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簡史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吾單氏一支從山東單縣遷民於扶溝城西南隅,其為紹先。紹先夫婦生有四子。其長子由道遷居呂潭以南十餘里處,後稱南單莊;其次子由義、三子德政弟兄二人遷居呂潭及以北數里,稱為北單莊;其四子由之遷居呂潭以西八里處劉莊東邊,發展後稱劉單莊。
單莊地處豫東平原黃河沖積扇上,歷史上屢遭黃河危害。最近的黃河水災是1938年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為阻擋日軍進攻,在鄭鄭州以北的花園口炸開黃河,黃水沿尉氏、扶溝、西華等縣的賈魯河河道及沿線大片平原低洼地區一路向東南奪淮入海,泛濫20餘縣,單莊距離賈魯河約5公里,正處在黃河改道後的河心中央,村莊完全被淹沒,全莊人四散逃離,所幸部分人得到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救助。其中逃往“東鄉”(呂潭鎮、清水河以東)的居多,也有很多逃往各地甚至外省。這次黃水後,單莊所有房屋、農田遭到徹底摧毀。這場水災持續了大約兩年。兩年後,黃水大部分退去,並留下肥沃的淤土地。有個別村民耐不住思鄉之情,提前返鄉開墾耕種。但未等到收成,第二場黃水便洶湧而來,單莊第二次遭滅頂之災。若干年後全莊人陸續回到單莊重建家園時,黃河淤沙已達一丈多深,即使是未倒塌的房屋,也被深深地埋在了泥沙之下。所以,單莊完全是在記起和淤泥之上重建起來的。解放後,新中國高度重視水利工作,黃河治理取得空前成就。從此之後至今,單莊再未遭受過此類毀滅性重災。
1947年扶溝縣解放,開始進行土地改革,中共組織向單莊派出工作隊,領導建立基層政權。此時劉氏戶數和人口規模已經達到獨立建莊的程度,便自選一名村長,正式與單氏分成兩個村莊。從此單氏、劉氏各自成村,單氏村莊稱單莊,劉氏村莊因原居住在單莊西頭單堂廟一帶,故稱單堂。單莊因在呂潭西邊,所以又稱西單莊。同時,工作隊在單莊發展了一批黨員,基層政權也建立了起來。土改運動在單莊進行得較為順利,工作開展紮實,分地公平,民眾對新政權的支持熱情迅速高漲。大約一年後進行的淮海戰役期間,單莊主動出人出力出糧,共出動了四副擔架,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生產隊時期,單莊分為兩隊,大致東半部為三隊,西半部為四隊,本庄人又習慣稱“東隊”和“西隊”,同為邵口大隊的兩個生產小隊。改革開放後,生產隊體製取消,代之以行政村、村民組,原邵口大隊改稱邵口行政村,原三隊、四隊改稱三組(第三村民組)、四組。
經濟狀況
單莊有史以來至改革開放前,經濟一直以農業為主,全莊1000畝耕地是全莊500口人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來源。直到改革開放前,單莊的農業一直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小麥、玉米、高粱、紅薯等主要糧食作物都有種植。也有花生、大豆、綠豆、芝麻等油料和經濟作物。上世紀80年代以後,單莊開始和全縣一起種植棉花,棉花一度成為在改革開放後單莊的經濟支柱。十餘年來,隨著棉花重茬種植年數增長,本地棉花種植條件和產量日益下降,棉花開始逐步退出單莊經濟的支柱性地位。加上外出打工成為主流,留守務農的勞動力很少且多為老人、婦女,小麥等便於機械化種植收割、比較節省勞力的糧食作物又開始回到主流地位。
單莊在歷史上是周邊幾個村莊範圍內的經濟中心,與各村莊保持密切的經濟聯繫。因此,單莊在傳統上長期保持了一定規模的油坊、染坊、作醋、炸油條、打粉條等傳統副業和手工業,屬於村莊級自然經濟的一部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服務於周邊村莊的商品經濟屬性。比如陳合英的炸油條手藝聞名遠近幾十里,主要在本庄和高河沿集市上經營。這些副業和手工業在計畫經濟和生產隊時期,有一部分適合集體經營的油坊、打粉條等在集體經濟條件下繼續發展,為本地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後,這部分傳統副業、手工業受到衝擊較大。原集體經濟部分因分產到戶而無法再經營下去,所以油坊、染坊、打粉條很快便停辦了。只有釀醋、炸油條等適合個體經營的項目繼續維持,但因為後繼無人,最終也沒有得到發展。現在這兩項手藝在單莊已經徹底成為歷史。但是,在傳統副業、手工業逐漸消失的同時,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商品經濟活躍,單莊開始以個人和家庭為主體,興起更多的新的經濟來源,比如在農牧業方面嘗試規模化養豬、種大棚蔬菜、種制種瓜、種銀耳等;在商業方面發展加油站、農產品批發等;在工業方面發展糧油加工、棉紡織等。大部分新一代的致富能人都出現在這個階段。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90年代以後,單莊人開始大批走出去務工、經商甚至進城定居。其中赴新疆務工者最多,因村民從80年代初便開始種植棉花,具有豐富的棉花種植管理經驗。而新疆依賴天然優良的自然條件新興的棉花種植業亟需此類勞動力和人才。以此類工作為基礎,也有逐步向建築、商業等其他行業發展的。
