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高台民居

喀什高台民居

喀什噶爾老城東南端黃土高崖上有一處維吾爾居民小巷;維吾爾名:闊孜其亞貝希巷。

基本信息

民居簡介

意為高崖上的土陶;位於喀什老城內地勢最高的這一條長達數百米的高崖,在歷史上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跡。公元九世紀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時,就把王宮建在這個高崖的北面,高崖的南面與北面原來都是連在一起的,分南北兩端。住在高台民居的94歲高齡土陶藝人買買提阿西木講述,高崖分成現在兩個互不相連的南崖和北崖的來歷。據說在數百年前一次從帕米爾高原突如其來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帶衝出一個大缺口,從此南北割斷,分成各自獨立的兩個高坡,現在高台民居就建在南坡上。

人文地理

高台民居現有居民603戶,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維吾爾族。到高台民居參觀、訪問的遊客對維吾爾的風俗習慣要尊重。

高台民居地勢崎嶇,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巷內還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有的還是二、三層簡易樓房,樓梯多半沒有護欄,甚至還有一些危房。

巷內的維吾爾族居民對來訪客人熱情好客,而且都很注重禮貌,見面時會熱情問候,在小巷內遇到維吾爾

居民可以說一聲“亞克西嗎”(維吾爾語問好)。

維吾爾民族忌諱養豬,不吃豬肉。在家訪交談中切忌豬肉等這類話題。

與維吾爾族民眾交談,或者到家中做客吃飯最忌諱當著人的面擤鼻涕、吐痰,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人的不尊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