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饃饃

如果喜饃饃蒸得好,主人就會更有面子,喜慶的色彩也更濃厚。 所謂喜饃饃,就是在蒸熟了的又白又大的饅頭上,點綴上美觀的紅色的圖案,因此也叫喜饅頭。 人們對喜饃饃很講究,但在計畫經濟時代,人們的主食是地瓜煎餅,饅頭是很稀罕的食品,所以很多人不大會蒸饅頭。

這樣一個習俗,在做訂婚、結婚、生孩子等喜慶的事情時,喜主家裡除了大擺筵席以外,還要蒸一些喜饃饃來招待客人。如果喜饃饃蒸得好,主人就會更有面子,喜慶的色彩也更濃厚。客人臨走,主人還要熱情的送上幾個喜饃,帶回家給親人吃,讓更多的人分享他們的喜慶和吉祥。
所謂喜饃饃,就是在蒸熟了的又白又大的饅頭上,點綴上美觀的紅色的圖案,因此也叫喜饅頭。以前沒有可食用的色素,用的都是一般的紅顏料或紅墨水,先把火柴棒或棉棒在顏料碗裡蘸一蘸,著上色彩,再小心地點在白白胖胖的饅頭上,大多是小小的梅花,也有幾個小點圍成的小圓形。這樣簡單的花形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好的,萬一點斜了或太濃太淡都影響美觀。所以人們別出心裁,就用苘(也有用大煙葫蘆的,在自家院子裡種三五株,僅供觀賞)的果實,作為“印章”,直接蘸了顏料印在饅頭上,既簡單又美觀。這樣白裡透紅,好看極了,再加上饅頭本身散發出來的誘人的清香,讓人見了忍不住喜笑顏開。
人們對喜饃饃很講究,但在計畫經濟時代,人們的主食是地瓜煎餅,饅頭是很稀罕的食品,所以很多人不大會蒸饅頭。唯恐蒸的外形不好、火候不到、花色不美而丟了主人的面子。小時候,我母親經常被鄰居家請去幫忙蒸喜饅頭,這不僅因為母親的人緣好,關鍵的是她的手藝好,從和面發麵到上鍋出鍋,都要嚴格把握。有時饅頭出鍋了,熱氣騰騰的,一時間熏得人睜不開眼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急切地圍過來,看看這鍋饅頭是不是蒸得成功了。如果饅頭長的個子大發又光滑圓潤,大家會讚不絕口。
以前喜饃饃除了在酒席上招待客人以外,還要作為禮品送給親戚。比如新女婿去岳丈家,禮品中總少不了一子喜饃饃。閨女出嫁,也要在衣櫃裡放喜饃饃,並且其中還要有幾個特大的喜饃饃。這幾個特大的喜饃饃越大,新媳婦在婆婆家也越顯得有面子;如果太小了,新媳婦也會讓婆婆家的人瞧不起,甚至被婆婆攥下把柄。饃蒸的大了,總要用更多的麵粉,一般人家誰又捨得呢?已到達小康社會的現在,喜慶時雖然總少不了喜饃饃,但是遠沒有什麼人在乎大小和多少了。逢上喜事,也不用自己動手蒸饃饃了,可以直接去饅頭店訂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