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修復術

唇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發生率約為1/600~700。正常的胎兒,在第五周以後開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漸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發育便可發生各種面裂畸形,其中包括唇裂。唇裂修復的目的是恢復鼻唇部的正常形態和功能。

麻醉方式

可採用全身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

術前準備

1.完善各項術前常規檢查與化驗。

2.清洗口唇部、鼻部,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

3.合理安排禁食、禁飲時間。嬰幼兒禁食6小時,禁飲3小時;兒童禁食8小時,禁飲4小時。

4.術晨監測體溫,檢查患兒的穿著。

適應證

1.唇裂最佳手術年齡一般在3~6個月。

2.體重應在5kg以上。

3.血、尿常規以及其他實驗室檢查應在正常範圍。

4.胸片無異常,胸腺大小在正常範圍。

5.無其他臟器的先天性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其他心血管系統疾病等。

6.口、鼻唇區皮膚、黏膜無糜爛和皮疹。

禁忌證

1.年齡、體重未能符合要求者。

2.血紅蛋白<80g/L,APTT異常。

3.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胸腺過大以及血液系統的疾病。

4.面部有濕疹、癤或皰疹及其他皮膚病等。

5.腹瀉、上呼吸道感染或發熱等。

手術大致步驟

1.口腔插管全麻,仰臥位,肩部墊小枕。

2.常規消毒、包頭、鋪無菌巾。

3.消毒鼻孔及口腔。咽部填一小塊紗布條防止血液吸入引起窒息。

4.美藍定點畫線。

5.局部注射含一定比例腎上腺素(1:100000~200000)的局麻藥。

6.按照設計切口切開唇組織(皮膚,肌肉及黏膜),注意止血。

7.如為完全性唇裂,首先利用鄰位皮膚黏膜瓣重建前鼻底。

8.解剖口周肌肉,並重建口輪匝肌連續性,注意恢復鼻唇部的三維力學平衡。

9.縫合唇部皮膚及黏膜,注意恢復唇弓形態、唇緣連續性、紅唇豐滿度。傷口儘量位於鼻唇部亞臨床結構的邊緣線上。

10.運用一期鼻整復技術恢復鼻部外形。

併發症

1.並發肺炎

如果患兒術前即存在呼吸道炎症,術後容易導致症狀加重,甚至並發肺炎。因為術前應詳細問詢病史並認真查體,如有呼吸道感染跡象,應及時停手術。

2.誤吸、窒息死亡

麻醉後藥物代謝需要數小時,在此期間可能由於嘔吐而導致誤吸,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3.傷口感染

口鼻腔為有菌環境,術前應儘量清潔消毒,術後護理也應仔細徹底,如在此環節中出現紕漏,即可能出現傷口感染。

4.傷口裂開

由於傷口感染、創口張力過大、患兒劇烈哭鬧或縫線過早拆除可出現傷口裂開。

術後護理

1.全麻清醒4~6小時,可餵流質飲食,餵食方式無需特意更改,以免患兒哭鬧加劇。

2.應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肺炎等併發症的發生。

3.術後注意清潔創口,避免傷口表面結成血痂,擦拭乾淨的傷口表面可以塗覆薄薄一層含抗生素軟膏(例如紅黴素軟膏)以避免傷口感染。

4.注意勿使患兒搔抓及碰撞上唇,以免裂開,尤其夜間更應注意,可將雙肘松捆制動或戴手套。

5.術後套用抗生素,防止感染,視張力程度,術後5~7天拆線,如有感染的縫線應提前拆除,嬰幼兒的口內縫線可晚拆或不拆。

6.術後2周開始瘢痕護理,可使用矽凝膠塗覆傷口表面或矽膠貼片覆蓋於傷口表面。另外每日按摩瘢痕3-5次,每次1-2分鐘,持續半年以上。

7.術後佩戴鼻模以幫助鼻孔塑形,佩戴時間最好超過6個月,在佩戴期間應視鼻孔發育情況及時更換合適大小的鼻模。

8.術後3~6個月複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