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九一五地質隊位於享有“千載詩書城”之譽,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里——眉山。眉山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緊鄰省會成都,距雙流國際機場不到一小時車程,岷江縱貫南北,成樂高速公路、樂雅高速公路、成自瀘高速公路、遂資眉高速公路和成綿樂城際鐵路將眉山與省會成都及周邊地級城市連為一體,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單位資源
九一五地質隊現有從業人員600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0餘名,其中教授級高工4名,高級工程師25名,工程師50餘名,有註冊一級建造師6名,註冊二級建造師37名、註冊岩土工程師4名、註冊監理工程師2名。單位擁有各類先進的施工機具、勘察設備266餘台套,各類勘察軟體26套,資產總額達2.5億餘元。
資質及業務
根據需要,九一五地質隊先後成立了四川九一五建設工程公司和地礦眉山工程勘察院兩個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運作模式。具有“工程勘察專業類岩土工程(勘察、諮詢、監理)、水文地質”甲級資質、“地質災害勘查”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甲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隧道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貳級資質、“水工建築物地基處理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堤防工程專業承包”叄級資質和“水工隧道專業承包”貳級等資質。主要從事地質災害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和評估,工民建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城鎮取水工程施工、隧道工程施工、岩土工程施工,水、工、環地質勘察及岩土工程勘察,大江大河隧道穿越工程、市政工程、城鎮給排水工程、污水處理工程、垃圾場填埋工程勘察,工程測繪、工程物探、工程鑽探、岩土與水樣分析測試等工作。
主要成果業績
完成四川若爾蓋草原達水曲1:10萬農牧業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西藏1∶100萬《昌都幅》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西藏1∶100萬《拉薩、錯那幅》區域水文地質普查等項目,其中,1∶100萬《昌都幅》成果報告獲地礦部勘查二等獎,《拉薩、錯那幅》、《日喀則、普蘭、亞東幅》成果報告獲地礦部勘查四等獎。1996完成的1∶100萬《日喀則幅》水文地質普查任務,填補了我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最後一塊空白地,實現了周恩來總理生前的夙願。
屬地化後,九一五地質隊在西藏、四川、重慶等地從事公益性和社會性地質工作,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完成5.12地震災區安縣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四川省普格縣、開江縣、廣安市、眉山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四川省眉山市五縣一區紅層丘陵區“找水打井”工程調查與區劃,雲南抗旱找水打井工程,山東抗旱找水打井工程,四川石渠縣包蟲病區供水示範打井工程等,開展了西藏大骨節病區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範工程和攀西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鑽探工作。
1999年,九一五地質隊在萬里長江首次採用江底隧道穿越方式,完成了重慶長江過江輸氣管道江底穿越隧道工程,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隧”,重慶長江過江輸氣道的建成,標誌著我國大江大河江底穿越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僅為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川氣東輸”、“西氣東輸”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將為光纖電纜工程、排污工程等江底穿越提供範例。繼第一隧之後,又相繼承擔忠縣長江、瀘州長江、重慶嘉陵江江底穿越隧道工程,使江底輸氣隧道穿越技術逐步成為成熟性技術,確立了九一五地質隊在江底隧道工程中的開創地位和技術領先地位。
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作為一支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地質災害“評估、勘查、設計、施工、監理”五甲資質的地勘隊伍,九一五隊在西藏、四川、重慶、湖北、甘肅、新疆、山西等地完成了一大批地質災害勘查、設計、評估、監理和施工項目。特別是由九一五隊實施完成的西藏樟木口岸滑坡治理工程、重慶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應急搶險、四川甘孜州德格縣縣委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和四川甘孜州康定二道橋滑坡治理工程,具有廣泛地社會影響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企業文化建設
九一五地質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團隊精神和“誠信為本、質量為先、優質服務”的經營理念,重視企業文化建設。1988年九一五地質隊創建為市級文明單位,1997年創建為省、部級文明單位,還先後榮獲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青年文明號、四川省重契約守信用企業、四川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單位、赴雲南抗旱找水打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多次被四川省地礦局評為“雙文明”單位、“四好”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