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元代是繪畫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中國繪畫藝術的轉折點,明清繪畫主要就是繼承和發展了元畫的傳統,而吳鎮的繪畫在元畫史上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他拓寬了題材的形式,另一方面,以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為代表的元四大家,將文人畫推向了成熟期。
《嘉禾八景圖》是吳鎮一幅有名的作品,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因為嘉善地方比較小,在元代的時候並沒有嘉善這個地方,嘉善和嘉興統稱為嘉興府,又因嘉興的簡稱為禾,故在這幅作品中,吳鎮畫的應是當時從嘉興到嘉善魏塘的八個風景點:空翠風煙、龍潭暮雲、鴛湖春曉、春波煙雨、月波秋霽、三閘奔湍、胥山松濤和武水幽瀾。
這幅畫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段文字一段圖畫,畫中各地名又一一標出,吳鎮除了對這八個景點作了總括之外, 還對每一個景點的地理位置和概況都作了說明和介紹。
題詞
勝景者,獨“瀟湘八景”。得其名,廣其傳,唯洞庭秋月、瀟湘夜雨,餘六景皆出於瀟湘之接 境,信乎其真為八景者矣?嘉禾,吾鄉也,豈獨無可攬可采之景與?閒閱圖經,得勝景八,亦足以梯瀟湘之趣。筆而成之圖,拾俚語倚錢唐潘閬仙酒泉子曲子寓題雲。至正四年歲甲申冬十一月陽生日,書於橡林舊隱,梅花道人鎮頓首。
空翠風煙
在縣西二十七里,檇李亭後三過堂之北。空翠亭四圍竹可十餘畝,本覺僧剎也。
萬壽山前,屹立一亭名檇李。堂陰數畝竹涓涓,空翠鎖風煙。騷人隱士留題詠,紅塵不到蒼苔徑。子瞻三過見文師,壁上有題詩。
空翠亭 三過堂 本覺禪寺 檇李亭 萬壽山
龍潭暮雲
在縣西通越門外三里,三塔寺前,龍王祠下。水急而深,遇旱則祈於此,時有風濤可畏。
三塔龍潭,古龍祠下千年跡。幾番殘毀喜猶存,靜勝獨歸僧。陰森一徑松杉夜,樓閣層層耀金碧。祈豐禱旱最通靈,祠下暮雲生。
白龍潭 三塔灣 龍王祠 景德禪寺
鴛湖春曉
在縣西南三里,真如寺北,城南澄海門外。
湖合鴛鴦,一道長虹橫跨水,涵波塔影見中流,終日射漁舟。彩雲依傍真如墓,長水塔前有奇樹,雪峰古甃冷於秋,策杖幾經游。
長水法師塔前有仁杏,葉長生果實。
真如塔 長水法師塔 彩雲墓 雪峰井 五龍廟 鴦 湖 雙湖橋 鴛湖 金明寺
春波煙雨
在嘉禾東春波門外,舊日高氏圃中煙雨樓。
一掌春波,矗矗醝帆鬧如市。昔年煙雨最高樓,幾度暮雲收。三賢古蹟通歧路,社會活動窣堵玲瓏插壕罟。荷花裊裊間菰蒲,依約小西湖。
三賢者陸宣公、陳賢良、朱買臣
濠罟、三賢堂、放生橋、梓檀祠、馬場湖、鹽倉、煙雨樓、 陸贄祠、宣公橋、泰駐山、乍浦
月波秋霽
在縣西城堞上,下嵌金魚池,昔李氏廢圃也。
粉堞危樓,欄下波光搖月色,金魚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樓東。亭亭遙峙梁朝檜,屈曲槎牙接蒼翠,獨憐天際欠青山,卻喜水迴環。
月波樓 金魚池 水西寺 爽溪 祥符寺 仁壽寺 天福寺 梁朝檜 楞嚴塔院 九品觀
三閘奔湍
在嘉禾北望吳門外,端平橋之北杉青閘。
三閘奔湍,一塘遠接吳淞水,兩行垂柳綠如雲,今古送行人。買妻恥醮藏羞墓,秋茂郵亭遞書處,路逢樵子莫呼名,驚起墓中靈。
華光樓 端平橋 施侯祠 上閘 杉青閘 下閘秋 茂鋪 吳江塔 震澤 洞庭山
胥山松濤
在縣東南十八里德化鄉。山約百畝余,荷鍤翁墓其下。子胥古蹟也。
百畝胥峰,道是子胥磨劍處,嶙磷響白石几番童,時有兔狐蹤。山前萬個長身樹,下有高人琴 劍墓,周回蒼蔚四時青,終日戰濤聲。
石田 子胥試劍石 荷鍤亭 胥山 存吾堂 白石祠 石龜 聽雲亭
武水幽瀾
在縣東三十六里武水北,景德教寺西廊。幽瀾井泉品第七也。
