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
寂寞江天雲霧裡,何人道有少微星。
作品注釋
①《詩》:“元戎十乘。”註:“元,大也,謂戎車也。”【生注】小隊簡於騎從,足見其風趣。【邵注】野外謂郊,郊外謂林,林外謂坰②公自長安至蜀,乃自北而南。鄭玄《戒子書》:“黃巾為害,萍浮南北,復歸邦鄉。”③《晉書》:張翰,字季鷹。賀循入洛,經吳閶門,於船中彈琴。翰就循言談,相欽悅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載而去。④《魏志》:管寧,字幼安。徵命不就,居海上。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復。⑤謝莊詩:“霧罷江天分。”⑥少微星,見《史記·天官書》。《隋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處士星,明黃則處士舉。庚信《哀江南賦》:“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作品鑑賞
上四敘嚴公見過,下四感見過之意。兩川使節,承元戎。南北流萍,承野亭。張翰、管寧,比流萍之跡。江天星隱,喜使節之過。下截仍屬分承,而末用反結,意更深長。《杜臆》:翰棄官而寧避世,故有不獨、應兼之別。少微星,公自比。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