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侃

喻侃(1154—1237),原名宏,字伯經,一字柟老,婺州義烏香山(今義烏東河鄉)人。義烏著名文人喻良弼之侄。進士出身,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後,閉門著書立說,著述頗豐。

簡介

南宋慶元五年(1199)進士,授宣城尉。開禧二年(1206)金兵犯淮,宣城知縣、縣尉奉命解送軍糧到前線,途經歷陽到達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時鍾離為敵要衝,有重兵把守,而護糧兵少且弱,知縣畏縮不前,侃身先士卒護糧前行,終於送達前線。糧有羨餘,眾謂宜歸尉所得,拒納悉歸公府。繼為宜春丞,當地民善訟,侃忠謹諒直,秉公執法,百姓信服。後由承直郎改奉議郎、僉書鎮南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因議論多與新進者不合,遂請祠祿歸里,築室香山夫人峰下,室名“蘆隱”。早年受學於從祖良弼,後又向陳亮學。時人對陳亮學說有懷疑,侃獨為諸生倡,布絜綱紀,使陳亮學說得以發揚光大。陳亮被誣下大理獄,則冒險極力營救。著有《蘆隱類稿》、《隨見類錄》。

一門六進士

喻侃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學澤厚綿長。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上第後的六十年間,一 門六進士,成為南宋時期喻氏家族引以為自豪的榮耀。

喻侃天性聰穎又勤奮好學,幼年拜叔父喻良弼為師,攻讀《四書》、《五經》。時永康名儒陳亮與義烏“烏傷四君子”(喻良能、喻良弼、何恪、陳炳)交往甚密。經喻良弼引薦,喻侃又拜陳亮為師。陳亮十分喜愛這位秉性耿直、勤奮刻苦的學子,便盡其所學悉心相教,使喻侃學業大進,在喻氏子孫中脫穎而出。為使喻侃轉益多師,陳亮又舉薦喻侃入太學深造。

功夫不負苦心人。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喻侃得中進士,是年46歲,成為喻氏一門六進士中第四位金榜題名者。

不久,朝廷簡拔喻侃任安徽宣城(今安徽宣州市)縣尉,負責境內的社會治安。喻侃走馬上任不久,接到馳報:外地一批流竄盜寇入境,大肆搶掠,擾亂社會治安。軍情緊急,喻侃立即率捕勇出擊。他明察暗訪,張網以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這股盜寇捉拿歸案。

旗開得勝,首戰告捷。宣城府帥臣丘祟對喻侃更是刮目相看,讚嘆道:“君身手不凡,盜寇已聞風喪膽矣,可保一方平安無虞!”

臨危運糧

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金兵進犯安徽,軍情如火,刻不容緩。知府傳檄命令縣令及宣城縣尉喻侃押糧餉 軍,由歷陽(今安徽和縣)抵達鍾離(今安徽鳳陽縣東)。鍾離地處要衝,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保軍糧安全,需由重兵護送。但當時護送軍糧的士卒不滿千人,又大多是老弱病殘者。縣令驚恐,藉故畏縮不前。喻侃挺身而出,誡諭將士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前方軍情危急,我等豈可臨陣畏縮不前?”於是招募當地鄉勇,擴編護糧隊伍,日夜兼程,趕赴前線。

運糧隊途經含山(今安徽含山縣),有前方潰逃軍卒帶來訊息:“我軍前線已潰敗。”是繼續運糧向前,還是就地待命,或是打道回府去交差?護糧隊軍心動搖,部分將士膽戰心驚,留滯不前,特別是新招募擴編的鄉勇,更是如臨大敵,幾欲棄糧潰逃。

喻侃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他對左右親隨說:“軍情危急,要捨命保住軍糧,否則,我等罪不可赦!”於是急命悍勇兵士手執大斧,拱立左右,喻侃慷慨陳詞道:“假如前方遇敵,我必一馬當先,沖打頭陣,要死我先死,你們可活。如今我等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即使為國捐軀,也應忠於職守,萬死而不辭!如爾等要臨陣脫逃,我當執行軍紀,先問我手中的大斧肯否應允?”眾軍被喻侃的氣勢所震懾,俯首聽命,皆願拚死效命。

在喻侃的率領下,運糧隊又逶迤進發,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將軍糧安全護送到淮河南岸嚎州前線交差。軍糧有羨餘,眾人皆認為喻侃應得。喻侃清廉自守,毅然將羨餘軍糧全部歸公,眾人敬佩不已,皆嘆服。

喻侃護送軍糧有功。得到朝廷的嘉獎,詔命任慶元(今浙江寧波)府觀察推官之職。適逢喻侃父親去世,喻侃遂辭官回義烏守制盡孝。

三年丁憂守制期滿,朝廷改任喻侃為隆興(今江西南昌市)府觀察推官。不久,喻侃又接到朝廷的任命文書,讓他赴任宜春(今江西宜春)縣丞。

赴任宜春

宜春地接贛(今江西贛州)吉(今江西安吉),民風黠慧,百姓多善訴訟,喜歡承攬官司,官吏也投其所好,從中漁利。喻侃廉潔自律,在辦理各類訴訟案件時,深入調查研究,善於聽取大家的意見,分清是非曲直,做到秉公辦案,不徇情枉法,不草菅人命。只要有益於老百姓的事就敢作敢為,決不含糊。故而有的百姓即使輸了官司,因為是喻侃經辦的案子,也總心服口服,自責其咎。

