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產生和發展 商族部落最早活動於黃河下游,其始祖名契,傳至第十四代湯時,日益強盛。隨著夏族勢力的衰落,商族逐漸向黃河中游發展,最後終於推翻夏,建立了商王朝的統治。在推翻夏的過程中,商人四出征伐,擴大其統治區域,從而使商逐步發展成為南至長江,北至燕山,西至陝西,東達沿海的強大的奴隸制國家。據典籍記載,湯以前有八次遷徙,以後又有五次遷徙,盤庚時遷至殷(今河南安陽西北)。以後直到紂亡國凡八代、十二王,273年更不徙都,所以商代又稱為殷代。
商代後期,奴隸制發展到興盛時期。大量的奴隸來源於戰爭中的俘虜,他們除部分被殺害以外,大多成為商王和各級貴族奴隸主的奴隸。數量龐大的奴隸一部分在貴族家內服役,如臣、妾、奚、仆等,其他大多數被投入到各個生產領域。奴隸們以自己艱辛的勞動帶來了社會生產和文化的高潮。
農牧業 商以農業為主要生產,奴隸制生產關係在農業上的廣泛推行是商代農業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卜辭中關於農事的記載很多,主要農作物是禾、黍、麥、稻、等。卜辭中常見的“冐”字說明商代可能發明了牛耕。奴隸使用的生產工具雖然還有石、骨、蚌器,但大量的青銅工具已出現了,主要有臿、餺、斧、等幾種。在殷墟發掘出許多貯藏糧食的窖穴。糧食除了食用外,還用來大量釀酒。從殷墟出土的隨葬品觚、爵、斝、觶等酒器的數量上看,當時社會上已飲酒成風。文獻中記載帝辛“酒池肉林”的提法不是沒有根據的。從糧食消耗的情況來看,商代農業生產的確有較高程度的發展。
![商代奴隸制經濟](/img/7/a13/nBnauM3XyQDO5gzM2Qz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3A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商代還植桑養蠶,卜辭中有蠶、桑、絲、帛等字。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上留有包裹的絲織物的殘跡,可見當時絲織物的使用已很廣泛了。
手工業 隨著農牧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也迅速發達起來,整個商代的歷史就是中國青銅文化高度發展的歷史。考古材料表明從遼寧東部到長江流域,從陝甘至江浙沿海這縱橫千里的範圍內都有青銅器的發現。其中最大的一件銅器司母戊鼎重達 875公斤。銅工作坊規模的宏大,冶煉技術的高超,銅器製作的精美,種類的繁多,花紋的繁雜以及銅範技術的純熟,都已表明商代確是青銅器的極盛時代。
階級關係 商代奴隸不僅為奴隸主生產和服勞役,他們的人身還象牲畜一樣被奴隸主占有,甚至被任意屠殺;奴隸主祭祀祖先和神靈時除用牛羊豕等牲畜外,也用人來做犧牲。大批的奴隸還被用作殉葬。卜辭中“人祭”、“人殉”的記載很多,在考古發掘中已得到證實。
![商代奴隸制經濟](/img/8/851/nBnauM3X0gzMwADN2Qz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3A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迫使奴隸們不斷反抗。卜辭中常有關於奴隸逃亡和商王派人追捕逃亡奴隸的記載。奴隸的反抗鬥爭在商代後期不斷發生,其規模也愈來愈大,到商代末年終於發生了大規模的奴隸暴動,從而導致了商代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