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文學爭論與當代文學規範建構

四十年代文學爭論與當代文學規範建構

20世紀40年代的文學論證因其特殊的戰爭背景、嚴酷的社會環境,使得爭論中文學自身屬性淡出,常常表現為不同政治思想、觀念和勢力的衝突與交鋒。夏文先編寫的《四十年代文學爭論與當代文學規範建構》截取“40年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段作為觀測點,藉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現代民族主義理論,對40年代文學論爭中雙方(或多方)的立場觀點、問題提出背景、爭論展開情況、依據的理論資源等方面進行了辯證考察和科學分析,揭示出其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影響。

編輯推薦

20世紀40年代的文學論證因其特殊的戰爭背景、嚴酷的社會環境,使得爭論中文學自身屬性淡出,常常表現為不同政治思想、觀念和勢力的衝突與交鋒。夏文先編寫的《四十年代文學爭論與當代文學規範建構》截取“40年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段作為觀測點,藉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現代民族主義理論,對40年代文學論爭中雙方(或多方)的立場觀點、問題提出背景、爭論展開情況、依據的理論資源等方面進行了辯證考察和科學分析,揭示出其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影響。全書包括四章,第一章為“文學論爭與民族的、階級的鬥爭主題”,第二章為“文學論爭與文學的民族化大眾化”,第三章為“文學論爭與文學的‘工農兵方向’”,第四章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政治標準第一’的文學批評”,附錄包括40年代(1937-1949)文學論爭文章篇目概覽。對40年代文學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夏文先,安徽壽縣人,文學碩士,副教授,安徽省“教學名師”,安徽省“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長期從事中國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教研、科研課題20多項,在《當代文壇》、《名作欣賞》《職教論壇》、《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研究成果曾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文學論爭與民族的、階級的鬥爭主題

第一節 現代民族主義在中國的起源與散布

第二節 民族與民主鬥爭主題的形成

第三節 民族民主鬥爭主題的拓展與變奏

第二章 文學論爭與文學的民族化大眾化

第一節 “左翼”文學的“化大眾”與“大眾化”

第二節 文學論爭與戰時文學的“大眾化”

第三節 “民族形式”論爭與戰時文學民族化大眾化路徑選擇

第三章 文學論爭與文學的“工農兵方向”

第一節 文學“工農兵方向”的理想期待與現實根據

第二節 延安文藝整風與文學“工農兵方向”的確立

第三節 《講話》的傳播與“方向”的維護

第四章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政治標準第一”的文學批評

第一節 戰時現實主義的文學創作與理論批評

第二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新的文學規範的建構

第三節 “政治標準第一”與文學批評話語的政治化

結語

附錄一 “民族形式”論爭與毛澤東戰時文藝現代民族化構想

附錄二 在“規範”的叢林中艱難跋涉——重讀蕭也牧小說《我們夫婦之間》

附錄三 歷史真實的想像與重塑——“十七年”非革命歷史小說人物譜系分析

附錄四 1940年代(1937~1949)文學論爭文章篇目概覽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