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嶽麓書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平裝: 310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653562
內容簡介
《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摺》是著名史學作家唐浩明繼《曾國藩》之後又一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從曾國藩存世的二千餘道奏章中精選四十七道折片,並對這些折片產生的時代背景、折里折外的相關情事以及它在當時的作用、歷史上的影響等等加以評點介紹。全書還分析所選折片的寫作技巧,指出其於報告這類文體的可資借鑑之處;並抉出折片中的精彩文句,以醒耳目;同時還附有譯文,以便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原折。
作者簡介
唐浩明,著名學者、作家。他曾用十年之工主持編輯出版《曾國藩全集》,窮八年之思創作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撰寫二十多萬字的曾國藩研究論文,點燃一場為時十餘年的曾國藩熱火,堪稱曾氏的異代知己。
目錄
1.原折:授翰林院侍獎講及四川正考官呈請代奏謝恩狀/1
2.原折:應詔陳言疏/7
3.原折: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19
4.原折:備陳民間疾苦疏/29
5.原折:嚴辦土匪以靖地方折/39
6.原折:特參長沙協副將清德折/47
7.原折:移駐衡州折/52
8.原折:報東征起程日期折/56
9.原折:留胡林冀黔勇會副片/60
10.原折:靖港敗潰後未發之遺折/63
11.原折:縷陳鄂省前任督撫優劣析/68
12.原折:奏參江西巡撫陳啟邁折/77
13.原折:報丁父憂折/90
14.原折:瀝陳辦事艱難仍呼籲懸在籍手制折/97
15.原折:恭報起程日期折/106
16.原折:謝曾驥雲賜封典恩折/112
17.原折:遵旨會籌規剿皖逆折/115
18.原折:謝署兩江總督恩折/123
19.原折:蘇常無錫失陷遵旨統籌全局並辦理大概情形折/127
20.原折:請起用沈葆楨折
21.原折:奏請帶兵北上以靖荑氛折/141
22.原折:遵旨復奏借俄兵助剿發逆並代運南漕折/148
23.原折:克復安慶省城片/155
24.原折:瀝陳前湖北撫丞胡林翼忠勤勳績折/160
25.原折:懇辭節制浙省各官及軍務等情折/168
26.原折:參翁同片書/175
27.原折:查復何桂清退守情形折/181
28.原折:請簡親信大臣會辦軍務片/187
29.原折:懇辭曾國荃補授浙撫並謝恩折/192
30.原折:奏報攻克金陵盡殲全股悍匪並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達折/198
31.原折:曾國荃因病假請開缺回籍調理折/212
32.原折:江南貢院修復工竣擬即舉行鄉試請簡放考官折/219
33.原折:副將劉世玉複姓歸宗片/225
34.原折:再請收回節制三省成命片/228
35.原折:再密陳陳國瑞事狀片/233
36.原折:曾國荃調補鄂撫並負剿捻新命恭謝天恩折/238
37.原折:剿捻無功請暫註銷封爵片/242
38.原折:復陳病狀艱難請準不回江督本任仍命李鴻章暫行兼署折/245
39.原折:兵部右侍郎彭玉齡懇辭獎敘片/250
40.原折:奉旨補授大學士仍留兩將總督之任恭謝天/256
41.原折:李朝斌毋庸複姓歸宗應於李氏別為一宗片/259
42.原折:遵旨預籌與外國修約事宜密陳愚見以備採擇折/262
43.原折:補用副將胡開泰毆妻致死惡跡多端按軍令就地正法片/270
44.原折:謝子紀澤授員外郎恩折/273
45.原折:密陳津郡救案委曲求全大概情形片/276
46.原折:複審兇犯行刺馬新貽緣由仍照原擬分別定擬折/283
47.原折:擬選聰穎子弟赴泰西各國肆業折/303
序言
時期的天下第一奏摺 近年來,以清代皇帝后妃為題材的所謂清宮戲風行螢屏,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觀眾,藉助現代化的媒體,過了一把“人間帝王家”的乾癮。人們在熟悉了“朕”“萬歲爺”“大人”這一類稱呼的同時,對君臣朝廷之間的路數也略知一二。看戲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上折”“遞個摺子,,這樣的話。這個“折”“摺子”便是奏摺。奏摺是當時大臣與皇帝溝通的一條最重要的管道,尤其是對地方上的官員而言,上一趟京師朝見皇上是樁很難的事。於是,一年到頭大量的要政大事便通過奏摺來稟報,並按照朝廷對奏摺的批覆來辦事行政。同時,奏摺也是臣工與皇上感情聯絡的主要紐帶。