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綱中文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目中文名: | 管花目 |
科編號: | 337 |
科中文名: | 唇形科 |
科拉丁名: | Labiatae |
屬中文名: | 黃芩屬 |
屬拉丁名: | Scutellaria |
種中文名: | 喜沙(變種) |
種拉丁名: | 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 var. ammophila (Kitagawa) C. Y. Wu et W. T. Wang |
其它屬名: | |
種下等級: | |
生境: | 砂地上 |
海撥低限: | 1400 |
海撥高限: | 1400 |
是否中國特有: |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外分布: | |
國內分布: | 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 |
所在卷冊: | 65(2) |
物種簡介
喜沙變種var. ammophila (Kitagawa) C. Y. Wu et W. T. Wang, comb. nov. 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 var. subglabra f. ammophila Kitagawa, Lineam. Fl. Mansh. 386. 1939.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莖只在棱上疏被倒向微柔毛;葉披針狀線形至線形,長1.4-4厘米,寬2-6毫米,先端極鈍,極全緣或具少數遠離的小圓齒,上面無毛,下面只在脈上疏被微柔毛,密生凹點。
產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陝西;見於海拔1400米以下的砂地上。模式標本采自內蒙古。
並頭黃芩(原變種)
var. scordifolia
根莖斜行或近直伸,節上生鬚根。莖直立,高12-36厘米,四棱形,基部粗1-2毫米,常帶紫色,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幾無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或長或短的分枝。葉具很短的柄或近無柄,柄長1-3毫米,腹凹背凸,被小柔毛;葉片三角狀狹卵形,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8厘米,寬0.4-1.4厘米,先端大多鈍,稀微尖,基部淺心形,近截形,邊緣大多具淺銳牙齒,稀生少數不明顯的波狀齒,極少近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較淡,沿中脈及側脈疏被小柔毛,有時幾無毛,具多數凹點,有時有不具凹點,側脈約3對,上面凹陷,下面明顯凸起。花單生於莖上部的葉腋內,偏向一側;花梗長2-4毫米,被短柔毛,近基部有一對長約1毫米的針狀小苞片。花萼開花時長3-4毫米,被短柔毛及緣毛,盾片高約1毫米,果時花萼長4.5毫米,盾片高2毫米。花冠藍紫色,長2-2.2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基部淺囊狀膝曲,寬約2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6.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圓狀卵圓形,先端微缺,最寬處7毫米,2側裂片卵圓形,先端微缺,寬2.5毫米。雄蕊4,均內藏,前對較長,具能育半藥,退化半藥明顯,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裂口具髯毛;花絲扁平,前對內側後對兩側下部被疏柔毛。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前方隆起,後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堅果黑色,橢圓形,長1.5毫米,徑1毫米,具瘤狀突起,腹面近基部具果臍。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產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山西,青海等地;生於草地或濕草甸,海拔2100米以下。蘇聯,蒙古,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山西五台民間用根莖入藥,葉可代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