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常見疾病
嘔吐的病因複雜多樣,嘔吐發生和持續的時間不同、程度不等和年齡各異。根據病因可分為5類:
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
食管、胃或腸內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致嘔吐。如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閉鎖或狹窄);稍大的孩子則多為後天性腸扭轉、腸套疊、腸梗阻(如常見的蛔蟲梗阻)。
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腸炎、胃炎、闌尾炎由於炎症對於胃、腸的刺激,可呈反射性嘔吐,常伴有腹痛、噁心、腹瀉、腹脹。
3.身體功能異常
如果發生全身性感染或代謝障礙等情況時,常伴有發熱、食慾減退、噁心、腹脹等中毒症狀。
4.腦神經系統疾病
如發生顱內高壓症狀、腦膜刺激征或顱內占位性病變,能引起中樞性噴射性嘔吐,嘔吐前並不噁心,但伴有頭痛、嗜睡、昏迷、驚厥等其他神經系統症狀.
5.中毒
毒物對胃腸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嘔吐。
鑑別診斷
嘔吐多因消化系統本身病變所致,也可因消化系統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導致。反覆和持續的劇烈嘔吐多引起嚴重併發症,應該予以重視。
1.嘔吐與進食
餐後近期內出現嘔吐,並有驟起的集體發病情況,先應考慮食物中毒。活動期消化性潰瘍位於幽門,因該處水腫、充血、痙攣,也常導致餐後嘔吐;神經性嘔吐多在餐後即刻發生。在餐後較久或積數餐之後才出現嘔吐的,多見於消化性潰瘍、胃癌等引起的幽門、十二指腸慢性不全梗阻。
2.嘔吐發生時間
晨間嘔吐在育齡女性應考慮早孕反應,有時也見於尿毒症或慢性酒精中毒。有些鼻竇炎因分泌物刺激咽部,也有晨起噁心和乾嘔。夜間嘔吐多見於幽門梗阻。
3.嘔吐的特點
一般嘔吐常先有明顯噁心,然後出現嘔吐。但神經性嘔吐可不伴有噁心或僅有輕微噁心,嘔吐並不費力,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嘔吐。高血壓腦病或顱內病變引起顱內壓增高時,也常常沒有噁心而突然出現噴射狀嘔吐。
4.嘔吐物的性質
幽門梗阻的嘔吐物含有隔餐或隔日食物,有腐酵酸臭氣味。嘔吐物中含有多量黃色苦味膽汁,多見於頻繁劇烈嘔吐或十二指腸乳頭以下的腸梗阻。大量嘔吐多見於幽門梗阻或急性胃擴張,一次嘔吐可超過1000ml。嘔吐物有大便臭味的可能是低位腸梗阻。嘔吐大量酸性胃液多見於高酸性胃炎、活動期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泌素瘤。嘔吐物呈咖啡樣或鮮紅色,考慮上消化道出血,請參看嘔血與黑便。
5.嘔吐伴有腹痛
伴有腹痛者,首先應考慮急腹症,要及時就診。慢性腹痛可在嘔吐之後獲得暫時緩解,可能是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或高位腸梗阻;但在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病、急性胰臟炎等,則嘔吐一般不能使腹痛得到緩解。
6.嘔吐伴頭痛與眩暈
伴有頭痛,應考慮高血壓腦病、偏頭痛、鼻竇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等。伴有眩暈者可能是梅尼埃病、迷路炎等,還需要了解是否由硫酸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或慶大霉索等藥物引起。
7.其他
噁心嘔吐伴有厭食、疲乏,甚至出現黃疸,應該警惕是否為病毒性肝炎,及時就診並隔離。在育齡女性必須了解月經情況,如果未經避孕(或避孕失敗)而超過4周尚未行經者,要考慮是否為早孕所致的噁心與嘔吐。有時嘔吐是由於腎病綜合徵導致的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引起。
檢查
1.體格檢查
(1)一般情況應注意神志、營養狀態、脫水、循環衰竭、貧血及發熱等。
(2)腹部體徵應注意胃型、胃蠕動波、振水聲等幽門梗阻表現;腸鳴音亢進、腸型等急性腸梗阻表現;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現,此外,還應注意有無腹部包塊、疝等。
(3)其他①眼部檢查注意眼球震顫、眼壓測定、眼底有無視神經盤水腫等;②有無病理反射及腹膜刺激征等。
2.輔助檢查
主要包括與炎症、內分泌代謝及水鹽電解質代謝紊亂等有關實驗室檢查。必要時可選作B超、X線、胃鏡、ERCP、超聲內鏡、小腸鏡、CT、磁共振等特殊檢查以確定診斷。
治療原則
1.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2.對症處理
(1)禁食、禁飲水4~6小時,以防誤入氣管。嘔吐停止後逐漸進食。
(2)昏迷患者頭側位,及時擦淨口腔內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3)一般嘔吐可給予鎮靜藥、止吐藥治療,如安定、胃復安、阿托品、嗎丁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