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佛教協會

四川峨眉山佛教協會

清代以前,峨眉山無佛教團體組織。民國初,中華佛教總會和四川省佛教協會相繼成立後,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立了四川峨眉山佛教協會,會址設在萬年寺。由仙峰寺住持源義法師任會長,後由磚殿當家普超法師繼任。按當時的規定,省佛教協會稱支部,十三年改稱支會,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稱分會;縣佛教協會稱分部,民國十三年改稱分會,十九年改稱支會。但實際用的名義仍然是省佛教會、縣佛教會,故本文仍只稱佛教會。

發展歷史

民國二十年(1931年),由各大寺廟籌集田租80石,一部分作辦佛學院經費,一部分作佛教協會活動經費。佛教會成立後,各寺廟人、財、物和宗教活動,仍由住持負責,自主管理。關係全山的大事,如辦佛學院、建立冬防隊,需要籌集經費,抽調人員等問題,則約集各寺負責人協商辦理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報國寺住持果玲法師被選為會長時,更名為“中國佛教會峨眉名山區佛教會”,直屬中國佛教會。任過佛教會長的還有洗象池宏順法師,中峰寺大極法師,毗盧殿果航法師等

十八羅漢像 十八羅漢像

新中國建立初,原峨眉山佛教協會停止了活動。各寺廟出租的土地實行減租退押,且朝山敬香的居士大減,極少有宗教收入,僧眾經濟生活十分困難,離寺的占一半以上。在峨眉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留寺人員由峨眉山特編村負責統籌安排,辦了紡織廠、篾業組、茶葉經營部等組織生產自給。1953年8月2日,在峨眉縣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召開了峨眉山佛教徒代表會,選舉產生了“峨眉山佛教徒愛國學習委員會”。選出委員共18人,錫瓦殿法師寂慧法師任主任委員,萬年寺住持普超法師、仙峰寺住持傳華法師、金頂監院果純法師任副主任委員。昌勖法師、聖湘法師、演奎法師、演觀法師、常清法師、惟法法師、聖良法師等14人為委員。

隨後,在“峨眉山佛教徒愛國學習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峨眉山佛教協會籌備委員會。1956年11月9日,由峨眉山佛教協會籌備委員會主持,在報國寺召開了峨眉山第一屆佛教徒代表大會。到會代表127人,歷時6天。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峨眉山佛教徒愛國學習委員會成立三年多來的工作報告;討論通過了《峨眉山佛教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峨眉山佛教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和理事。並禮請能海法師(全國人大代表)、巨贊法師(中國佛教協會負責人)、慈青法師(成都市佛教協會負責人)、太空法師(重慶市佛教協會負責人)、聖欽法師(成都大慈寺方丈、峨眉山老和尚)、遍能法師(烏尤寺方丈)為名譽會長。正式成立了峨眉山佛教協會。

協會領導

永壽會長 永壽會長

會長:

永壽

副會長:

傳智、心定、果正、演法<女>、宏開、滿霖

秘書長:

宏開<兼>

副秘書長:

悟法<女>、常性、定慧、法源、昌林

常務理事:(按法名筆畫為序):

心如、心定、本寶、永壽、傳法、傳智、宏開、果正、

昌林、昌明、定慧、法源、悟法<女>、寬忍<女>、寬法、

常宏、常性、滿霖、演文<女>、演妙<女>、演法<女>、

演道、鎮覺

理事:(按法名筆畫為序):

大智、心如、心定、心空、心亮、本寶、本道、

印能、永壽、永戒、永證、永定、永登、永照、

聖因<女>、傳燈、傳法、傳智、宏開、宏性、宏智<女>、

果正、果明、昌林、昌明、昌誠、定慧、法澤、

法源、圓慧<女>、悟法<女>、寬忍<女>、寬法、寬祥<女>、

常開、常宏、常性、源超、滿霖、演文<女>、演妙<女>、

演忠<女>、演法<女>、演寬<女>、演道、演勤<女>、演照<女>、

鎮果、鎮覺、鎮祥、鎮能<女>、德恩、梁啟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