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倫·璧森

嘉倫·璧森

嘉倫·璧森(1885~1962),她是丹麥的一雙文學國寶之一(安徒生是另外的一位)。可是,嘉倫·璧森是在她50歲之後才成為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均是先用英文寫,先在美國出版,然後從大西洋的彼岸再回到丹麥來。她那些文體美麗,內容富有想像力、神秘感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已被永遠保存在國際文學寶庫中,成為後世國際學者研究的一門科目。 她在非洲找到她一生最好的愛情,發生的時間是在她結婚之後和成為作家之前。

基本信息

嘉倫·璧森簡介

她還對平行的愛下了大致如此的定義:平行的愛是兩個互相愛戀的情人,像兩個獨立的個體,平行地往前移動,他們之間有真摯的友誼,深切的了解,兩人能分享世間一切的美好事物;但情人之間沒有占有對方的欲望。兩條平行線不受到金銀財物的橫切,也沒有家事家務的交叉。

作品及生平簡介

1954年,當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上台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他卻謙虛地說道:“得此獎項的人應該是那位美麗的丹麥女作家——嘉倫·璧森。”

海明威所說的這位丹麥女作家,就是那位曾經憑電影《走出非洲》獲得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的女主人公。《走出非洲》這部電影的結尾,打上一行小小的英文字:“嘉倫·璧森返回丹麥後成了一位女作家。”

感情史——

嘉倫·璧森28歲那年,跟一位瑞典的男爵結婚,但婚姻是沒有愛情的。她愛的本是男爵的孿生兄弟,但她所愛的那個對她感情堅然,她不愛的那個倒是願意跟她結婚,兩人移民到非洲去種植咖啡。

於是,嘉倫在1913年到了非洲。她用她自己家庭的財產在非洲東部(今天的肯亞)買了一個咖啡園,但她的男爵丈夫很快地便對經營咖啡園失去興趣,改行做狩獵導遊,帶領那些專程到非洲來打獵的富有白種人去狩獵獅子、豹子、大象等野獸,只偶然回咖啡園小住;而且他在外面有很多的女人,包括當地的黑種土女和他狩獵顧客的太太們。

嘉倫對她丈夫在外面的放蕩不羈的性生活似乎並不在意。丈夫給了她男爵夫人的名譽和地位,滿足了出身平民的嘉倫的虛榮心。但是,這對沒有愛、沒有共同興趣的夫妻之間仍然有性的關係,因為嘉倫從她丈夫那裡傳染上了梅毒,曾返回丹麥醫治。但嘉倫沒有要求跟丈夫離婚,一對夫妻過著平行線似的生活。嘉倫以男爵夫人的身份獨自經營她的咖啡園,她的男爵丈夫在外地流浪狩獵。夫妻兩人偶爾才見個面。

這樣,5年的光陰過去了。在這5年中,嘉倫常常聽到當地的白種人朋友談論一位在非洲居住的英國貴族,眾人把這位男士親熱地簡稱為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位英國伯爵的兒子,他比嘉倫早一年到達非洲定居,從事生意交易和當狩獵導遊。

丹尼斯長得英俊非凡,身材高高大大,態度幽雅,臉上帶著柔情萬分的表情。他聰明、多才多藝、能文能武、英勇能幹,跟嘉倫的丈夫同被當代人稱譽為當年非洲最佳的兩個白人狩獵者。在社交上,他談笑風生、幽默風趣,卻又喜歡譏世嘲俗,認識他的人都愛慕和崇拜他。

在嘉倫33歲那年,她在一個晚餐宴會上首次遇見丹尼斯。嘉倫對這位她久仰大名的英國貴族一見鍾情。她覺得她仿佛被愛神的鐵錘重重地打了一記似的,愛的火花頓時飛濺,這是她自己對首遇丹尼斯的感受的形容。當時她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能再見到丹尼斯。

一個月之後,嘉倫在她的咖啡園舉行一個打獵宴會。丹尼斯是被邀請的客人之一。宴會後,他獨留在嘉倫那裡過夜。第二天早晨,嘉倫開車把他送回城裡去,兩人共進午餐,長談不休。從這時開始,他們便成為情人。

在嘉倫的眼中,丹尼斯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男子。她在寫給她家人的信里這樣說:“我到了這把年紀,竟然能在一個男人的身上找到我理想的化身,誠然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

那么,嘉倫對丹尼斯的吸引力何在?

