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詩[曹魏曹植詩作]

喜雨詩[曹魏曹植詩作]
喜雨詩[曹魏曹植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詩前四句概言“天時”對農業生產的重要,詩人認為,天地苞育萬物,如久旱不雨,禾苗必枯槁惟悴;風調雨順,則萬物生長繁茂。這既是對其時大旱,莊稼絕收,農民萬分憂苦的現實的觸發,也包蘊著對天降甘霖的企望。後六句寫天降喜雨,可及時播種,豐收有望。字裡行間,洋溢著久旱得逢及時雨的喜悅。而“喜雨”之情,實源於旱情消除,“百姓分為飢餓”的慘況可望改變,因此,反映出詩人對農民疾苦的特別關切。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三國魏著名詩人,字子建,沛郡譙(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謚“思”,世稱“陳思王”。早年極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繼為帝,遭受猜忌,年僅四十就鬱郁而死。

曹植詩歌以五言為主,詞采豐美,風骨沉健,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對五言詩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梁鍾嶸《詩品》列其詩為上品,贊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披文質。粲溢古今,卓爾不群。”較允當地指出了曹植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貢獻。有《曹子建集》。

作品原文

太和二年大旱,三麥不收,百姓分為飢餓[1] 。

天復何彌廣,苞育此群生[2] 。

棄之必憔悴[3] ,惠之則滋榮[4] 。

慶雲從北來[5] ,郁述西南征[6] 。

時雨中夜降[7] ,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膏壤[8] ,登秋畢有成[9] 。

作品注釋

[1] 太和:魏明帝曹叡年號。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

[2] 苞:通“包”,容。《荀子·非十二子》:“天地之苞萬物。”

[3] 憔悴:枯槁,沒有生機。

[4] 惠:施恩澤。滋榮:生長繁茂。

[5] 慶云:祥雲,此指雨雲。

[6] 郁述:同“鬱律”,雷聲。征:行進。

[7] 中夜:半夜。中夜,一作“終夜”。

[8] 嘉種(zhǒng):好種子。種,一作“樹”。膏壤:肥沃的土壤。

[9] 登秋:到秋季。畢:最終。畢:一作“必”。有成:豐收。

白話譯文

蒼天如蓋多大多寬廣,萬物有幸長得這樣旺。

老天不管它們必憔悴,老天施愛它們就健康。

今天北風吹來五彩雲,翻翻滾滾奔向西南方。

及時好雨至夜下起來,綿綿雷聲響在我屋旁。

快把良種灑下沃土去,秋天定有豐收好景象。

作品鑑賞

此詩前四句概言“天時”對農業生產的重要,詩人認為,天地苞育萬物,如久旱不雨,禾苗必枯槁惟悴;風調雨順,則萬物生長繁茂。這既是對其時大旱,莊稼絕收,農民萬分憂苦的現實的觸發,也包蘊著對天降甘霖的企望。後六句寫天降喜雨,可及時播種,豐收有望。字裡行間,洋溢著久旱得逢及時雨的喜悅。而“喜雨”之情,實源於旱情消除,“百姓分為飢餓”的慘況可望改變,因此,反映出詩人對農民疾苦的特別關切。

此詩詩序註明寫於魏明帝太和二年,正是詩人政治上受迫害最嚴重的時候,因而,作品所寫的旱苗望雨,也可能暗寓自己處境艱難,心情抑鬱,而渴望明帝包容自己,恩澤及於已身。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3)三國魏傑出詩人。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曹植從呀呀學語起,就開始學詩誦文。他自幼聰慧伶俐,才思敏捷,性格活潑,桀驁不馴。史載小曹植在十歲時就能背誦數十萬言的詩賦,而且寫出了大量的詩歌和各種體裁的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