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印度洋東北部和太平洋兩部、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南海區。
體長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50~150克、背鰭二個。第一背鰭8鰭棘,其中第一鰭棘短小。口較小,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犁骨及顎骨均具絨毛狀齒。下頜有二條長觸鬚尖端尖細,其後端達前腮蓋骨、被櫛鱗,鱗片薄而極易脫落。吻端及眼前部無鱗、側線完全,與背緣並行一直延伸至尾鰭基部、體背部玫瑰紅色,腹部黃色、體側中央有一條黃色寬縱帶,自眼後直達尾鰭基部,故名“單線”或‘單帶’。兩背鰭均有三條黃棕色條紋、尾鰭上葉有3~5條暗紅色斜條紋。臀鰭、胸鰭、腹鰭及觸鬚均為淺黃色。
分布於印度洋東北部和太平洋兩部、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南海區。
污帶單齧(拉丁名:Caecilius sordidus)為囓蟲目、單齧科、單齧屬節肢動物,分布於浙江、湖北、廣東、廣西。是稻田優勢種群。
基本信息 識別特徵 詳細描述 主要用途和價值 開發利用現狀體長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50~150克、背鰭二個。第一背鰭8鰭棘,其中第一鰭棘短小。口較小,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犁骨及顎骨均...
俗名 產地及產期單帶尖唇魚為隆頭魚科物種,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舄湖,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漁業方法擬單帶副緋鯉(學名:Parupeneus barberinoides)為羊魚科副緋鯉屬的魚類,俗名須海緋鯉。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Wahai...
基本資料 簡介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漁業利用單帶蛺蝶,鱗翅目,蛺蝶科,展翅寬50~60mm。除冬季外,成蟲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喜訪花,吸食腐果、水液。
單髮式地震地震帶的大地震發生方式有單髮式和連發式之分。前者以一次8級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來釋放帶內積累的能量;後者在一定時期內以多次7~7.5級地震釋...
釋義與原理 中國的地震帶飛馬單帶(Hida belt)位於西南日本中央構造線北側,是組成西南日本內帶的構造帶之一,以發育花崗質深成岩和高溫低壓變質岩為特徵,認為它們最後形成於早白堊紀。
台灣單帶蛺蝶,屬蛺蝶科、鱗翅目,展翅寬53~63mm,成蟲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喜訪花,吸食腐果、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