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唐小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唐小林,男,漢族,1965年2月生,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副所長,成都文理學院校長, 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文化與傳播符號學會常務副會長,四川省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理事,成都市李劼人研究會副會長。 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符號學的教學、研究,以及當代文學批評。出版學術專著、主編和參編教材多部,在《文學評論》、《光明日報》、《學術月刊》、《文藝爭鳴》等發篇論文多篇,2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報刊資料《文藝理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人民日報》等摘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省部級重點項目多項,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優秀博士論文獎等多項。

成果情況

一、主要學術著作

《看不見的簽名:現代漢語詩學與基督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面向靈魂本身:現代漢語宗教詩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符號學諸領域》(與祝東合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

《歐洲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派》(與張碧合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

二、主要學術論文

《導言:建設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符號與傳媒》,2016秋季號。

.《文化差異、語言、理論與流進政治的三個方案》,譯文,載《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

《躲在土地背後:李佩甫〈生命冊〉的形式分析》,《許昌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建立現代漢語宗教詩學導論》,《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3期、第5期摘轉。

《主持人的話》,《中國比較文學》,2016年第2期。

《媒介:作為符號敘述學的基礎》,《中國比較文學》,2016年第2期。

《演述與講述:符號敘述的兩種基本類型》,《社會科學輯刊》,2016年第3期。

《行走在詩意棲居的道路上——評楊劍龍的詩作新書‹瞻雨書懷›,《文化中國》(加拿大),2016年第2期。

《批評寂寞的時候,文學也寂寞》,《當代文壇》,2016年第5期。

《布洛說反了:論審美距離的符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符號媒介論》,《符號與傳媒》,2015秋季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6年第1期轉載。

《掙扎的姿勢:讀野岸詩〈說聲再見〉,《說聲再見》,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年。

《試論獨立學院的合理定位》(第二作者),《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

《網路輿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第二作者),《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11期。

《新時期大學在繼續教育中的作用再論》(第二作者),《繼續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文學藝術當然是符號:再論索緒爾的局限——兼與陳炎先生商榷》,《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6期摘轉。

《“活著為了寫書,寫書為了活著”——訪台港文學研究專家古遠清先生》,《華文文學評論》,第二輯。

《轉型期中國的堅實敘事——讀周聞道的兩部散文》,《光明日報》,2014年10月27日第13版。

《索緒爾局限與朗格難題:論符號詩學推進的向個關鍵問題》,《文藝爭鳴》,2013年第3期。
《歷險可能世界:百年符號詩學概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理論先鋒趙毅衡:特立獨行的符號學者》,載鐃廣祥主編《解放的形式:趙毅衡形式理論思想爭鳴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

《重返“五四”:超越文學研究的成功嘗試——評楊劍龍新著〈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基督教思潮〉》,《文匯讀書周報》,2013年5月17日第9版。