自然地理
單莊地處平原腹地,地勢低平,無山無崗,也不臨大河,只在村莊後緊臨有橫(即季節性河,雨水較大時的雨季才會有水)。和豫東地區大部分地方一樣,村莊有開挖坑塘的傳統,首先各家各戶傳統上都會在院內正南方挖一個坑,用於堆積一些有機垃圾,同時作為下雨時收集院內雨水,雨水較小時就邊蓄邊滲,很好地防止了院子裡遍地積水問題。在莊四角各有一個大坑,面積分別約幾十畝上下,都是村莊建房集中取土逐漸形成的。橫和坑塘是莊內排水的主要方向。目前單莊沒有地下公共排水系統,仍依靠傳統的地面明渠排水,街巷同時承擔排水功能,明渠排水的好處是排水很快,缺點是雨水較大、雨季較長時影響交通。一般雨水不大時四個坑塘完全能滿足排水蓄水需求,雨水除院內滲水坑蓄積下滲一部分以外,其餘全部在坑塘蓄積起來。所蓄的水可以用於附近農田灌溉和養魚。雨水較大時,則沿橫向東經邵口、潘莊向3公里以外的清水河匯集。
除地面徑流以外,單莊還有一定量的地下水資源。單莊在90年代以前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手壓井,各家各戶在自己家院子裡就地打井吃水,即不用依靠機動機械就基本上能夠滿足生活用水需求。單莊地下徑流大致成西北向東南流向,主要分為兩股:村莊大部地下徑流水質較好,略鹹但可以直接滿足日常飲用;莊西頭大約一條胡同寬度的範圍為高氟水,過去直接就地打井取水飲用時,西頭幾戶的一些村民曾有黑牙現象。90年代初,隨著機井和水泵等現代化農機具的普及,農業灌溉用水量日益增加,遇到乾旱年份,單莊有史以來第一次遇到手壓井抽不出水來的情況。甚至很多地下水位低於10米的地塊,使用機井和真空泵已經抽不出水來。為了抗旱保收,吸程更大、不限於10米潛水泵開始進入農戶並迅速普及。90年代後期,單莊通了自來水,飲用水全部改為自來水,飲用水質得到根本改善,黑牙現象再沒有出現過,手壓井也不再是主要的取水器械。
單莊的土地多為沙土地,但很少有鹽鹼地,系第二場黃水(1940年)退後泥沙淤積而成。1938年第一場黃水前單莊土地土質為蓮花土,第一場黃水退後遺留下的是淤土(即粘土)。蓮花土和淤土均為肥力較強的土壤,現水質土壤則較為貧瘠。但是在國家的支持下,經過辛勤耕耘開發,這種土壤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良,加上重新挑選適合沙土種植的農作物品種、進行水澆地改造等技術措施,現在全莊土地已經全部為高產高質的耕地。
單莊的耕地分散分布於村莊北、東、南三面,距離村莊最遠不超過2公里。村莊北面、102國道公路以西主要有兩塊:自留地(原生產隊時期劃定的免交公糧的地)和大北地;村莊東面、102國道公路以東主要有三塊:大塊地(種牛場以北)、小橋邊(牛場以南)、南地(邵口國小以南);村莊南面是一塊,與陳莊、劉莊的地接壤。
風俗文化
在地理位置上,單莊位於豫東地區的最西部。從風俗文化概念上看,單莊主要屬於豫東地區,主要的風俗與大部分豫東地區基本相同。
近年來,受新社會新風尚影響及在政府提倡的移風易俗措施下,風俗有很大改變。比如原喪葬方式為土葬,從90年代起全縣禁止土葬,推行火葬,與傳統土葬相關的一套完整、莊嚴的風俗儀式幾乎一夜之間被摧毀。2012年周口市推行平墳,單莊當時的所有墳頭都配合政策被平,沒有出現釘子戶。但後來此政策沒有推行到底,墳頭又重新圓了起來。
婚嫁儀式沒有受到過強制性政策影響,但新時代出現的跨省婚姻的增多,也使婚嫁儀式不得不作出靈活調整,以適應新情況。比如迎娶時間講究必須當天早晨出發,正午前必須從娘家接出併到達婆家,在對於跨省婚姻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故女方出發地便會改為在較近的賓館內。這些適應實際情況發生的風俗漸變是必要的和積極的。
單莊有組織的文化表演活動在傳統上有高蹺隊,有一套樂器和一班業餘演員,舞蹈風格為傳統秧歌。此活動直到改革開放初期還時有開展。到90年代,隨著年輕人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村級各種有組織的活動也越來越少,高蹺表演文化活動已經失去了傳承。在戲曲方面,單莊出過兩名專業豫劇人才,但本庄並沒有豫劇團或戲班。
雖然單莊人作為表演主體的文化活動不多了,但單莊有組織的其他文化活動一直不間斷。看戲、看電影是90年代以前最主要的文化活動。一般唱戲是兒女為給長壽老人祝壽之類的大喜事,專門以個人名義請。看電影則費用相對較低,大部分家庭都負擔得起,要隨意得多,結婚、生孩子、做九天均可放電影慶祝,甚至在80年代電影的黃金時代,家裡養的牛下了一頭牛犢、豬下了一窩豬娃,相當於發一筆小財,主家也會花錢請放一場露天電影作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