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萬源市

四川萬源市

萬源市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帶,界於北緯30。39/—32。20/,東經107。28/——108。31/之間,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地處川、陝、渝三省(市)結合部,7個縣市的交匯處,襄渝鐵路、國道210線(包南路)及川東電網縱貫全市,是進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門戶,是連線川陝渝經濟、文化、交通的重縣,素有秦川鎖鑰之稱,享有“萬寶之源”的美譽。

基本信息

萬源市-基本概況

萬源歷史悠久,夏商為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地,秦屬巴郡宕渠縣。由漢到明,屬達州通川郡東鄉縣。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割東鄉縣之太平里設定太平縣,清道光時大略成現今之地域。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省太平縣重名,即借“縣東北有萬頃池、鄰邑之水多源於此”之意,改名為萬源縣。1933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先後在縣內建立萬源、紅勝、城口三個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國民黨政府恢復原縣建置。1949年12月29日萬源解放,隸屬川北行署達州專區,1952年歸屬四川省達縣專區。1993年7月由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併建立萬源市。

萬源市

萬源市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帶,全市幅員面積4065平方公里,轄12鎮41鄉,373個村,2480個社,總人口558307人,其中農業人口471968人。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5.24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9.92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8.54億元,增長24.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78億元,增長13.0%。市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44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454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39億元,糧食總產量28.24萬噸;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6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8元。

萬源屬典型的山區農業市,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相對高差達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員面積的83%。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為山地。境內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垂直地域性差異大。多年平均氣溫14.7度,極端最高氣溫39.7度,極端最低氣溫-9.4度,年均降雨量1246毫米。

萬源,古有“秦川鎖鑰”之稱,今有巴山旅遊勝地之譽。現交通方便,襄渝鐵路縱貫南北,210國道公路穿境而過,北上京城,南下重慶,東到武漢,西至成都,均指日可達。境內省、市、鄉道公路縱橫交錯,新增公路通車裡程達450公里,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路。市內通訊便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完善。

萬源市-行政區劃

萬源市萬源市轄12個鎮、40個鄉: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鐘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茶埡鄉、長石鄉、牡羊鄉、鐵礦鄉、固軍鄉、井溪鄉、堰塘鄉、蜂桶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秦河鄉、廟埡鄉、鷹背鄉、石窩鄉、玉帶鄉、新店鄉、魏家鄉、柳黃鄉、溪口鄉、永寧鄉、虹橋鄉、康樂鄉、白果鄉、鐘停鄉、廟子鄉、紫溪鄉、廟坡鄉、梨樹鄉、皮窩鄉、絲羅鄉、罐壩鄉、石人鄉、趙塘鄉、中坪鄉、八台鄉、花萼鄉、曹家鄉、石塘鄉。

萬源市-歷史沿革

因地處萬頃池和諸水源頭,故名萬源。這裡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各路商賈雲集之域,是川東北邊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縣,清嘉慶年間升為太平直隸廳,道光初年(1821年)復降為太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太平縣同名,改為萬源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萬源縣和白沙江農區,合併設立萬源市。

萬源市

萬源歷史悠久,夏商為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地,秦屬巴郡宕渠縣。由漢到明,屬達州通川郡東鄉縣。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割東鄉縣之太平里設定太平縣,清道光時大略成現今之地域。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安徽省太平縣重名,即借“縣東北有萬頃池、鄰邑之水多源於此”之意,改名為萬源縣。1933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先後在縣內建立萬源、紅勝、城口三個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國民黨政府恢復原縣建置。

1949年12月29日萬源解放,隸屬川北行署達州專區,1952年歸屬四川省達縣專區。1993年7月由原萬源縣和白沙工農區合併建立萬源市。

萬源市-自然地理

萬源屬典型的山區農業市,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相對高差達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員面積的83%。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為山地。

萬源市

大巴山主脈自西北向東南綿亘於境內北部,主要山峰有花萼山、趙家山、歪頭山、老八合山、九盤石、龍池山,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最高峰花萼山,海拔2380.4米。東北部山區岩溶地貌發育良好。

藏珍蓄寶,物產豐富,素有“萬寶之源”之美譽。

礦產資源

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錳、石膏、石灰石、鋇礦(毒重石)、硫鐵礦、釩礦、鋁土礦、頁岩、粘土等十多種。其中煤儲量7,000多萬噸,石灰石3億噸以上,石膏5,000多萬噸,鋇礦400多萬噸,菱鐵礦3300多萬噸,錳礦130多萬噸,釩礦6,000多萬噸。地上資源除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茶葉、魔芋、中藥材、耳菇、菸葉、蠶桑等多經作物。

林業資源

林業用地面積400萬畝,點總面積的65.5%,其中有林地238.6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64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9.3%。喬木樹種多達155種,以松、杉、樅、青槓為主,珍貴樹種有水杉、檫木、鵝掌楸、紅豆杉、山毛櫸、三尖杉、銀杏等。有大鯢、野豬、金絲猴等國家、省一、二級保護動物15種。中藥材品種多達1,206種,尤以萼貝、皮桔馳名中外。

萬源市-經濟概況

特色產業

畜牧業是萬源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們按照“立足優勢抓特色,調整結構促發展”的思路,堅持穩定發展生豬,加快發展草食牲畜,大做“黑(舊院黑雞)、白(板角山羊)、黃(肉牛)”三篇文章。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萬源市

1、舊院黑雞主要集中在舊院、井溪等10個鄉(鎮),以“綠寶”公司為龍頭,採取以擴繁為中心,以疫病防治為重點,淘汰劣雜,選種選配等技術措施和扶持發展黑雞大戶等途徑,年底實現黑雞飼養量120萬隻,使舊院黑雞開發建品牌、創名牌,力爭走出四川,打入全國。全市舊院黑雞飼養已達86萬多隻。

