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邊疆各國接觸頻繁,其中與吐蕃、回紇的關係尤為密切。
吐蕃,本是中國西部古老遊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漢人有往來。貞觀年間,吐蕃的「贊普」(王)松贊乾布為加強同唐朝的聯繫,遣使到長安請求與唐室通婚。唐太宗接受了他的請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他。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由唐朝禮部尚書李道宗持節護送而行。松贊乾布親自率兵到柏海(今青海中部)迎接,並以女婿的禮節和李道宗相見,當場盛讚唐朝有「大國服飾禮儀之美」。這次通婚,進一步加強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關係。
安史之亂後,唐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變化,不但失去盟主的身分,還要向外請救兵,其中回紇就曾兩度出兵協助唐室平定安史之亂。亂平後,唐朝自顧不暇,回紇便居功勒索,屢屢侵擾。另西北之兵被調東進抗敵,西南防務無暇顧及,所以吐蕃、南詔等也乘機寇邊。例如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郭子儀臨時募兵抗禦,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
唐室曾一度是各國的盟主,但中衰以後,反為所制,「弱國無外交」,看來自古皆然。
相關詞條
-
唐與吐蕃之戰
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
簡介 背景 分區概述 高祖和太宗時期 高宗和武則天時期 -
回紇
有如上述,回紇在646年得唐朝助力滅薛延陀後。 回紇與唐政府間的特殊關係又表現為雙方間的和親關係。 葛勒可汗
-
唐與吐蕃戰爭
唐朝吐蕃戰爭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
概述 高祖和太宗時期 高宗時期 玄宗時期 安史之亂後 -
吐蕃王國
吐蕃是一個在歷史上位於青藏高原的王國,由松贊乾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是西藏這片土地有史以來創立的第一個政權。雖然有資料說明西藏早期已經建立了一個政治實體...
基本簡介 疆域劃分 歷史統治 鼎盛削弱 宗教信仰 -
唐[中國漢字]
唐〈形〉 (形聲。小篆作字形。從口,庚聲。本義:大話) 唐,大言也。――《說文》荒唐之言。――《莊子·天下》。
簡介 字的解釋 朝代 古義 詞組 -
唐[歷史政權]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隋末天下群...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李唐[唐朝的別稱]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唯一...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李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唯一...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回紇史初探
回紇初興史探幽(一)回紇首領菩薩與東突厥汗國滅亡,薛延陀汗國代興(二)回紇降唐與首任瀚海都督吐迷度(三)烏紇篡位與回紇叛亂蕩平(四)婆閏與唐朝武功盛世形...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