一甃幽瀾,景德廊西苔蘚合,茶經第七品其泉,清冽有靈源。亭間梁棟書題滿,翠竹蕭森映 池館,門前一水接華亭,魏武兩其名。
武水 幽瀾泉 景德教寺 吉祥大聖寺 魏塘 雲間 九峰
幽瀾泉乃嘉禾八景之一,而亭將摧。在山師欲改作而力不暇給。惟展圖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華道人鎮勸緣。
評介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嘉善在明宣德五年(1430)春建縣,嘉禾八景中各景點的地理位置歸屬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這八景中,前七個景點都位於嘉興(由於年代久遠和經濟建設的大力發展,這些古蹟大多數都已經不復存在),只有最後一個景點——武水幽瀾,畫的才是嘉善魏塘鎮上的風景。在作品中,我們很容易地可以發現一個高高矗立的寶塔——泗洲塔,據說泗洲塔原本先被燒毀了一部分,後來在“文革”時期就被全部拆毀了。但圖中的幽瀾井泉至今尚存,像前幾年我們當地喝的地下水就出自於幽瀾井泉。關於《嘉禾八景圖》中的幽瀾井泉:據有關檔案史料記載,原來幽瀾泉古已有之。文字記載如下:“幽瀾泉,在縣治東二里景德寺內,舊名景德泉。品居惠山之次。泉有三異:大旱不涸,煮茶無滓,盛暑經宿而味不變。故老相傳:昔有僧夜坐,忽一女子過之,容色甚麗,僧叱曰:窗外誰家女?女應聲曰:堂中何處僧?僧起逐之,女投入地,掘之得清泉一泓,湛然可愛,有石刻幽瀾二字,遂以名泉,歲歲沉埋,何玉史清,補刻“幽瀾”二字。僧復作亭於泉上,名幽瀾泉。如今的幽瀾井泉位於嘉善魏塘鎮小寺弄29-30號,泉深約15米,井圈為橢圓形,花崗石,內徑分別為0.67米、0.52米,井壁用青石砌築成六角形。清光緒《嘉善縣誌》記載:幽瀾泉在景德寺內,清鹹豐十年(1860)景德寺遭兵燹,但泉獨存。2004年1月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嘉禾八景圖卷》雖然畫於一長卷上,但景與景之間卻各個分離。同時,在這幅作品中吳鎮相當注重遠近距離的表達,或由位置,或由墨色,或由線條的粗細、造型的變化來顯示景物間的距離、物體的厚度。其中的景物非不多,但景物雖豐,安排自各成大段落,井然有序中又不致零亂渙散,塑造的是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清曠野逸之景趣。作品中吳鎮的線條沉鬱穩健,在筆中表現豐富的墨韻,頗見其個性。與此同時,吳鎮在畫中還融入了書法的筆意,追求詩的意境,並且把這一切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嘉禾八景圖》既是中國畫的橫幅范作,又是對真實地點的寫照,表明了作者的地理知識和對環境的熟識,這在七百多年前是很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情。
吳鎮既重視傳統,又重視創新,不僅在藝術上刻苦鑽研,以獨具特色的繪畫風格,豐富和發展了水墨山水畫的藝術表現經驗與技法。同時,吳鎮還具備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和修養,因而他創作的詩、書、畫三絕的作品就能達到如此高度的藝術成就,並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決不是得之於偶然的。
突破逆境的困頓,遠離塵俗的競逐,潛心書畫五十年,成就一代名家,這就是吳鎮給予我們的啟示。
明代李日華評論說:“仲圭此制,全學 范寬長江萬里圖,以點簇作小樹,借樹作圍繞其間,斷續遠近,層數稠密,一以樹為眉目。而城堞 樓台,特標幟之。生髮秀潤,真有百里見纖毫之意。”此圖把當時的嘉興名勝古蹟盡收一幅,也是宋元嘉興風光現存的唯一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