時有三兄弟為爭奪財產而訴訟。喻侃接到狀子後,暗自尋思:“三兄弟剛剛分家析產,當時並無爭議,怎么轉眼就不顧兄弟情分反目成仇呢?”後來經過微服私訪,了解到原來是老大借經營管賬之便,私自隱匿了一筆財產,中飽私囊。後來東窗事發,兩位胞弟憤憤不平,雖經老娘舅私下多次調解無效,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一紙訴狀告到官衙。喻侃開庭審案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諭之以法。讓老大自己反省,主動認錯。經過努力,老大主動交出私匿的財產,三兄弟終於言歸於好。

“頭頂法理三尺劍,為民做主莫糊塗。”喻侃執法如山,不偏不袒,“喻青天”的名聲不脛而走。當時凡抗訴台部案件的雙方當事人,都希冀在抗訴前,能聽聽宜春丞喻侃的意見,他們說:“(案子)得宜春丞審理,便死而無憾。”喻侃聲名遠播,可見一斑。

幾年中,喻侃的官職幾經升遷變動:職務由宜春丞遷簽授鎮南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其寄祿官由承直郎遷至奉議郎,朝奉郎。

喻侃生性耿直,對官場爾虞我詐、阿諛奉迎這一套十分厭惡。時值南宋末年,內憂外患,官場腐敗,奸佞群小竊居高位,拉幫結派,任人唯親,仕途險惡,這對一個立志報效國家、要為民請命但回天無力的低級官員來說,自然是憂國憂民、痛心疾首的。面對邪惡勢力,喻侃潔身自好,他感嘆道:“我鬚髮皆白,怎么可與這等學識淺陋的群小較長論短呢?”再加上“幕中多新進,議論不合”,於是他辭官告老還鄉,在義烏東河香山之夫人峰下築室,名曰“蘆隱”,閉門讀書述著,過起了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才華橫溢

喻侃氣宇軒昂,生性耿直豪爽,敢說敢當,敢作敢為。與人談古論今,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直抒己見,侃侃而談。談到興奮時,雙目炯炯有神,且繪聲繪色,手舞足蹈,自有一番獨到精闢的見解,非常人所能及。

喻侃博古通今,尤長於文辭,很有名望,時通直郎杜游十分推崇他,曾評論曰:

質而不俚,華而不靡,憤而不激,怨而不懟。不以食膾炙為美,澹乎其有味;不以刺文繡為工,黯乎其有光。其感時念故,推物類情,抑揚離合,必究其源以揚其波,其不合於律者鮮矣 。

其意思是說:喻侃其文如其人,雖質樸但不落俗套,雖文辭華麗但不矯揉造作,雖慷慨陳詞但不偏激;雖多幽怨但不纏綿。淡泊明志,視功名富貴如草芥;不譁眾取寵,於平淡處見精神。因此在說古論今,抨擊時弊時,總能究根尋源,既獨樹一幟,又合乎情理,少有乖戾之語。

文人義士

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間,朱熹、呂祖謙、陸九淵、張栻為理學四君子。他們都注重於個人的修身養性,對如何有益於國家社會之功利卻避而不談。陳亮提倡功利之學,力主抗金,在當時的理學界中獨樹一幟。據《宋元學案》之《龍川學案》捲雲:“當乾道、淳熙間,朱(熹)、張(栻)、呂(祖謙)、陸(九淵),四君子皆談性命而辟功利。學者各師其說,截然不可犯。陳同甫(陳亮)崛起其傍,獨不以然。”雖陳亮與朱熹平時互敬互重,私誼甚好,但兩人在對“天理”、“功利”等問題的看法上,卻各執己見.陳、朱之爭是不可避免的。陳亮認為:

性命之微,子貢不得而聞。吾夫子所罕言,後生小子與之談論不置,殆多乎哉,禹無功何以成元府,乾無利何以具四德,如之何其可廢也。於是推尋孔孟之志,六經之旨,諸子百家,分析聚散之故,然後知對賢經理世故,與三才並立而不廢者,皆皇帝王霸之大略,明白簡大,坦然易行 。

這段話的本意是人生在世,要以積極的態度投身社會,報效國家,建功立業,於社會有利。陳亮的“功利”學說標新立異,不同凡響,招惹其他學派的抨擊。喻侃挺身而出,不辭辛勞,不遺餘力地到處宣揚陳亮學說的要旨,讓大家在比較中明辨優劣是非,使陳亮的學說較廣泛地為大家所接受,從而發揚光大。應該說,喻侃既是陳亮永康學派的重要骨幹,更是陳亮學說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陳亮家人誤傷人命,死者生前曾侮辱過陳亮之父。縣尹懷疑此為陳亮所指使,於是就械其下獄,使陳亮蒙冤受屈,百莫一辯。喻侃與從弟喻南強挺身而出,四處奔走營救。喻南強日夜兼程,趕赴永嘉拜見已致仕閒居的葉適,讓葉適連夜秉燭修書數封。喻氏兄弟又急忙趕到臨安,叩見諸台官,各述陳亮的冤屈,加上羅隱、辛棄疾等人的聲援營救,使陳亮申雪沉冤,平安出獄。陳亮在一次聚會上,撫喻侃之背曰:“此死生而肉骨也”。危難中見真情,後人對喻侃兄弟的義舉倍加贊常,被譽為“義士”。

後世楷模

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九月,喻侃走完坎坷的一生,與世長辭,終年84歲。喻侃一生嗜讀書,不輟筆耕。特別是他致仕後隱居香山夫人峰,閉門謝客,勤於述著,著有《隨見錄》200卷、《蘆隱類稿》50卷,此外還有一些詩詞酬唱之作。因歲月久遠,這些珍貴的詩文遺失殆盡,誠為一大憾事。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縱觀喻侃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到,儘管宦海沉浮,命途多舛,但他為政勤勉,為官清廉,為人剛正。他一生勤奮好學,雖年已古稀,仍致力著書立說,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嘔心瀝血,一生行狀,堪為後世楷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