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訓

嚴家訓

嚴家訓(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誨誠,男,漢族, 4月28日,嚴家訓在戰壕巡視指揮時,不幸被日寇炮彈擊中,壯烈犧牲,為國捐軀,時年40歲。 1938年8月13日,嚴家訓靈柩運抵昆明,全市人民在古幢公園舉行盛大的迎靈儀式。

嚴家訓(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誨誠,男,漢族, 1898年出生於雲南省富民縣永定鎮永定街。自幼家境貧寒,幼年喪父,15歲從軍,離家時,祖母給他做了一雙新布鞋,他捨不得帶走,偷偷留下給家中兄弟,自己穿著一雙草鞋出門而去。
嚴家訓入伍後,因其身材魁梧,作戰勇敢,被選入唐繼堯的侍衛軍。當時龍雲任侍衛軍大隊長,由於嚴家訓為人忠厚,深得軍中將士好評,1923年升任排長,之後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龍雲任雲南省主席後,被破格提拔為侍衛大隊長。嚴家訓雖然28歲就當上了侍衛大隊長,可謂少年得志,但他不改平民作風,帶兵紀律嚴明,每天三操兩堂,事必躬親,體恤士兵,愛兵如子,早晨出操,晚上查崗,從不間斷。
嚴家訓不畏強暴,以敢於反抗惡勢力而聞名鄉里。1929年前,富民縣境內盜匪猖獗,賭博成風,人心惶惶。嚴家訓得知後,為除害安民,親自深入土匪頭子家中勸其改邪歸正。並清除擺賭團伙,維護了家鄉的安寧,鄉民對他十分敬重。
1937抗日戰爭爆發,同年8月全國一片抗日呼聲。時任雲南省主席的龍雲將全省陸軍第一、二、三、五、七、九步兵旅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準備出滇北上抗日,嚴家訓在向龍雲請求出戰時說:“主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身為軍人,豈能容忍日寇進犯?我決心保衛祖國,即使戰死疆場,為國捐軀也是光榮的。”,龍雲是想要留他在身邊,並告知60軍軍官安排已滿,他作為少將軍銜起碼應該安排旅長,嚴家訓說:“我出征是為了抗日不是為了當官。”,龍雲終為他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批准他的請求,並任命他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183師541旅1082團少將團長。部隊出征前,嚴家訓對妻子武錫珍說:“我是一個軍人,隨時都有為國捐軀的可能,但死而無憾。子女托負給你,你要多辛苦了,望你撫養他們成人,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他們將來會報答你的。你能看到他們成長,我很可能是看不到了,只好多多拜託你了。”對子女,他說:“爸爸去殺日寇,你們在家要孝順奶奶、媽媽,聽媽媽的話,在校要聽從校長、老師的教導,與同學友愛相處。”
1938年4月21日,雲南60軍所轄3個師12個團共4萬餘人到達台兒莊,受命布防二線。台兒莊位於山東省南部(現棗莊市的一個區),北接183師集結在陳瓦倉、小莊、五聖台和鳳凰橋一帶,1082團奉命據守鳳凰橋和瓦窯路。22日拂曉日寇進攻,1081團團長潘朔端揮兵進至途中與敵人相遇,尹國華營500餘人全部陣亡,陳瓦房陣地失守。60軍重新部署,展開陣地戰,在鳳凰橋、五窯路方面,嚴家訓率1082團衝進東莊與日寇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24日,日軍集中炮火對東莊鳳凰橋一帶狂轟濫炸,日軍衝鋒十餘次,均被擊退。
嚴家訓自4月22日戰役開始以後,身先士卒,奮勇當先,親自在前沿陣地上指揮,帶領全團官兵英勇殺敵。4月28日,嚴家訓在戰壕巡視指揮時,不幸被日寇炮彈擊中,壯烈犧牲,為國捐軀,時年40歲。嚴家訓犧牲後,由於戰功卓著,報經最高統帥部特許,發回原籍安葬。靈柩由內侍副官趙映明、羅仲先及胞弟嚴家誥護送回故里。嚴家訓靈柩途經武漢、重慶等地時,受到沿途各界人士的公祭和悼念。
1938年8月13日,嚴家訓靈柩運抵昆明,全市人民在古幢公園舉行盛大的迎靈儀式。雲南省主席龍雲在會上發表講話說:“嚴團長的死,是為國家民族爭生存,為滇人爭光榮……”8月14日的《雲南日報》還發表悼念文章寫道:“安息吧!英勇的民族戰士!三迤健兒會為你復仇!”
嚴家訓的忠骸安葬在故鄉元山村後,出殯那天,富民縣城的民眾傾城相送。1984年1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嚴家訓為革命烈士,1985年,中共富民縣委、縣人民政府將嚴家訓墓修葺一新,並立了碑,作為富民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