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成綿路國小

綿陽市成綿路國小,創辦於1957年,前身為“新建路國小”,原址在原地委黨校,現校址位於綿陽城區中心地帶成綿路23號,由當時國務院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而建。

基本信息

總體介紹

1958年遷現址後,曾名“反修路國小”、“紅旗路國小”、“綿陽市成綿路一小”。1998年涪城區人民政府投資600餘萬元新建了教學綜合大樓、校門及附屬設施,1999年7月合併原綿陽市成綿路二小後更名為“綿陽市成綿路國小”。學校現轄本部和分部兩個教學區,占地面積75151.49平方米,建築面積7950平方米,現有42個教學班,學生2400餘人,在職教師120人,是城區辦學規模最大的公辦國小之一。

學校擁有七大系統(數位化校園網路系統、VOD多媒體教學雙向點播系統、城域寬頻網路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有執行緒控廣播系統、計算機管理系統、智慧型監控系統);六大中心(圖書資料中心、遠程教育資源中心、多媒體教學中心、網路管理中心、藝術教育中心、科學實驗中心);九室(計算機室、多功能階梯教室、電子備課室、圖書閱覽室、科技創作室、自然實驗室、廣播室、音樂室、美術室);三廳(電視演播廳、舞蹈排練廳、網路教學廳),完善的教學設施為學校迅猛發展作下了堅實的鋪墊。

學校還擁有一支職業道德高尚、專業知識寬厚、教學水平一流、善教會研的教師隊伍。在成小教苑裡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國優、省優、市優教師,省、市先進德育工作者,涪城十大傑出青年。100%的青年教師已達專科以上學歷,80%的教師已達本科,學科均有省、市、區學科帶頭人或教學骨幹,每年均有上百篇(次)賽課、教研論文在國家、省、市、區獲獎或交流。

成綿路國小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硬體設施完善,名師薈萃,業績一流,特色鮮明,是綿陽市國小教育最耀眼的旗幟之一。學校曾先後被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四川省電教示範學校”、“綿陽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百名特色學校”、“綿陽市科技基點學校”、“校風示範學校”、“綿陽市教育網路資源建設與套用示範校”“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等稱號。曾先後受到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專訪,省教委、共青團省委領導多次到校檢查、指導工作,九八年還接待了德國少年桌球隊來訪。素質教育、特色育人。每年均有幾百人次學生在全國、省、市、區獲獎或交流。

成綿路國小是21世紀人才的搖籃,成功的希望從這裡升起!

思想定位

校 訓:奮力拚搏,勇爭第一

辦學宗旨:努力營造教師、學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幸福樂園

辦學目標:造就有智慧的教師,培養有能力的學生

辦學思路:高起點建設,高效能管理,高素質師資,高質量教學

共同願景:同心,同行,同樂,共同成長

校 風:文明 進取 篤學 高雅

教 風:樂教 民主 傾情 創新

學 風:樂學 善思 自主 成才

教育口號:快樂地學習,快樂地工作,快樂地生活

管理模式:內強管理,外樹形象

用人原則:不唯過去看現實,任人唯賢,唯才是用

價值取向:責任心,事業心,求實進取,敬業創新

獎勵制度:人人有崗位,崗位有職責,職責有考核,考核有獎懲

領導班子

有什麼樣的領導班子,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今天的成小歷經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通過數代人的努力,這裡面凝聚著多少成小人的心血,才打造出今天獨具特色的成小校園文化。

一個好校長,才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成小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年輕、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他們銳利進取、開拓創新,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唐輝,成小的現任校長,是一位作風果敢、辦事幹練、有魄力的校長。他的管理作風是:“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人性化”。他的管理作風是:“拓展品牌優勢,實現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寬鬆的人際關係和情感關懷以及“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實現了人際關係更是生產力的理念,使教職工產生出一種發自內心的驅動力,驅動著他們為成小的發展而努力工作,真正使員工們達到了“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境界。

校長寄語

我們將致力於營造教師學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幸福家園,追求智慧的教育,造就智慧的教師,培養有能力的學生,致力於教育從文本回到人本。未來的歲月,成小將誓做“全省一流、全國知名”教育強區發展戰略的排頭兵,將成小建成教師成長的搖籃,兒童成才的樂園。

未來規劃

[一]、學校發展總目標:

