一節?進入21世紀的適應性和切入點 “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 哲學基礎:不可超越的思維視閾 總體精神:與時俱進的生命基因 生態優勢:不斷創新的活力源泉 第二節?文藝學的人類學轉向的新參照 從“人類為什麼需要文學”出發的提問 從“人的可塑性”到“疆界跨越”的回答? 立足於馬克思的類本質生成觀的本原闡釋 馬克思的神話觀與伊瑟爾的文學功能說 解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一個重要參照? 第三節?馬克思哲學人類學的前後比較? “馬克思的學說就是哲學人類學” 人類學是康德批判哲學的整體形態 赫爾德哲學思想中的人類學內涵 從舍勒的哲學人類學反觀馬克思第二章?實踐論人類學:文藝學思想基礎的原生形態? 第一節?對哲學人類學的實踐論提升? “實踐的唯物主義”解讀與本體論問題? 對哲學本體論的序化綜合和整體提升? 人類學在實踐論基礎上的革命性變革 馬克思哲學人類學的基本特徵? 從實踐論人類學看物質和精神的關係? 第二節?馬克思“類”觀念的淵源和實質? 康德的“人類學”情結與“類”觀念 赫爾德自然生成論中的“類”觀念 費爾巴哈的“類”觀念及其對黑格爾的超越? 馬克思的“類”觀念的本體論深化 關於馬克思“類”觀念中的關係思維 馬克思“類本質”論的具體內涵? “類本質”生成理論在當代的實踐意義 第三節?文藝學理論基礎的人類學回歸? 回歸人類生命現實本體的整體世界 回歸唯物史觀本來的終極關懷 回歸人的主體性的對象性基礎 回歸文藝審美活動的生態本性第三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