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弄村

回弄村隸屬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回鄉,地處東回鄉的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2公里。東鄰東崗村,南鄰改新,西鄰南翁,北鄰孟連。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回鄉,地處東回鄉的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2公里。東鄰東崗村,南鄰改新,西鄰南翁,北鄰孟連。共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42戶,有鄉村人口2447人,其中農業人口2416人,勞動力178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86人。
全村國土面積42.13平方公里,海拔1,440 米,年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1,943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陸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2862畝,人均耕地5.34 畝,林地20,238 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862 畝(其中:水田420畝,旱地12442畝),人均耕地5.34畝,主要種植陸稲、玉米、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0,238畝,主要種植茶葉、蠶桑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90畝,其中養殖面積80畝;荒山荒地25,215畝,其他面積1,25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電話四通,沒有路燈。全村有642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85%),有176 戶飲用井水,有2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9%)。有64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5%、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5戶(分別占總數的55%和53%)。
該村到鄉政府的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9輛,機車18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37畝,有效灌溉率為2.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3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21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3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9萬元,占總收入的69%;畜牧業收入95.5 萬元,占總收入的16.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58頭,肉牛46頭 );林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7%;第二、三產業收入55.5萬元,占總收入的9.6%;工資性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7%。農民人均純收入9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植業等為主。種糧補貼等各項補助收入10萬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占勞動力的0.8%),在省內務工15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42戶,共鄉村人口2447人,其中男性1346人,女性1101人。其中農業人口2447人,勞動力1786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拉祜族、佤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1922人,佤族260人 哈尼族148人、彝族23人、布朗族16人、漢族78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2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8%;享受低保87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43人,距離鄉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3人,其中小學生282人,中學生6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1人,少數民族黨員28人,其中男黨員26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張扎兒兼任支書與主任組成,下設13個村民小組。該村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5人。

新農村建設

根據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檔案指示精神,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產業建設和農民增收為核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並重,實施八大工程,建設六大保障體系,確保實現小康、文明、生態、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現已制定出全村及自然村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規劃。現已完成大回弄村民小組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工作,總投資183萬元,其中:國家投入64萬元、個體老闆投入17萬元、農民自籌102萬元(重點扶持村搬遷工程),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位、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三大優勢,全力打造拉祜文化品牌。在打牢糧食基礎上,鞏固提升甘蔗產業、做大做強畜牧業,大力培植茶葉、咖啡、蠶桑、民族文化旅遊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經濟條件差,結構單一,沒有支柱性產業,地方財政薄弱,無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支持農村經濟的發展。2、農民貧困面較深,沒有扶貧資金的注入,無力解決產業的發展和建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通過扶貧資金的投入和引進外資,培植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蠶桑、茶葉等)。按照“邊發展、邊規劃、邊提高”的原則,加強農村社會服務體系,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