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桃東行枝白皮1握,珍珠1兩,梔子仁14枚,生薑2兩,當歸3兩,桂心3兩,附子1兩(炮),香豉5合,吳茱萸5合。
主治
中噁心痛,胸脅(疒丂)痛。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8升,煮取2升,去滓,納珍珠,分2次服。
參考資料
《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驗方》。中藥製劑,主治中噁心痛,胸脅(疒丂)痛。
桃東行枝白皮1握,珍珠1兩,梔子仁14枚,生薑2兩,當歸3兩,桂心3兩,附子1兩(炮),香豉5合,吳茱萸5合。
中噁心痛,胸脅(疒丂)痛。
上藥以水8升,煮取2升,去滓,納珍珠,分2次服。
參考資料
《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驗方》。小兒喘急是病證名。指小兒呼吸急促。喘與氣急有輕重的區別。《幼科證治準繩》記述此病。
簡介 治療是為里喘,宜大承氣湯,兼結胸者,宜大陷胸丸。 里寒者,宜真武湯。 而無陰陽表里證,此氣虛喘也,宜
前喘湯--組成為升麻8分,桑皮3分,梔子3分,黃芩3分,桔梗1分半,天冬7分,知母4分半,生薑1片。 出自《仙拈集》卷三。
參考資料熱喘 ,證名。肺熱熾盛所致的氣喘。《古今醫鑒·喘急》:“肺實肺熱,必有壅盛胸滿;外閧上炎之狀。”由肺受熱灼,痰火壅阻氣道所致。
病理分析 臨床表現 典籍記載 治療方法豁痰定喘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具有清熱祛濕,化痰定喘之功效。主治濕熱痰盛,咳嗽喘急。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附方組成:乾薑2.4g,細辛2.4g,薄荷2.4g,杏仁6g,蘇葉3g,五味子3g,麻黃1.5g。功效:溫肺定喘。主治:小兒寒性哮喘,形寒畏冷,面色蒼白,四肢不溫,咳嗽喘急,呼吸困難,口不渴,唇淡白,舌質淡,苔薄白...
實喘,中醫病證名。指邪氣盛實所致的喘證。多由風寒束肺,暑火鬱熱,痰濁膠固,水飲上凌等因,致肺氣壅塞,氣道不利而成。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呼吸急促、氣粗有力...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飲食調護 預防護理人參定喘湯主治肺氣不足,久咳不止,上喘氣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小兒久病,肺氣喘急,喉中涎聲,胸隔不利,嘔吐痰沫。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後喘湯,治疹後喘急。
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