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造像碑通高50.5厘米,石質堅硬,呈黃褐色,造像碑呈半舟形,高浮雕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五身像。(見圖片)
造像碑頂浮雕有一半身盤臂化佛,坐於覆蓮台上。被兩個飛天所承托,飛天對稱手持寶珠放置胸前。下面兩個飛天手持排簫,一個放置嘴邊做吹奏狀,一個放置胸前。飛天頭戴遮耳帽,臂掛飄帶,上身裸露,下身著露臍兜腳褲。面部圓潤,體態豐滿。中間的主佛像處在中心位置,頭頂高髻,上嵌寶珠,面相豐腴,眉若新月,眼瞼下垂,面帶微笑,神情莊重而不失慈祥。桃形頭光素麵,邊緣略凸出石面。主佛內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左手扶膝,右手抬掌豎拇指、食指和中指、其餘兩指彎曲併攏作說法相。善跏趺坐在方形台上。赤足各踩一個覆蓮台。造像碑兩邊各刻有一菩薩,頭戴花瓣形寶冠,內刻化佛,寶繒垂肩,臉盤圓潤,曲眉豐頸,五官秀美。內著圓領兜裙,帔帛環繞,體態婀娜赤足站在圓台上。主佛像和菩薩像中間各有一個弟子,面圓短頸、雙手抄於腹前,跣足立於花蒂台上。眉目清秀,神態平和。碑的最下面,正中浮雕一裸身盤坐的力士,他的頭和手頂舉著主佛像腳底的蓮座。在力士兩邊對稱刻有回首相向的護法獅。下面兩角對稱浮雕持寶劍的天王像,頭戴戰盔,上著覆膊,下著站裙,足蹬戰靴,對稱弓步踩在台階上,雄健威武。
該尊佛教造像碑,出土于山東廣饒縣南趙寺村得一口水井內。
中間的主佛持倚坐像,這種倚座形式出現的佛像多為彌勒佛。這與佛教傳說有關。該形象依據彌勒下生經,說他將由兜率天下到人間,接替釋迦牟尼佛進行教化,由菩薩變為未來佛。倚座是展示彌勒坐在華龍樹下等待成佛的形象。
值的關注的是中間主佛佛座的雕刻。(見圖片)佛座座椅部分為簡潔的長方形台座,佛像背後有略高出石面的線條表現椅背,椅背上端左右雕刻一對頭朝外的“獸頭”。
這種帶靠背的方形台座佛經上稱為金剛寶座。此種座椅樣式在初唐曾流行一時,多用於倚坐的優填王像和彌勒像上。之所以如此,大概是為了突出天宮的特定環境。兩側的“獸頭” 其形象上吻長而上翹,眼大而圓,短角小耳,應為摩羯魚。摩羯魚是古印度神話中一種神獸。“摩羯”為佛教語,漢文譯作摩羯、摩竭、摩伽羅等,其來源大概是古印度人對魚、象、豬、鱷等多種動物的組合。在《慧琳音義》中稱:“摩羯者,梵語也。海中大魚,吞噬一切”。《阿含經》中描述的摩羯為“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摩羯紋隨著佛教的東進而傳入我國,最早見於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至唐代已成為了一種吉祥紋飾而普遍繪飾。
佛像所穿袈裟的衣紋採用的是漫圓雕,線條流暢,起凸適中,給人一種薄衣透體以及非常輕柔的感覺。菩薩身上的衣紋也是稀疏柔和,已經不像前期那樣衣著繁複、紋飾刻板。肢體採用的是富於變化的S型屈曲式,顯得自然生動,這也是唐中期菩薩立姿的突出特徵。飛天是佛教壁畫中在天上飛舞的神。我們在其它作品中所見到的飛天多是成年人的形象,但是您細心留意一下,這尊像碑中的飛天卻是面似童相,穿著露臍兜腳褲,顯得格外稚趣可愛,像這種飛天的形象表現在造像碑當中還是非常少見的。飛天身上帛帶裊裊,輕飄如翔,仿佛真的是從天上翩然而至。
從總體上來看,這尊造像碑整體造型美觀大方,題材新穎,與一些大型的造像碑相比,顯得精美玲瓏,內容構圖相得益彰,同時又體現了細膩精湛的雕造工藝,不愧是我國唐盛時期佛教造像中一件珍貴的藝術作品
相關詞條
-
造像記
造像記,指各種宗教石窟、神龕等像的製作留下記錄的文字。所謂“像”主要指基於宗教信仰而製作的崇拜對象。因此所謂的“造像記”,就是指“製造這些像的題記”。因...
概說 造像記與尊像之間的關係 造像記的淵源與發展 史料價值 -
北山摩匡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在當時民間極為流...
簡介 造像特點 歷史 種類 現存狀況 -
廣元皇澤寺石刻
廣元皇澤寺石刻,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嘉陵江西岸烏龍山(今巫山)麓,與廣元市及廣元千佛崖隔江相望,距市內約1公里。皇澤寺為武則天祀廟,寺廟周圍...
基本簡介 神話傳說 皇澤寺 石刻描述 石刻造像 -
南龕景區
巴中南龕景區位於巴中市區南郊2公里的南龕山上,景區包括南龕摩岩造像和南龕公園。南龕山蒼松挺拔,翠柏長青,以保存有歷代摩岩造像聞名。現存的完整佛像計122...
地理位置 風景名勝 其他景點 公園票價 景點習俗 -
玉泉寺[河北省邢台市玉泉寺]
在邢台西北四十里有個原名玉泉寺,建於唐朝貞觀年間,重修於元,正殿、配殿宏偉壯觀,為磚木結構,雕樑畫棟都具有元代風格,為近世所罕見。皇寺院內,有一棵一千二...
概述 玉泉古蹟 法脈源流 -
碧水寺
碧水寺位於綿陽市涪江東岸的碧水岩邊,碧水寺始建於唐代,唐宋時期曾稱水閣院,因崖壁泉水終年流淌、叮咚悅耳。故民國時期又稱作滴水寺。宋代,僧眾信士依碧水崖擴...
景區介紹 浮雕 佛教摩崖造像 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 北亭 -
香山寺[洛陽]
洛陽香山寺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風景區內伊河東岸東山上,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在盛唐時期規模居...
洛陽香山寺 耀縣香山寺 張家港香山寺 平頂山香山寺 參考資料 -
安岳石窟
崖壁間,分布著密集的唐代摩崖造像龕;多為平頂,長方形。如34龕,高...觀勝境碑”,記述從“大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鑿龕造像至“大唐天寶七...186米,現有摩崖龕窟103個,大小造像1933軀,碑刻題記25處,唐代浮圖...
全國重點保護 四川重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