2、板角山羊主要集中在大竹、趙塘等12個鄉(鎮),以澳瑞達羊業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採取本品種選育、提純復壯等技術措施,年底實現板角山羊飼養量6萬隻,出欄3萬隻的目標,現已建成萬源市澳瑞達良種選育場、大竹鎮茶園保種選育場和趙塘鄉修山坡保種選育場三個,全市板角山羊存欄量已達4.5萬隻。

3、肉牛產業化開發主要集中在石崗、羅文等15個鄉(鎮),近幾年來,採取引進優質種牛、開展人工授精,秸稈微貯(氨化)、人工種植優質牧草等技術措施,多方籌集資金,引進優質種牛海福特82頭,西門塔爾8頭,安格斯20頭,同時,在全市開展牛種改良人工授精技術,今年我市被列為優質肉牛良繁體系建設項目縣(市),全市共建站20個,累計牛種改良1萬餘頭。推廣肉牛短期快速育肥綜合配套技術,現全市養牛規模在20頭以上50戶,已產雜交牛7,000多頭。

4、生豬質量工程主要集中在羅文、黃鐘、草壩等20個瘦肉型豬基地鄉,以“恆源”、“蜀源”兩個二級場為龍頭,自去年實施生豬質量工程以來累計推廣外二雜母豬5000餘頭,鄉鄉建立了人工授精站,引進了終端父本杜洛克種公豬10頭,引進長白、約克等種母豬109頭,力爭年底推廣外二雜母豬達到9,000頭,再引進杜洛克種公豬到20頭,通過3~5年的努力,力爭三元雜交改良面達60%,大大提高優質肉豬比重。

基礎建設

交通較為方便,襄渝鐵路縱貫南北,210國道公路穿境而過,北上京城,南下重慶,東到武漢,西至成都,均指日可達。境內省、市、鄉道公路縱橫交錯,公路通車裡程達1,274.5km,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路。市內通訊便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完善。

萬源市-風景名勝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保衛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而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的重大戰役並取得輝煌勝利的專題懷紀念館。

萬源市

陳列館於1984年動工,於1996年5月建成開放。170米長的展線展出了當年紅軍留存於萬源境內的各類文獻資料、武器彈藥、石刻標語及其它珍貴文物1200餘件。陳列採取沙盤展示、模型製作,燈箱布景、攝影繪畫、圖表統計等多種表現形式,生動地再現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八萬紅軍將士與劉湘二十萬人馬血戰萬源,保衛蘇區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

館址位於萬源城郊馱山公園左側,占地12畝,館舍建築面積2340平方米。徐向前同志這次戰役評價這樣:“反劉湘的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時間最長最艱苦的一個戰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績最輝煌的一個戰役……在反‘六路圍攻’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萬源一帶的決戰防禦。假如萬源失守,我軍就有被壓出川北的危險。敵人拼了死命,我們也拼了死命,這是關係川陝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不拚命不行啊!”

許多史學家論斷,如果“萬源保衛戰”失利,紅四方面軍被壓出川北,川陝革命根據地必然被摧毀,那么20萬國民黨軍就會夾擊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僅剩3萬餘人的中央紅軍行至川西,不但得不到紅四方面軍的接應,而且會遭到川、黔、滇各路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甚至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那么整箇中國革命的進程就將會大大推遲。所以萬源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不但關係到紅四方面軍的生死,川陝蘇區的存亡,而且關係到整個工農紅軍的命運,中國革命的前途。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建館12年來共接待國內外、省內外來賓及青少年學生百萬餘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館參觀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91年萬源戰史陳列館被評為省級文化先進單位。1995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達川地委、地區行署分別命名為省、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十集電視劇《血戰萬源》在中央和各大電視台播放以後,慕名前來參觀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已經成為仰紅軍業績、緬先烈遺志,淘革命情操,育高尚品格的歷史博物館。

萬源市八台山省圾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邊緣,距市區51公里,東與重慶城口接壤,西鄰陝西、巴中,南接宣漢,北接湖北,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273M,境內有觀雲台、獨秀峰、棋盤山、戈潭飛瀑、飛龍峽谷,萬米漂流等大小景點百餘個,若隱若現的佛光、日出、雲海給八台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無數座雄奇、

萬源市險峻、陡峭的山峰象璀燦的寶石鑲嵌在八百里秦川,正日益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賓客來此探險,觀光旅遊,享有“川東小峨眉”之美稱.

 

此風景區包括八台山和龍潭河兩大部分,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獨特的地質地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植被保護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境內溝壑縱橫,原始蒼翠,鳥語花香,奇峰異石星羅棋布。調查表明現有植物52科1400餘種,其中:銀杏、羅漢松、紅豆杉等2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同時還有大量的木本油料、糧侖及藥用原料,境內棲息著98種野生脊椎動物,其中獸類33種、鳥類6o種、兩棲類2種、魚類3種、水獺、大鯢、金雞等屬於國家保護的一、二級珍稀動物.龍潭河水淵遠流長,水質清澈見底,沿河兩岸翠竹掩映,遊客在此休閒,玩樂,每到雨季,龍潭萬米漂流形成境內又一道秀麗的風景線,成百上千的漂流者觀賞著沿河兩岸的峭壁、山峰、飛流瀑布,空氣清新逼人,頗似三峽種韻.馳名中外的舊院黑雞、龍潭大鯢在這裡一代又一代地生長、繁衍.境內美麗動人的自然風景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正日益成為川東北的旅遊勝地!

萬源市-參考資料

1.http://www.xzqh.org/quhua/51sc/1781wy.htm

2.http://www.wanyuan.gov.cn/wywz/default.js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