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城防研究

嘉峪關城防的形成第一節 嘉峪關城防的構成第一節 嘉峪關城防的作用第一節

圖書信息

分類: 地域文化
品牌: 甘肅文化出版社 市場價: ¥27 優惠價: ¥0
作者: 張曉東 著 出版社: 甘肅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字數: 250千
版次: 2013年6月第1版 頁數: 168
中圖分類: E291 開本: 16開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由宋國公馮勝選址建造,歷經一百七十餘年建成,是長城沿線建造最為壯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嘉峪關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雄峙於祁連山與黑山之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
《嘉峪關城防研究》是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嘉峪關研究專著,該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嘉峪關的建造背景、城防體系的形成、城防設施的構成、城防的特點、城防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學界爭論的問題,如對嘉峪關建成時間、城牆包磚時間和東長城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可成一家之言。目前正值甘肅省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有利時機,絲綢之路文化中的長城文化是甘肅文化中的一大亮點,該書的出版恰逢其時,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張曉東,男,1971年12月生於河南唐河,1993年6月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2007年6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先後任職於嘉峪關市酒鋼四中、嘉峪關長城研究所、嘉峪關魏晉墓文物管理所、嘉峪關文化遺產監測中心,現為監測中心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歷史地理、考古研究,出版專著《嘉峪關魏晉民俗研究》,在《敦煌研究》、《社科縱橫》、《絲綢之路》、《地球信息科學》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內容簡介

現今,長城的軍事防禦功能已經失去,但對長城的研究卻在不斷深入開展。目前關於長城的研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中西交通等不同領域,不過大多是平面的、靜態的研究,如長城修築原因、過程、起止位置、走向、長度和途經地區等,缺乏對其修建背景和軍事防禦體系整體的、動態的、立體的研究;已有少量的關於某一防禦體系的研究,主要是文獻研究,缺乏全面系統的田野考古調查的有力支持,缺乏將史料與現存遺蹟相結合的研究。更主要的是缺乏對軍事防禦體系的“動態研究”。在軍事防禦體系研究方面,以嘉峪關的防禦設施為例來考察整個明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的發展演變還沒有過。嘉峪關作為長城沿線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景觀最壯麗的軍事防禦工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的“百科全書”,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中的任何一種,都完美地融合在了嘉峪關的整體構造之中,因而,對嘉峪關城防體系的研究,就是一次對整個明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的檢閱和巡禮。
本書旨在通過運用大量史料及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嘉峪關軍事防禦體系的基本情況,考察嘉峪關軍事防禦體系中各類建築形式及其發展演變過程,以及嘉峪關軍事防禦體系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研究嘉峪關整個軍事防禦體系的修建、設施、沿途分布、維護、戍衛及軍事防禦作用。同時,在嘉峪關市將文物保護和長城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上議事日程的當前,對嘉峪關城防體系進行研究,對於嘉峪關的文物本體保護,對於嘉峪關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的挖掘,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有必要對嘉峪關的城防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和認識,從浩瀚的歷史典籍中,弄清它發展演變的過程,從城防設施的現狀,提出文物保護的重點和措施,有助於嘉峪關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開展和文物本體保護的科學實施,進一步推進嘉峪關文物資源的挖掘整理工作和合理開發利用,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園的建設,提供第一手的文化基礎資料。

章節瀏覽

目 錄
緒論
第一章 嘉峪關歷史沿革
第一節 玉門關
第二節 嘉峪關
第二章 嘉峪關城防的形成
第一節 嘉峪關地理形勝
第二節 嘉峪關城的建造
第三節 城防體系的形成
第三章 嘉峪關城防的構成
第一節 城防設施
第二節 建造方式
第三節 城防器械
第四章 嘉峪關城防的特點
第一節 外衛與內衛並重
第二節 駐軍與衛軍互援
第三節 烽燧與驛站相接
第四節 人才與倉儲並舉
第五章 嘉峪關城防的作用
第一節 軍事防禦作用
第二節 保障農商作用
第三節 繁榮文化作用
第四節 軍事基地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