皇帝可以從日常的奏摺中看出所委大員對他的情誼深淺、忠誠程度、和朝廷貼心不貼心等等。曹丕的一句“文章乃經國之大業”的話,曾經被無數文人所引用,並因此而自豪。其實,對於通常文章而言,是攀不上“經國大業”這個高度的,惟奏摺這種文章或許可以接近。 晚清是一個風雲劇變的時代,乃名符其實的多事之秋。現在仍大體完好地保存在國家檔案館的數十萬份軍機處副錄的奏摺,是那個時代所留下最權威、最直接、相對來說也是最為真實的記錄。 在鹹豐後期至同治年間,備後海內外矚目的奏章,當屬兩江總督衙門所拜發的各類折片。以總督曾國藩為名義簽發的這批折片,一時有天下第一奏摺之稱。 鹹豐十年春,曾氏取代何桂清做了兩江總督。兩江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地域寬闊,物產豐富,且人文薈萃,歷來為國家的重要地區。而眼下它的衙門所在地江寧府,卻做了與朝廷對抗的敵國都城,攻克江寧便成了朝野上下壓倒一切的大事。新上任的兩江總督,又是肩負收復國土重任的湘軍最高統帥,這個衙門自然成了天下關注的第一衙門,從這裡發出的奏摺,幾乎每份每篇都牽涉到當時整個國家的軍政要務。同時,此時的兩江之主乃望重士林的一代文章宗師。他所選編的《經史百家雜鈔》為姚鼐《古文辭類纂》之後,在近代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一部文章總匯。他的幕府里聚集了兩三百名才雋之士,當時的文章高手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先後都為他代擬過奏摺,即便從純文章的角度來看,兩江總督衙門裡所產生的折片也決不會是平庸之作,像《參翁同書片》這樣的摺子,一時間全國各大衙門的師爺們爭相傳抄,廣為播頌,奉為參折彈章的經典之作。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評點者從曾氏存世的兩千多道奏摺中,選出其中最為精粹的四十七篇來加以述說議論。與對曾氏家書的評點一樣,評點者會聯繫到該折產生的背景、上折人其時所處的狀況、摺子背後所隱藏的複雜內幕等等,來為讀者剖析這道奏摺中的不為常人所知的曲折機奧,抉出其易為人們所忽視的精微細末。 評點者尤為注重的是,從這些奏摺里所體現出的晚清時期大臣與君上之間的微妙關係:一個身為朝廷的部院負責人,是如何通過反映社情民意與積極建言獻策,來表現自己的抱負才幹,以求獲得更大的知名度,引起最高決策層的重視;一個處於大局重新洗牌的特殊時刻的離職大臣,是如何充分利用稍縱即逝的天賜機遇,借朝廷之力,將事業做大做強,以至於領一時之風騷,為當世之驕子:一個執掌兵符的戰地統帥,面對同一營壘中的種種疲軟散漫、腐敗惡劣,是如何通過引來上方寶劍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從而贏得軍事上的最後勝利:一個擁有重權的地方官,是如何借上奏申述的機會,巧與中央政府周鏇,既如願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得罪大老闆;一個想幹大事業的方面大員,又是如何通過奏摺來提出自己的構想創意,並因此取得朝廷全面贊同的最佳效果。評點者一如既往,也很樂意借議論所選折片之機,說說點點滴滴的讀史淺得,與讀者一道來領略中華民族那些永具魅力的歷史智慧。 奏摺其實就是寫給中央的報告。其名稱雖隨著封建皇朝的消失而消失,其實質毫無疑問將會長久存在。通常人自然輪不到給中央寫報告,但給上級寫報告,則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事。在政府部門裡,地市要給省寫報告,縣要給地市寫報告,鄉鎮要給縣寫報告;在其他部門裡,中層幹部要給主管領導寫報告,主管領導要向董事會寫報告,即便身為一個普通員工,到了年終時,也要有一個本年度的述職報告。可見,報告這種文章,幾乎於每個人都有關係。當年這批有著“第一報告”之稱的折片,給我們今天有志於寫好本職報告的人,多多少少有點借鑑和啟示作用。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湘軍某營官給曾氏呈遞一份軍情報告。報告說這段時期來仗打得是“屢戰屢敗”。曾氏讀到這裡,提起筆來將“戰”“敗”二字互換,變為“屢敗屢戰”。同樣是四個字,只不過位置換了一下,通篇報告的氣象便完全改變了。這個故事說的是曾氏敗而不餒的氣概,但這種氣概是通過看似不經意的文字改動而體現出來的。這一則說明文字本身的重大功能,二則也說明曾氏文字功夫的精到。我們透過保存在曾氏老家富厚堂奏摺草稿的修改原件,可以知道當時每道折片都是經曾氏精心修改而後謄抄拜發的。所選的這四十多道折片,是曾氏全部奏摺中的文章精品。評點者在每道折片後都加上“寫作簡析”與“要言妙道”兩個欄目,分析其寫作上的特色,勾出其篇中的精采文字,以求幫助讀者更好領會該折片在為文上的良苦用心,而於自己的報告寫作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