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
聲母
啟東話有30個聲母。
韻母
啟東話有46個韻母。
聲調
啟東話有8個聲調。
地理與江南移民
說起啟東的方言,還得從啟東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由來說起。啟東位於中國東部海岸線的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萬里長江入海口的北岸,是東海、黃海、長江三水交匯之處,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於一身。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線距離只有50多公里。全市面積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萬。啟東全境系長江口不同時期河相、海相沉積平原。漢朝以前,這裡還是江口海域;清代中葉前,長江口崇明北側陸續漲出小沙洲,至清末連成一片。因成陸參差,因而曾分屬三個縣管轄。北部呂四地區,宋、元、明、清時屬海門,1912-1942年間屬南通縣;中部原屬海門縣;南部原屬崇明,稱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併分設啟東縣。因本縣在江北大陸最東端,且沙洲還在向東接漲,乃有“啟吾東疆”之意。1989年11月啟東撤縣建市。
由此,啟東的方言必然不是一種,可分為兩種:通東話和啟海話。
通東話在啟東又稱呂四話,屬於吳方言北區太湖片毗陵小片,在啟東境內分布於呂四港鎮絕大部分地區、天汾鎮全部以及兆民鎮、志良鎮、海復鎮、近海鎮、寅陽鎮的小部分地區,人口約15萬;在啟東以外還分布於海門市北部、通州市東部等地區。據估計總人口約50萬。
啟海話在啟東又稱沙里話,屬於吳方言北區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在啟東境內分布於除上述呂四港鎮、天汾鎮等地區的大部分地區,人口約100萬。在啟東以外還分布於海門市大部分地區,通州市東部沿海三餘地區(中心鎮三餘鎮)和南部沿江通海地區(中心鎮張芝山鎮),如東縣東部沿海兵房地區(中心鎮兵房鎮),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南沿江地區(小海鎮、竹行鎮一帶),張家港市東北部沿江地區,常熟市西北部沿江個別鄉鎮,射陽縣東部沿海鄉鎮(中心鎮縣城合德鎮),大豐市、阜寧縣、東台市的東部沿海個別鄉鎮,南匯縣東南部沿海地區(老港鎮一帶)以及崇明縣全部。但張家港市東北部沿江地區和江北的啟海話還是有稍微的差別;相比較而言,崇明話與江北的啟海話差別稍大,可看作是啟海話的分支,江南移民帶入的啟海話融合了古崇明話,形成了現在的崇明話,但啟海話成分居多,與啟海話共通。據估計,啟海話總人口約400萬。
啟海話、通東話與通州的金沙話、靖江的老岸話,是江北吳語的四個支系,由不同時期的江南移民帶入的。啟海話,由於皆系18世紀後期江南嘉興、湖州、杭州、蘇州等地移民帶入,所以與江南吳語基本能一致,仍然能與典型的江南吳語交流。在蘇滬嘉小片,啟海話與代表方言按接近程度依此是嘉興話、上海話、蘇州話,其先輩應大部分來自於浙北杭嘉湖地區,遷徙線路:浙北杭嘉湖—張家港市東北部沿江地區—通州海門—啟東,浙北杭嘉湖—張家港市東北部沿江地區—崇明—啟東。而如東、東台、大豐、射陽、阜寧、南匯的啟海話,則是由通州海門啟東的江南移民在清末民初繼續北上南下墾荒帶去的。東赴啟東沿海,北上如東、東台、大豐、射陽、阜寧的,大部分系由清末狀元、近代實業家張謇創辦的墾牧公司組織而去,“辟我草萊,牧漁墾荒”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通東話與通州的金沙話、靖江的老岸話,由於與江南隔閡時間越來越長,遭受了下江官話的侵蝕,此三種吳語已經不能與典型的太湖片的蘇滬嘉小片和常州片吳語交流。一般認為通東話、靖江的老岸話、通州的金沙話是吳語官話的三個層次,但與下江官話之間也基本不能交流。相比較而言,通東話比通州的金沙話、靖江的老岸話更接近於常州片吳語,其先輩千年以來主要來自於常州地區。
在啟東,啟海話能基本通行於通東話地區,但通東話不能通行於啟海話地區,兩種方言雖同屬吳方言北區太湖片,但並非一個小片,遷出地與遷出時間有很大差別,也基本上不能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