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苟(?——前575年),鄭國將領。公元前575年春,楚誘使鄭國叛晉。同年五月,晉厲公伐鄭,楚共王救之,兩軍相遇於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鄢陵之戰爆發。石首駕御鄭成公的戰車,唐苟作為車右。晉國的韓厥追趕鄭成公,他的車夫杜溷羅說:“是否趕快追上去?因為他們的御者屢屢回頭看,注意力不在馬上,可以趕上。”韓厥說:“不能再次羞辱國君。”於是就停止追趕。郤至追趕鄭成公,他的車右茀翰胡說:“另外派輕車從小道迎擊,我追上他的戰車而把他俘虜下來。”郤至說:“傷害國君要受到刑罰。”也停止了追趕。石首說:“從前衛懿公由於不去掉他的旗子,所以才在熒地戰敗。”於是就把旗子放進弓袋裡。唐苟對石首說:“您在國君旁邊,戰敗者應該一心保護國君。我不如您,您帶著國君逃走,我請求留下。”於是唐苟就戰死了。[1]
相關詞條
-
苟
苟,拼音gǒu。有姑且,暫且;馬虎,隨便;如果,假使之意。也可表示姓氏。
漢字釋義 常用詞語 方言集匯 -
苟姓
苟(Gǒu),姓氏之一,多分布於河南、山西等地。姓氏來源說法不一,較為常見的說法是:出自黃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後人姓氏。
簡介 溯源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郡望堂號 -
苟家鄉
苟家鄉位於崇州市西北部,西北與汶川縣交界,西南鄰大邑縣,西與蘆山縣接壤,東與三郎鎮毗連,東南直抵萬家鎮境。2000年,面積293.12平方千米,為崇州市...
地理概況 地域風景 文體衛生 社會活動 -
苟[漢字]
苟,拼音gǒu。有姑且,暫且;馬虎,隨便;如果,假使之意。也可表示姓氏。
漢字釋義 常用詞語 方言集匯 -
苟然
語出: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三:“古人事一職,豈敢苟然為?”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 -
苟杳
苟杳(gou三聲,yao三聲),唐末一個名不經轉的書生。父母雙亡,孤身一人。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見他度日困難,就和他結拜成兄弟,並請到自己家居住。...
簡介 來歷故事 -
苟曉超
苟曉超,男,洪口鎮永安壩村國小教師,2008年7月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008年10月,被表彰為全國抗震救災模範,2008年,感動中國候選人。
人物事跡 榮譽 -
苟得
語出:《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 孔穎達 疏:“非義而取,謂之苟得。”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九:“眾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基本信息 詳細譯義 出處 出處原文 原文譯文 -
苟偷
指只顧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比喻那些貪圖眼前的小利益、不考慮長遠的人。
基本信息 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