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
孫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孫文,字載之,號逸仙。 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陳少白
陳少白(1869-1934)原名聞韶,後改名白,字少白,號夔石,廣東新會人。1886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於江門市郊外海鎮南華里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陳少白六歲入私墊,天資聰敏,勤啻好學。1888年入廣州格致書院。1890年入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拜盟為兄弟。1895年參與組織香港興中會,籌備廣州起義,事敗與孫中山、鄭士良逃亡日本,成立興中會橫濱分會。1897年去台灣設立興中會分會。1899年奉孫命回香港創辦《中國日報》,宣傳革命,與保皇會刊論戰。同時聯絡三合會、哥老會,與畢永年等組織興漢會。
1900年在香港策應惠州起義。1905年任中國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1911年任廣東軍政府外交司司長。不久辭職,成立粵航公司,任總司理。1915年與李煜堂設立上海保險公司,任主席。1921年任中華民國總統府顧問、大本營參議。次年1月任國立中華國民銀行監督。陳炯明叛變後辭職回故里,致力家鄉建設。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病逝。著由《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等。
尤列
尤列(1866—1936),字令季,別字少紈,號小園,又號吳興季子,晚號缽華道人。1866年生於廣東順德縣北水鄉新基坊。十七歲時在上海參加洪門,二十二歲入廣州算學館,結識孫中山。曾先後參加廣州起義和惠州起義的籌劃工作。後赴日本、南洋,為中和堂會長,在新加坡創辦“圖南日報”,宣傳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後,反對袁世凱稱帝。晚年居香港設皇覺書院講學。著有《四書章句易解》、《四書新案》等。
楊鶴齡
楊鶴齡(1868-1934)字禮遐,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與孫中山同村,自幼相識。1886年入廣州算學館,與尤列同窗,又與孫重逢相聚。1888年畢業後到香港,住在父親開設的楊耀記商店裡,與志同道合的孫中山、陳少白、尤烈昕夕往還,“高談造反覆滿”。1895年加入興中會,在港澳一帶協助籌募起義經費和開展反清宣傳。辛亥革命後在澳門過著平民的生活,孫常寄錢接濟。
1919年5月16日楊鶴齡致函孫求職。孫批答他日有用人之地,必不忘故人。1921年9月14日被孫聘為總統府顧問。1923年4月4日任港澳特務調查員。1934年8月29日在澳門病逝。
大事記略
1888年至1890年,孫中山、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結拜為兄弟,常在香港中環歌賦街的楊鶴齡祖產--“楊耀記”商店會面,縱論時局,大談反清逐滿及太平天國遺事,時人稱為“四大寇”。
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陳少白被迫逃亡海外,然均以力謀再接再厲,繼續革命,尤少紈也走避西貢各地,創中和堂於南洋群島。楊鶴齡則潛伏港澳,混入煙館商場之中,秘密活動,宣傳革命。
1921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任非常大總統時,聘請楊鶴齡為總統府顧問,並每月饋五百元作為養老金;又把越秀山南麓文瀾閣修葺一新,延請楊鶴齡、陳少白、尢列三們“四大寇”時期的革命元老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