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鑲金獸首瑪瑙杯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6.5 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6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詳細信息

材質為醬紅地夾橙黃、乳白色瑪瑙,層次分明,濃淡相宜,晶瑩鮮潤。圓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動優美。杯呈彎角形,狀若一尊伏臥的獸頭,有渾然天成之感。口部鑲有籠嘴形金塞,可以卸下,內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瀉出。琢工精細,通體呈玻璃光澤,熠熠生輝。這件瑪瑙杯不但是一件極其珍罕的古玉雕藝術品,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價值。

文物鑑賞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圖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圖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由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雕成,層次分明。一端雕成杯口,口沿外有兩條圓凸弦紋,杯體光滑流暢。另一端雕鑿成生動可愛的獸首,獸首圓瞪著雙眼,目視前方。兩個長角,粗壯有力。獸嘴部有流,為不規則扁圓形,內徑最寬處1厘米,外徑最寬處1.4厘米。流口外部有金蓋帽,金蓋後面有金插管堵住流口,插管細長中空,金蓋帽雕刻成獸嘴與流口緊密相接,使杯中液體不會流出,同時給瑪瑙增加了明快的色彩 。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的材料應來源於國外,據《舊唐書·高宗上》載: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癸丑,倭國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斗,瑪瑙大如五斗器。”《舊唐書·波斯傳》載波斯曾遣使獻瑪瑙床。《舊唐書·拂菻傳》載:“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大貝、車渠、瑪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諸珍異多出其國。” 可見瑪瑙貢品大多來自波斯、拂菻、日本等國。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的造型與西方“來通”相似。“來通”起源於西方,希臘的克里特島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現此種器物,希臘人稱之為“來通”(rhyton),它像一隻漏斗,可用於注神酒。當時人們相信來通角杯是聖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舉起來通將酒一飲而盡,則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傳到亞洲以後,來通廣泛流行於美索不達米亞至外阿姆河地帶的廣大區域,甚至進入中國。關於獸首瑪瑙杯的產地與年代,仍在討論之中,有人認為是八世紀唐人的仿製品,有人認為是外來物品,年代在七世紀之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