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12年1月21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今張家港市)
1932-1936年 南通紡織工學院學習紡織工程,獲工學學士
1936-1937年 上海怡和楊樹浦紗廠、上海統益紗廠紡織技術員
1938-1939年 四川內江師範學校數理教員
1939-1940年 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術專科學校紡織課程講師
1940-1946年 四川樂山保險企廠技術員、技師
1946-1949年 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術專科學校副教授、教授
1950-1953年 四川樂山技專專職教授,兼任紡織染料科主任、校委會會員
1953-1958年 天津大學紡織系教授
1958-1987年 河北紡織工學院(後改名天津紡織工學院)教授,兼棉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新型紡紗研究室主任
1987年 退休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嚴寶仁,曾用名嚴叔平,1912年1月21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今張家港市)。6歲入私塾,8歲入常熟靜山國小,14歲去江陰徽存中學求學,翌年考入南通大生紗廠附設的敬孺中學。在學期間多次參觀學校附近的大生紗廠、復興麵粉廠、資生鐵廠、棉籽榨油廠等工廠,引發了對紡織和機械的興趣。1929年國中畢業後,考入南通學院附中就讀。
在校學習
1932年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先驅張謇創辦的南通學院紡織科。在校學習期間,經常聽許緘三教授、於肇銘教授等講述張謇校長興辦實業的艱辛,深為感佩,立志以振興中華紡織為己任。
1936年大學畢業後,恰逢上海英商怡和紗廠招工。入廠後,看不慣包工頭對洋人的奴顏婢膝和對工人的欺壓盤剝,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緒油然而生,下決心離去。半年後,進入上海統益紗廠從事技術員工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毅然離開即將淪陷的上海,長途跋涉,經武漢輾轉到四川,在四川內江師範任數理教師。1939年初,教育部在四川樂山創建國立中央技術專科學校,經大學同學、該校系主任高士愚的推薦,任紡織專職講師,並參加創辦紡織科。一年後,應聘於國立中央技術專科學校任紡織講師。
教學實習
在西南從事紡織教育期間,由於學校沒有紡織機械設備,為提高教學質量,每年暑假他都要帶領學生去紡織廠實習,使理論學習與生產緊密聯繫起來,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水平。1946年升為副教授,1948年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國立中央技術專科學校改為四川樂山技藝專科學校,繼續留任專職教授,併兼任紡織染科主任、校務會委員。1953年院系調整時,他隨四川樂山技藝專科學校併入天津大學,任天津大學紡織系教授。1958年在天津大學紡織系基礎上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年改為天津紡織工學院),受聘教授,並先後兼任棉紡織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和新型紡紗研究室主任。
政協委員
嚴寶仁曾任天津市第三至第七屆政協委員。195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80年任中國民主同盟天津市委員會第四屆常務委員。1964年任全國棉紡織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9 年起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三、第四屆理事會理事。1984任天津紡織工程學會第三屆理事兼紡織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7年退休。1998年4月病故,享年87歲。
培養人才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嚴寶仁在紡織教育崗位上度過了半個世紀。1953年院系調整後,任天津大學紡織系教授。他參加了課程設定和教學大綱的制訂等工作,借鑑蘇聯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在貫徹執行教學計畫時,以身作則,率先帶領學生下廠實習,並且經常徵求工廠技術人員的意見,請他們實地指導,使學生得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知識。1954 年,該校學生在北京國棉一廠畢業實習時,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對生產實踐的某些環節提出改進意見,受到廠方重視,及時改進並取得實效。實習結束時,工廠給他們頒發了獎狀。
學生做畢業設計過程中,嚴寶仁結合自己在紡織廠工作時的實踐經驗,向學生們講述了廠址選擇與總平面布置、廠房型式與柱網選擇、工藝流程和機械設備等工廠設計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們不僅掌握了紡織專業知識,也了解了中國紡織廠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向。學生們對嚴寶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教材建設