《構建符號帝國:趙毅衡的形式-文化論及其意義》,《當代文壇》,2013年第5期。

《尋找靈魂:建立一種主體符號學》,《學術月刊》,201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第7期全文轉載;
《甦醒的符號學:理論及運用》,《光明日報》,2012年4月24日,論點摘要。
《建立解釋主體:論反諷時代主體符號學的建構》,《四川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敘述的力量:〈鎖沙〉的藝術魅力》,《當代文壇》,2012年第1期。
《搶救舌尖上的遺產:〈羌山採風錄〉:一部獨具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民族志》,《中華文化論壇》,2012年第2期。
《西部學派:符號學諸領域的新開展》,載《符號學諸領域》,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
《符號詩學》,載《符號學諸領域》,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
《回望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詩集《故鄉的方向》序,中國文化出版社,2011年。
《左邊的歷史:關於柏樺詩學中三個關鍵字的對話》,《延河》,2011年第2期。
《消失·記憶·在場——2010年散文的一種回顧》,《名作欣賞》(理論版),2011年第1期。
《敘述:散文在場的本體性修辭》,《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6月14日第9版。
《人性、詩性、神性構築的〈鎖沙〉》,《文學自由談》,2011年第6期。
《抖動那根靈魂的細線》,詩集《雪的聲音》序,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
《在場主義散文:讓存在在語詞中自行湧現》,《九十九級:在場主義散文2009年選》序,花城出版社,2010年。
《城成肉身:論當代城市建設中身體的位置》,《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2010年。
《人性、詩性、神性構築的英雄頌歌——評郭嚴隸長篇小說〈鎖沙〉》,《光明日報》,2010年7月15日第12版。
《關於柏樺詩學的對話》,《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5期。
《歷史.記憶.經典化寫作——何大草小說論》,《當代文壇》,200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
《眉山散文作家群自我命名的意義——在場主義散文泛議之一》,《中國散文評論》,2009年第2期。
《永夜漂泊的情聖》,詩集《跪在佛前一萬年》序,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也許這是最完善的狀態》,詩集《陌上語》序,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年。
《政治話語:基督教文化在新中國文學30年中的基本質態》,《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5期。《論新世紀四川長篇小說創作》,《小說評論》,2008年第3期;收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四川文學作品選·理論批評卷》,作家出版社,2009年。
《21世紀文學啟蒙視野下的現代漢語靈性文學》,載《靈魂拯救與靈性文學》,新加坡青年書局,2008年。
《從傷痕到遺忘:人學視閾里的〈磨尖掐尖〉》,《當代文壇》,2008年第4期。
《倫理話語:基督教文化在中國現代文學30年中的基本質態》,《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當代文學的新發展:從新時期到新世紀文學》(與人合著),《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收入《2006年中國文壇紀事》,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現代漢語詩學現代的建構與基督教》,載《〈聖經〉文學與文化》,南開大學出版,2007年。
《圖騰詩學:南永前詩歌的文化意義》,《文壇風景線》,2006年專輯。
《圖騰詩學:南永前詩歌的倫理價值》,《文壇風景線》,2006年專輯;《道拉吉》(朝鮮文),2005年,第3期。
《詩與書畫的圖騰:當代詩歌的一次拯救行動》,《文壇風景線》,2006年專輯;收入《南永前圖騰詩探論》,時代文藝出版社,2007年。
《論北村的基督教詩學》,《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第3期。
《誰的讀者 何種閱讀——批判理論視野下的“讀者之死”》,《當代文壇》,2006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從新時期文學到新世紀文學》,《文藝報》,2006年12月26日第3版。
《身份的曖昧:中國當代文學史寫作的困境》,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文學的新世紀命名與底層關注》,《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1期。
《極限情景:史鐵生存在詩學的邏輯起點》,《文學評論》,200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當代》,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收入《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文選·2005年卷》,作家出版社,2005年;收入《新世紀成都文學·文學批評卷·智者的獨白》,巴蜀書社,2008年。
《普世詩學:周作人早期文論的基本質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11期全文轉載。
《最民間的,恰恰是最宗教的——于堅民間詩學的基督教文化背景》,《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中國現代文學史敘述的知識危機——〈文學革命論〉之革命話語考論》,《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中華讀書報》,2005年8月第9版文摘。
《沒有記憶卻有鄉愁》,《十月》,2005年第1期;《作家文摘》,2005年2月15日第15版文摘。
《消費時代的紅色經典》,《花城》,2005年第1期;,《人民日報》,2005年2月3日第9版文摘;《文匯讀書周報》,2005年1月23日第14版文論摘要。
《學院批評缺席的背後》,《文藝報》,2005年3月24日第6版;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5,第5期全文轉載。
《全國“消費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消費主義視域裡的文學與文化研究——全國“消費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外文化與文論》,2004年第11輯。
《消費主義視域裡的文學與文化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5年第1期全文轉載。
《剩餘權力文化資本的爭奪與紅色民族國家神話的終結——消費時代紅色經典改編的文化闡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6期;收入《2004年中國文論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消費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文藝報》,2004年7月29日第2版。
《宗教精神、文學想像與學術品格》,《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2003:記住〈刀子和刀子〉》,《四川統一戰線》,2003年第10期;《作家文匯》,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超越性虧空:郁達夫出世心態的文化審理》,《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5期;收入《中外郁達夫研究文選》(上冊),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現當代文學文摘卡》,2003第4期文摘。《從延河到施洗的河——50、90年代:想像知識分子靈魂得救的不同方式》,《人文雜誌》,2003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12期全文轉載;收入《聖經與文學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作為比較文學的跨文明研究的合法性》,《學術月刊》,2003年第5期。
《寫實主義的維度——略談馬森文學批評中的價值觀》(與人合著),台灣《當代》(自然化的科學哲學專輯),2003年第2期,總第186期;收入《閱讀馬森》,台北市聯合文學,2003年。
《今天,我們怎樣談論巴金?》,《四川日報》,2003年11月7日第11版。
《尖銳的疼痛:評〈刀子和刀子〉》,《廣州日報》,2003年9月22日第36版。
《巴金的文學:穿越時空的感動》,《成都日報》,2003年11月8日第6版。
《文學的人性與先鋒以後——對〈阿難〉及其閱讀的閱讀》,《百花洲》,2002年第6期;《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7第1期不知為何重發。
《21世紀中國文學的新格局與新走向》,《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12期。
《欲望、沉淪於救贖——郁達夫倫理心態研究之一》,《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2期全文轉載。
《論盧梭對郁達夫人文精神的塑造》,《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先鋒文學與技術時代的合謀》,《文學自由談》,2001年第1期。
《在大河小說中重溫歷史》,《成都日報》,2001年10月10日第10版。
《智慧的神性與詩性之思》(筆名林曉),《中華讀書報》,2001年8月29日第19版。
《絢麗的歷史想像 蒼涼的人性悲歌——讀〈午門的曖昧〉》,《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作為文學評論範文收入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寫作學教程系列《高等文體寫作訓練教程(上冊)·基本文體寫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華麗的歷史神話:評〈午門的曖昧〉》,《重慶晚報》,2000年3月25日第9版。
《思想底蘊探尋——重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文自修》,1994年第10期。
《在熟地上墾荒》,《讀書》,1993年第1期。
《試論王富仁對陳涌魯迅小說研究的繼承和發展》(筆名唐碧海),《魯迅研究年刊》,1991-1992合刊。
《一本研究《阿Q正傳》研究史的好書——讀邵伯周的《阿Q正傳》研究縱橫談》,《上海魯迅研究》,第5期,1991年。
《淺談茅盾抒情散文的陽剛之美》,《中文自修》,1991年第1期。
《英雄與時勢的錯位——吳蓀甫形象簡論》,《中文自修》,1991年第7、8期合刊。
《略論〈子夜〉的陽剛之美》(筆名唐碧海),《中文自修》,1991年第7、8期合刊。
《茅盾抒情散文藝術美探微》,《涪陵師專學報》,1991年第2期。
《一部充實而空靈的宇宙詩——〈流雲〉意境探微》,《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2年第3期。

