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弗蘭岑

喬納森· 弗蘭岑( Jonathan Franzen 1959— ) 美國著名小說家、隨筆作家。1959年生於 伊利諾州,1981年畢業於斯沃思莫學院德文專業。

基本信息

簡介

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 1959— )美國著名小說家、隨筆作家。1959年生於伊利諾州,1981年畢業於斯沃思莫學院德文專業。1996年,在《哈潑氏》雜誌上發表了長篇隨筆《偶爾做做夢》,表達了他對文學現狀的擔憂,從此受到廣泛關注。迄 今為止,出版有小說《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強震》(1992)、《糾正》(2001),隨筆集《如何孤獨》(2002),以及回憶錄《不舒適地帶:個人史》(2006)。憑藉《糾正》獲得普利茲獎提名和美國國家圖書獎。2010年,第四部小說《自由》一面世即引發搶購熱潮,迅速登上各大暢銷書榜,被評論界譽為“世紀小說”。
他以抨擊現代傳媒、書寫普通民眾著稱,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比實驗小說易讀,又比熱衷於講故事的小說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更具當代氣息和思想深度。他自由地居於美國文壇傳統的講故事者和先鋒的創新實驗作家之間,獨具特色,被評論界譽為最出色的美國小說家之一。

作品

《糾正》

《糾正》(The Corrections)獲200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並獲2001年美國全國書評家協會獎和2002年美國普利茲獎的提名,被評為亞馬遜網站2001年度最佳小說。《糾正》在全世界有285萬冊的銷量,《糾正》的中譯本2008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但它在中國鮮有人知。
《糾正》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美國小鎮,人物是一對老夫妻伊妮德和艾爾弗雷德以及他們的3個孩子,講的是他們各自面對生活中“糾正”的情景:大兒子加里,看似一切如意,但患上了抑鬱症;二兒子奇普,原本是大學教師,與女學生有染後丟了飯碗,輾轉去立陶宛,以詐欺美國同胞為生;丹妮絲是廚師,與餐廳老闆發生了關係,但意想不到的是老闆娘愛上了她。伊妮德試圖把在外生活的3個孩子齊聚到家中,過一個團圓的聖誕節,但最終卻發現這個看似和諧的家庭已經陷入了分崩離析。故事從上世紀中葉的美國中西部,寫到今天的華爾街東歐,在弗蘭岑的時而刻薄、時而心酸中,人物粉墨登場,再黯然謝幕。
《糾正》問世時,好評如潮。《時代》周刊的首席書評人列夫·格羅斯曼寫道:“弗蘭岑並非最富有或最著名的美國在世小說家,他最具雄心,亦屬最佳之列。”本·馬庫斯在《哈潑斯》雜誌上為弗蘭岑的這部小說還打了筆仗。美國著名作家唐·德里羅認為:“喬納森·弗蘭岑從浮想聯翩的關於婚姻、家庭、整體文化的意識中構建出一部具有極強感染力的小說……” 更誇張一些的甚至認為,憑藉《糾正》,弗蘭岑能步入美國文學大師的仙班。

《自由》

2010年8月末,弗蘭岑的第4本大作《自由》(The Freedom)在美國出版。講述了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所經歷的夢想與失敗。弗蘭岑以悲喜交織的手法,戲劇性地刻畫了擁有太多自由帶給人的誘惑與負擔。無論是滿懷情感糾結的家庭主婦、堅持當好人的丈夫,還是精神飄蕩不定的搖滾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一個個鮮活而又現實的人物躍然紙上。自由帶給我們的,原來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蘭岑著眼於具體的生活細節,以充滿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記錄”各個人物在一個膚淺的娛樂世界如何掙扎著去學習生存、找尋意義,體察人類滔天的欲望和無邊的痛苦,描繪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時代畫像。
之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麻省科德角瑪莎葡萄園度假時,不小心在當地著名的“葡萄串”書店獲得了一本試讀本,誰知引發了一連串麻煩……這件事被熱炒後,弗蘭岑隨即被請上《時代》周刊的封面,成為“偉大的美國作家”。
弗蘭岑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而且這份老牌雜誌以自己的影響力把作家的聲名傳播得更廣更遠。《時代》周刊分毫畢現的封面照上寫著簡潔有力的標題:“偉大的美國小說家”。距離上一次這本雜誌以作家為封面,已經過去1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