嚴寶仁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很重視教材建設。1964年任全國棉紡織教材編輯委員會副主任,與主任委員張文賡教授等分工編寫教材。嚴寶仁編寫了“清棉工程”,經過試講後準備交付紡織出版社出版,由於文化大革命開始,未能付印。1975年完成“氣流紡紗”研製工作回校教學,當時沒有教材,曾編寫了“紡織清棉工程”與“氣流紡紗”(即轉杯紡紗)講義,滿足了教學需要。嚴寶仁認為只有在紡織科學的道路上不斷追求,才能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才能把教材編好。他強調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他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結合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不但豐富了紡織科學,而且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開展。
嚴寶仁是天津紡織工學院紡織工程系棉紡專業的第一位碩士生導師。他培養的研究生有的在領導崗位工作,有的從事新型紡紗及其他紡織新技術理論研究,都在中國的紡織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突出成就
環錠紡紗已有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的卷裝和運轉速度受到限制,單位產量不能再有大幅度的提高。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各種新型紡紗方法相繼出現。1965年在捷克布爾諾首次展出由捷克研製成功的KS-200型轉杯紡樣機,兩年後又在瑞士邊塞爾第五屆國際紡紗機械展覽會上展出了較完整的BD-200型轉杯紡紗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嚴寶仁下放農場鍛鍊。他從國外紡織書刊上看到了轉杯紡紗的報告,心想中國人口眾多,要解決穿衣問題不是件易事。如果自己能有機會研製轉杯紡紗,定當盡心竭力。不久,天津棉紡四廠決定成立科研小組研究轉杯紡紗機,商得天津紡織工學院同意,特邀嚴寶仁參加。嚴寶仁主要負責工藝技術研究。如何改裝棉紡舊設備成為轉杯紡紗機、如何研製紡紗杯等任務,責無旁貸的就落在他的身上。
當時嚴寶仁已年近六旬。他不顧年老體衰,每天騎腳踏車早出晚歸,默默地為研究轉杯紡奔波操勞。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翻譯說明書,結合現有的設備和加工條件,帶領小組成員多次改裝調試實驗樣機。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實驗樣機上紡出了氣流紡紗線。嚴寶仁再接再厲,想把單錠樣機擴展為多錠樣機,遭遇了多次失敗。從歷次失敗中分析,嚴寶仁認為主要障礙是斷頭多,導致紡紗不正常;而斷頭多的大部分原因是棉條中的棉結棉雜較多,因此在設計新的轉杯紡紗機時一定要有排雜裝置。此外,中國自行設計的轉杯紡紗機的機身高度和操作面要比國外設備適當降低,以便於中國女工操作。
機器研究
經過幾個春秋,科研組終於在1974年研製成12錠轉杯紡紗機,機器運轉正常,產品質量符合要求。1975年又經過改進,製成了一台144錠樣機,並採用“正交設計”方法研製留頭設計,解決了停機後再開機重新生頭的問題。
研製成功的抽氣式帶派雜裝置的轉杯紡紗機被命名為TQF3 型,工業性中試車間中安裝了2880錠,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1980年獲紡織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1年,嚴寶仁主持研究“在A591型氣流紡紗機上用低級原料和下腳料紡制優質紗”的項目。曾與天津線毯廠合作,開發了用低級原料和下腳料生產的線毯,經濟效益良好,在1982年通過了天津市鑑定。同期,還和中國紡織大學、上海紡織研究院共同承擔紡織工業部安排的“氣流紡高速工藝與斷頭機理研究”項目。嚴寶仁主要負責轉杯紡的工藝,對轉杯紡紗機分流區的結構進行試驗,用雷射都卜勒測量了轉杯紡紗機的紡紗杯流場,對流場與紡紗性能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在轉杯紡高速工藝與斷頭機理方面做了許多研究,還在利用低級原料加工合格的氣流紗等方面不斷探索,並寫了專題報告。1983年通過紡織工業部鑑定。
項目研究
1984年,嚴寶仁又與上述合作單位共同承擔紡織工業部的“氣流紡三大件系列化工藝理論研究”項目。研究過程中,嚴寶仁帶領研究生和研究小組共同努力,就紡紗杯結構對轉杯紗的影響、轉杯紗接頭過程的機理、阻捻盤的設計和使用以及輸棉管道的最佳化等問題作了探索和研究,並撰寫論文:《高速時不同紡杯和凝棉角對成紗質量的影響》、《雜質在紡杯滑面上運動機理的探討》、《抽氣式轉杯紡高速除雜工藝的探討》、《紡低支紗(96 號)關鍵部件運用和工藝參數選擇的研究》、《氣流紡紗機除雜裝置的作用》、《抽氣式氣流紡阻捻盤的設計和使用》、《紡紗杯結構和機內積雜關係》等十多篇,分別在全國新型紡紗學術研討會和全國氣流紡交流會上宣讀和交流。這些系列化的研究,奠定了轉杯紡紗工藝研究的基礎,在全國轉杯紡紗的生產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1990年度榮獲紡織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個人評價
嚴寶仁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一生為振興中華紡織作貢獻,功績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