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背景

書卷簡介
概要
本書的中心內容是論述基督的得勝和他的榮耀顯現,在他快要再來作王之前,首先用啟示呼籲他的教會向他迴轉,儆醒預備迎候他的再來,然後是針對那些剛硬不化的世人,施行空前末有的大災難,以審判刑罰他們的不信(其實災難也是人類自造的惡果),且藉此摧毀一切執政掌權者的邪惡勢力,更要得著一部分因悔改而屬於他的子民,而後在人間建立他的國,使那些與他同患難的百姓同進入其中,與他同掌王權,同享榮耀,至終撒但,敵基督者,假先知和不悔改的罪人都要過去,新天新地從天而降,神人同居,永享無限福樂。大綱
第一段:基督與其榮耀――所看見的事1:1-20壹:引言;基督之啟示1:1-8
貳:初見之異象1:19-20
第二段:基督與其教會――現在的事2:1-3:22
壹:以弗的教會2:1-7
貳:士每拿教會2:8-11
叄:別迦摩教會:12-17
肆:推雅推拉教會:18-29
伍:撒狄教會3:1-6
陸:非拉鐵非支委會:7-13
柒:老底嘉教會3:14-22
第三段:基督與其國度――將來必成的事4:1-22:21
壹:顯示天上異象4:1-5:14
一、寶座設立4:1-11
二、羔羊取卷5:1-14
貳、末後最大患難6:1-18:24
一、揭開六印6:1-17
二、插入異象7:1-17
三、揭開七印8:1
四、吹響七號8:2-11:19
五、顯七奧秘12:1-14:20
六、傾倒七碗15:1-16:21
七、大巴比倫17-18章
叄、末後三件大事19:1-22:15
一、主再來19:1-21
二、千禧年20:1-15
三、新天新地21:1-22:5
肆、本書最後結語22:6-21
一、天使最後的話語22:6-7
二、約翰最後的見證22:8-11
三、耶穌最後的宣言22:12-16
四、聖靈最後的恩召(請求)22:17
五、基督最後的警告22:18-19
六、主來最後的京族22:20上
七、教會最後的祈求22:20下
八、聖經最後的祝福22:22
書卷作者
本書卷的作者是使徒約翰。(啟1:1)根據《啟示錄》第一章,作者自稱為約翰,教會傳統上認為作者是十二使徒中的約翰。
根據早期基督教教父的記錄,約翰寫啟示錄的時間大約在公元96年,羅馬皇帝圖密善統治的末期。圖密善是帶領羅馬軍隊摧毀耶路撒冷的指揮官提多的兄弟,他於提多死後登位。他要求人民奉他為神,並且採用了“DominusetDeusnoster”(意即“我們的主和上帝”)這個頭銜。[3]基督徒不願苟同,因此在圖密善統治(公元81-96年)的末期,基督徒遭受猛烈的迫害,約翰亦被圖密善放逐到拔摩島。在被囚期間,約翰接獲異象而將其寫下來。
亞歷山大的丟尼修主教(DionysiosofAlexandria)曾提出,在以弗所教會中,一位名為約翰的長老,創作了《啟示錄》。
書卷影響
(一)本書於聖經中之地位本書在聖經中占了最重要的地位,是聖經最末後的一卷,也是最重要的一卷,若無本卷書,聖經就不完全,有始而無終了;只見神的創始,不能成終;只見神的的恩惠、仁愛、不見神的榮耀和最後勝利;只見神有開始計畫,進行亦很長遠,但沒有達到目的。
(二)本書在舊約聖經中的地位
啟示錄多引用舊約的話語,計約五百餘次,占了全新約引用舊約總數的三分之一,啟示錄共有404節,其中278節是引用舊約的經文,來自舊約中不同的二十五卷,若不熟悉舊約,就不能了解啟示錄;若沒有啟示錄,舊約也將換其價值。本書之信息是揭開舊約所未顯明的。可以說,本書的思想,材料,皆從舊約取出來。有的直接引用舊約的字句語言。有的暗示舊約的歷史典故。
(三)本書在新約聖經中的地位
啟示錄擺在新約最後,是最合宜的,新約開端四卷福音書,記載主的降生“是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路1:78),使徒行傳與早期書信如太陽當頂,日到中天。到了末後的書信,即看見天空漸漸鋪滿黑雲,似乎黑夜快到。但到啟示錄時,則宣布黑暗快盡,晨星將現,此次太陽永不落下,再無黑夜,羔羊光輝永遠照耀。
(四)本書與其他書卷的關係
全部聖經原是一貫的,自創世紀到猶大書,均與本書相關,故讀本書者應多多研究聖經其他各卷;同時解本書時,更應多多參考聖經他處預言,而以經解經,免得斷章取義。(彼後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