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ànfèn注音
ㄊㄢˋㄈㄣˋ引證解釋
本義感嘆憤激,今古同義,如《後漢書·宦者傳·孫程》:“自太子之廢,常懷嘆憤。”《南史·柳元景傳》:“軍士鹹欲盡力,及聞降,莫不嘆憤。”《明史·徐學詩傳》:“舉朝莫不嘆憤,而無有一人敢牴牾者。”中各自所指甚為明確。
在古今意義上多指感嘆憤激。
本義感嘆憤激,今古同義,如《後漢書·宦者傳·孫程》:“自太子之廢,常懷嘆憤。”《南史·柳元景傳》:“軍士鹹欲盡力,及聞降,莫不嘆憤。”《明史·徐學詩傳》:“舉朝莫不嘆憤,而無有一人敢牴牾者。”中各自所指甚為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