三、主編學術叢書

(一)中國符號學叢書,與趙毅衡先生合作,已出版:

《符號學諸領域》

《圖像符號學》

《廣義敘述學》

《先秦符號思想研究》

《社會文化符號學》

《新聞符號學》

《遊戲學:符號敘述研究》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

《武俠文化符號學》

《形式動力:新詩論爭的符號學考辯》

《敘述理論與實踐:從經典敘述學到符號敘述學》

(二)翻譯符號學叢書,與趙毅衡先生合作,已出版:

《影像化的現代——語言與影像的符號學》

《符用學研究》

《符號疆界:從總體符號學到倫理符號學》

《視覺藝術符號學》

《符號文體學》

《生命符號學:塔爾圖的完整進路》

《皮爾斯:論符號》

《電影藝術與符號學》

《符號學與藝術理論:在自律論和語境論之間》

《奇幻文學導論》

《墜落的體育明星、傳媒與名流文化》

《意義的形式:建模系統理論與符號學分析》

《醜聞的力量》

《性別與傳播》

《饋贈的符號學研究》

《敘述》

《流行音樂關鍵字》

(三)馬克思主義符號學叢書,與饒廣祥教授合作,已出版: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歐洲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派》

《詩性語言的革命》

四、主編、參編著作

(一) 主編

《成都市中國小幼稚園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共6冊,四川師範大學電子出版社,2009年。

《成都市市民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共12冊,成都時代出版社,2009年。

(二)參編

《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年。

《魯迅作品賞析大辭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

《魯迅名作鑑賞辭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2年。

《中國文學史料文論選(1949-2000)》,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當代文學簡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文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名著講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漢語文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五、科研、教學獎

2013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獎,四川大學。

2012 科研成果獎,四川大學。

2010 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9 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09 四川大學2008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四川大學。

2008 四川師範大學2008屆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四川師範大學。

2008 四川師範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四川師範大學。

2007 全國首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 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

2007 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7 四川省2007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

2006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0屆優秀成果表彰獎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

2006 第六屆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四川省教育廳。

2006 四川師範大學2005年度文科“科研十佳” 四川師範大學。

2004 四川師範大學2003年度文科“科研十佳” 四川師範大學。

六、科研項目

主持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符號媒介學“,2016。

主持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西部學派 當代符號學譯叢系列“,2014。

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當今中國文化現狀與發展的符號學研究”子課題“信息社會符號學”,2013。

主持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出版資金資助項目“符號學譯叢、中國符號學叢書”,2013。

主持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當代文學經典問題的符號學研究”,2011。

主持四川大學科研啟動項目“文革文學的符號學研究”,2010。

主持四川省 “十·五”規劃年度重點項目“近二十年基督教文化的傳播與中國當代文論價值建構的影響研究,2005。

主持四川師範大學重點項目”現代漢語詩學與基督教“,2005。

主持四川省教育廳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史“,2000。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1989。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一般敘述的符號學研究,2011。

參與四川省社科規劃年度項目”當代符號學新視野:馬克思主義與符號學融合發展研究“,2016。

七、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

2001——,指導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

2012——,指導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研究生

八、其他

《信息商報》,副主編,1993。

《電腦技術信息》雜誌,常務副主編,1994.

1982年開始公開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通訊等,總計上百篇。

發表文化和經濟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