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美好的品行;美好的行為。
(2).善於行路。
(3).慈善的舉動。
出處
《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孟子·盡心上》:“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人之情所願得者,善行、美名、尊爵、厚利也,而先王能操之以臨天下之士。”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但觀《琵琶》得傳至今,則 高則誠 之為人必有善行可予,是以天壽其名,使不與身俱沒。”
《老子》:“善行無轍跡。”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有此善行,上帝必然回嗔,或者收回雷部,也未可知。”
相關名言
•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
•日行一善,善福增長。每日常行,福澤德被。——方海權
•惡往往是曇花一現的,都要和作惡者一同滅亡;而善,則永世長存。(狄更斯《我們共同的朋友》)
•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惡,總是混合在一起,互動錯綜著的。——狄更斯《游美札記》
•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羅曼·羅蘭《米開朗基羅傳》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君子居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聞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而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 --米開朗琪羅
•如果一個人獲得了幸福、健康、才能、財富、快樂、權勢等一切,但放棄了對真、善、美的追求,那么他就會墮落成為動物。 --今道友信
•一顆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恆的筵席。 --夸美紐斯
•人們會為了人類的至善而死,為了這種至善,人們樂意犧牲他們的一切自由。 --肖伯納
•心作良田耕不盡,善為至寶用無窮。我們應有純潔的心靈,去積善為大眾。就會獲福無邊。——方海權
•善較之美價值更高--盧梭
•善的源泉是在內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湧出。--奧勒利烏斯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左丘明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
•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弗·培根
•善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 ——莎士比亞
•一個人必須要么做個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德謨克利特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曾子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 ——羅素
•善心為眾福在後,良行范己必在前。不管去到那裡和做任何事,都不能迷失自性的善良。——方海權
•與其說是為了愛別人而行善,不如說是為了尊敬自己。 ——福樓拜
•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 ——羅曼·羅蘭
•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 ——羅·勃郎寧
•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高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