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知足的事。宋代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太醫孫君眆,字景初,為士大夫發藥,多不受謝,自號‘四休居士’。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山谷曰:‘此安樂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極樂之國也。四休家有三畝園,花木鬱郁,客來煮茗傳酒,談上都貴遊人間可喜事,或茗寒酒冷,賓主皆忘。其居與予相望 ,暇則步草徑相尋,故作小詩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其詩曰:
詩一
富貴何時潤髑髏,守錢奴與拘官囚。太醫診得人間病,安樂延年萬事休。
詩二
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樂法,聽取山谷老人詩。
詩三
一病能惱安樂性,四病長作一生愁。借問四休何所好,不令一點上眉頭。
’山谷,:黃庭堅的號。”
四休【解釋】
勿進肥濃羹臛,酥油酪飲,此即粗茶淡飯飽即休;及時增減衣服,不求衣著豪華,以著身舒適、溫暖為原則,此即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與「不貪不妒」是精神上的養生,做到無欲無求,排除私心雜念,保持樂觀情緒。
宋‧孫君昉在內《四友齋叢說》中語
來源:古書典故詞典
四休居士和《祛病歌》
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晚年與孫君昉比鄰而居。孫君昉原來做過太醫,性格豁達,淡泊名利;退休回到家鄉後,他整天樂呵呵地過著儉樸的生活,一有空暇,便在自家小園裡看花賞魚,還自稱為“四休居士”。黃庭堅請他解釋,他笑著回答:“粗茶淡飯飽即休(停止),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兩滿(指平平穩穩過日子)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黃庭堅大為讚嘆,特地寫了一首《四休居士》詩,又加了序言說:“此安樂法也。”
“安樂延年”,用明人石天基的話來說,叫“心樂卻病”。他曾經寫過一首很有意思的《祛病歌》:“人或生來氣血弱,不會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樂;心一樂,病都卻。心病還將心藥醫,心不快活空服藥。且來唱我快活歌,便是長生不老藥。”
安樂為什麼會延年?因為,這是一種良好的心境和心理的平衡。在生理上,精神愉快促使人的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有調節心血管、消化、神經等系統的作用,消除機體疲勞。在心理上,人生活在世界上,免不了出現種種“心想事不成”的煩惱和不快,產生許多或憤世嫉俗、或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緒,以致危害人的健康。善於保健安樂愉悅的心情,則可以少受危害,及早“化險為夷”,讓不良情緒化解掉。
保持精神愉快的方法很多,如讀書撫琴之樂,助人為樂等。孫君昉採取的是“四休”。其實說到底,“四休”無非要人知足,要人正視願望與現實、需要與可能之間的差距,不作非分的、無法實現的妄想,滿足於有限的、可以實現的願望。因此,“四休”延年正是通過保持身心平衡來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良方。
當然,時代不同了。我們今天說“四休”,主要還在於把自我期望定位在切合實際的地方,從而保持精神愉快,並非一定得“粗茶淡飯”、“補破遮寒”。
作者: 華振鶴
來源:上海中醫藥報2009年第7期-總第861期-8版-20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