丹尼斯是為了逃避英國的貴族上流社會的虛偽、保守的習俗而跑到非洲來尋找無拘無束的自由、廣闊的空間、奇異的經驗、神秘的風味和冒險。他可能在嘉倫的身上看到這一切的象徵。

丹尼斯不但是一個發誓終生不結婚的男人,而且他害怕別人占有他、依賴他、利用他。在他和嘉倫的愛情中,他一開始便立下原則性的規定:“把傷感的小曲改變成快樂的調子;我不是為了給予同情而來;我是為了取得歡樂而來。我每次來相會一定是出於自願的。”

在他們這段持續了13年的愛情中,嘉倫是絕對遵守情人立下的原則的。丹尼斯並不是和嘉倫親親熱熱地長期共居一室;他在嘉倫的生命中進進出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他每次來看嘉倫,只逗留一兩個星期,便又出發去做遊獵遠征,不然便是返回歐洲,一去便是數月半載。等到他們相戀5年之後,他才把他的雜物和書本搬到嘉倫的咖啡園,但也不能算是同居。他只是把嘉倫的家當做外出遠征的基地,去留不定,離開的時間長,逗留的時間短。

坎坷經歷——

當嘉倫·璧森從非洲返回丹麥後,不但成為一為享譽歐美文壇的女作家,而且在她去世30多年後的今天,她和比她早出世80年的安徒生並列為丹麥的“文學國寶”。她的作品是國際學者專門研究的科目之一,幾乎每一兩年便有英文及丹麥文的版本出現。她的故居也成了“嘉倫·璧森博物館”,前來瞻仰她故居的遊客大部分是她的文學崇拜者。

嘉倫·璧森離開非洲的那一年,她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的一個女人,有的只是一連串的厄運:她苦心經營18年的咖啡園因常年虧本被拍賣了;她深愛的英國情人因飛機失事而斃命;她的婚姻早已破裂,前夫再婚;最後,連健康也被剝奪了,多年前從丈夫那裡感染到的梅毒發作,醫生告訴她,病情已經到了藥物不能控制的階段。

回到丹麥時,她可以說是身無分文,除了少女時代在藝術學院學過畫畫以外,無一技之長。她只好回到母親那裡,仰賴母親,她的心情簡直是陷落到絕望的谷底。在痛苦與低落的情況下,她鼓足了勇氣,開始在童年老家伏案筆耕。一個黑暗的冬天過去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終於脫稿,是七篇詭異小說。

她的天分並沒有立刻受到丹麥文學界的欣賞,她的第一部作品在丹麥飽嘗閉門羹。有的甚至認為,她的故事中所描寫的鬼魂,簡直是頹廢至極。

嘉倫·璧森在丹麥找不到出版商,便親自把作品帶到英國去,結果又碰了一鼻子灰。英國出版商很禮貌地回絕她:“男爵夫人( 嘉倫·璧森的前夫是瑞典男爵,離婚後她仍然有男爵夫人的頭銜),我們英國現在有那么多的優秀作家,為何要出版你的作品呢?”

嘉倫·璧森頹廢地回到丹麥,她的哥哥驀然想起,曾經在一次旅途中認識了一位在當時頗有名氣的美國女作家,毅然把妹妹的作品寄給那位美國女作家。事有湊巧,那位女作家的鄰居正好是個出版商,出版商讀完了 嘉倫·璧森的作品後,大為讚賞地說,這么好的作品不出版實在太可惜了。她願意為文學冒險。1943年, 嘉倫·璧森的第一部作品《七個歌德式的故事》終於在紐約出版,作品出版後一鳴驚人,不但好評如潮,還被《這月書俱樂部》選為該月之書。但訊息傳到丹麥時,記者四處打聽,這位在美國名噪一時的丹麥作家到底是誰?

嘉倫·璧森在她行將50歲那年,從絕望的黑暗深淵一躍成為文學天際一顆閃亮的星星。此後, 嘉倫·璧森的每一部新作都成為名著,原文都是用英文書寫,先在紐約出版,然後在重渡北大西洋回帶丹麥,以丹麥文出版。 嘉倫·璧森在成名以後說:在命運最低潮的時刻,她和魔鬼做了個交易。她效仿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把靈魂交給了魔鬼,作為承諾。魔鬼讓她把一生的經歷都變成了故事。

嘉倫·璧森把她的一生各種經歷先經過一番過濾、濃縮,最後才把精華的部分放進她的故事裡。她的故事大都發生在100多年前。因為她認為,惟有這樣她才能得到最大的文學創作自由。熟悉 嘉倫·璧森的讀者,不難在其作品裡看到她的影子。

嘉倫·璧森寫作初期以Iask Dinesen為筆名,成名後才用回本名。Iask,猶太文是“大笑者”的意思。她之所以採用這筆名,也許是在暗示世人,以笑聲面對殘酷的命運。

嘉倫·璧森成為北大西洋兩岸文學界的寵兒後,丹麥時下的年輕作家皆拜倒在她的文學裙下,把她當女王一樣看待。74歲那年,她第一次拜訪紐約。紐約文藝界知名人士。包括賽珍珠和阿瑟·米勒皆慕名而來。但嘉倫·璧森對她的文學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她的梅毒給她帶來極大的痛苦。當梅毒侵入她的脊柱時,她常痛的在地上打滾。晚年時,她變得極其消瘦、衰弱。坐立行皆痛苦不堪。

嘉倫·璧森死時77歲,死亡證書上寫的死因是:消瘦。正如她晚年所寫的兩句話: “當我的肉體變得輕如鴻毛時,命運可以把我當作最輕微的東西拋棄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