打造以德育為核心,科研為先導,質量為生命,藝體科聯動推進品牌的“和諧、特色、優質”學校。

(1)、和諧:人際交往和諧、教師發展、學生髮展和諧、校園文化、管理文化和諧。

(2)、特色:教有特點、學有特長、挖掘潛能、彰顯個性,在學科教學、學校特色多元發展的基礎上,打造特色項目、品牌學科、特色教師、特長學生。

(3)、優質:管理最佳化、師資優良、辦學優質。

[二]、 行動口號

⑴教育就是服務,服務始於尊重,尊重孕育創新

⑵啟迪智慧、放飛個性、健全人格

⑶讓每一位學生開心、讓每一位教師舒心、讓每一位家長放心

⑷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學為中心,科研為核心,教師是關鍵,後勤是保障,領導是標桿。

[ 三]、培養目標

我們要致力於培養“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審美、學會創造”的、既有良好科學素質、又有良好人文素質的,全面和諧、主體性強的國小畢業生。

[ 四]、具體措施:

(一)創設人本化的環境――以人為本

學校將繼續高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面向全體教職員工,面向全體學生和家長,面向社會,努力將學校建設成學生學習的樂園,教師工作的樂土,力爭達到讓每一位學生髮展、讓每一位教師舒心、讓每一位家長放心的目標。

1 、校園環境――舒適愉悅

我們要把校園環境建設當作學校一塊特殊的課程——隱性課程建設來看待。我們需要努力建設一個如詩如畫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要讓校園環境對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無聲而有力的教育。校園建設將本著“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精神,多方籌措資金調整布局,繼續加快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做足育人文章,使學校四季綠樹成蔭、鮮花不斷;時時有音樂,處處有藝術;宣傳欄里佳音連連,榮譽窗里金光閃閃;抬頭可見師生作品,轉首便是名人名言,要用美的環境來培育美的心靈。力爭在3年內把我校校園建設成淨化、綠化、美化、香化、人文化的校園。

⒉制度環境――民主寬鬆

教師是學校的真正主人,只有充分調動了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學校才能獲得發展的潛力。在巨觀管理方面,學校將繼續完善教工代表大會制,除了重大決策交由教工代表討論以外,在日常管理中將主動聽取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在科研機制方面,學校將繼續完善教科研獎勵制度和課題負責制,科研經費每年以15%的比例遞增、向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師大幅度傾斜,鼓勵全體教師注重積累、潛心研究、大膽創新。

⒊文化環境――尊重和諧

在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制度環境的基礎上,在未來的5年內,學校將在觀念層面努力營造一個尊重和諧的文化環境。首先要確立服務觀念,不僅要把學生看作我們的教育對象,而且要把他們視為我們的服務對象,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務,是我們教育者的天職。其次要大力倡導尊重觀念,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需要。有了服務和尊重的意識,我們對待學生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會有所變革,最終,我們要把學校建成學生的家園、樂園,一個既鼓勵成功,也容許失敗;既正確引導,也準許犯錯的家園,要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在學校里,他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在呼吸著、成長著。

(二)完善現代化的設施――科技先行

⒈建設信息化校園

⒉完善更新各類設施

(三)錘鍊高素質的教師――孕育名師

未來學校的競爭,說到底是教師群體素質的競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保障。教師都要成為“師德的表率、教學的專家、育人的典範” !我們要努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愛崗敬業、一專多能、功底紮實、身心健康、善於合作、樂於學習、勇於創新、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四)開設有特色的課程――鑄造個性

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培養什麼樣的學生。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程將體現更多的彈性,這意味著學校一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一方面卻不得不面臨更多的挑戰。可以這么說,能否在遵循國家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課程計畫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富有特色的學校課程結構,將決定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潛力。因此,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審時度勢,調動一切智慧,有計畫、有步驟地改革、完善課程,也是學校五年規劃內的一項重要任務。

(五)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自主學習

教育的最終成效是通過學生的素質來體現的,素質的涵蓋面十分廣泛,但總的說來可分為身體、科學文化、能力和心理等幾個方面,圍繞這幾個方面培養高素質的學生,便是未來五年內我們努力的最後目標。

⒈身體素質過硬。

⒉學科基礎紮實。

⒊學習能力較強。

⒋適應能力良好。

5 、創新思維活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