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概況
- • 歷史沿革
- • 師資氣力
- • 設施
- • 重點學科
- • 辦學特色
- • 校園文化
- • 著名校友
- • 科研成果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概況編輯本段回目錄
經過86年的建設,哈工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結合,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的研究型全國著名重點大學。哈工大的學科建設以航天特色為主,突出通用性為準則,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上風,形成了由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支撐學科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學校以學科劃分為21個學院(系),設有66個本科招生專業、143個碩士學位點、81個博士學位點、18個博士後活動站、18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哈工大還創辦了深圳研究生院、威海校區,建立了科學技術研究院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現在哈工大已經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式。
歷史沿革編輯本段回目錄
哈爾濱產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當時校名為“哈爾濱中俄產業學校”。
哈爾濱產業大學的創建,與帝俄在中國建設中東鐵路(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中長鐵路”)有直接關係,建校的宗旨是為中東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學校按俄國的教育模式辦學。直至1953年,日本用物資換取了中東鐵路蘇聯一方的產權,學校的教學活動開始向日本教育模式過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哈爾濱產業大學由中長鐵路局領導,屬中蘇兩國政府共同治理。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養了很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看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創建階段( 1920.5-1928.2 )
哈爾濱中俄產業學校(即哈爾濱產業大學的前身)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10月17日舉行開學儀式。當時設鐵路建設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科。首屆三個班共招收103名學生,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一律用俄語教學。
1922年4月2日 ,學校改名中俄產業大學校,學校由四年改為五年,原設兩個科分別改為鐵路建築系和機電工程系。畢業生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授予工程師稱號。
中蘇共管階段( 1928.2-1935.3 )
1928年2月4日 ,學校隸屬關係發生變化,改由中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產業大學校,東省特區行政主座張寰湘將軍擔任校理事會主席,東北政府國民教育部總長劉哲任校長,為學校歷史上第一位中國校長。1928年10月20日,將法政學院和商學院並進,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產業大學,由中蘇共管,張學良將軍任校理事會主席。
1931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
偽滿洲國時期( 1935.3-1945.8)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進侵東北,到1935年學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語授課,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1936年1月1日 ,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高等產業學校。1937年1月以後,學校完全轉進按日本方式辦學階段。日本人鈴木正雄任校長,直至1945年8月離任。
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哈爾濱產業大學。從此,哈爾濱產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中長鐵路治理時期( 1945.9-1949.3 )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哈工大由中蘇兩國政府共同治理,有中長鐵路局領導。這時的辦學宗旨是為中長鐵路培養工程技術職員,學制5年,一律用俄語上課,到1950年新中國接管前,設有土木建築、電氣機械、工程經濟、採礦、化工和東方經濟等系及預科。這段時期哈工大不僅醫治了戰爭創傷,而且有所發展,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為新中國接辦、改造和發展哈工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從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辦學,用俄語或日語授課,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徵。
從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後一批學生1938年末畢業,按俄式辦學的哈工大共培養畢業生1267 人,其中中國學生382人,蘇聯及波蘭學生885人,這些畢業生分布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蘇聯、澳大利亞、波蘭、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們普遍地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學制教育,獲得了當時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其畢業文憑得到蘇聯的歐洲國家的承認。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養了很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看的學者,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
開創第一個黃金時代(1949-1966)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產業大學進進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1950年6月,哈工大回到新中國懷抱並進進全面改造和擴建的新階段。1951年,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成為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為國內各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並以“工程師搖籃”而飲譽全國。
1958年,根據鄧-小平同道“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哈工大對專業設定進行了重大調整,創建了一批尖端專業,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軍地轉變,形成門類齊全,學科互相配套的專業體系,成為為國防科技及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多科性大學。
工大新生
1949年,哈工大開始從全國招收研究生,是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心電告東北局:“中長鐵路已決定將哈工大交給中國政府治理”。並指示哈工大“應著重招收國內各大學理工學院的講師、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學俄文,兩年畢業即分配到各大學任教”。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國懷抱並進進全面改造和擴建階段的重要標誌。後來,學校決定6月7日為哈工大建校紀念日。
學蘇樣板
1951年,劉少奇同道在教育部黨組《關於哈爾濱產業大學改進計畫的報告》上批示,“辦好這樣一個大學,很有必要”,“改進計畫”確定了哈工大的辦學方針和任務是:“仿效蘇聯產業大學的辦法,培養重產業部分的工程師和國內大學的理工科師資”。從此,哈工大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1951年7月至1956年6月,學校先後舉行了5次教學方法及科學技術報告會,並受高教部委託舉行兩次全國機電專業會議,每次都有數十所兄弟院校參加,哈工大成為全國高校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視窗。
由民轉軍
1958年9月,當時任中共中心總書記的鄧-小平同道來校視察,根據小平同道“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哈工大專業設定進行了重大調整,調出一些民用專業,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軍地轉變,形成門類齊全,學科互相配套的專業體系,成為為國防科技及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多科性大學。
1960年學校在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中與哈爾濱市107個工廠協作,完成460多個機械化自動化項目,體現了教育科技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方針。哈爾濱市委書記任仲夷讚揚說:“廠校協作紅旗飄,滿城都說工大好”。
國家支持
為了辦好哈工大,解放後,一批年富力強,富有經驗的領導幹部被派到哈工大擔任領導工作;一批學術造詣高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調到哈工大,成為辦學中堅氣力;67位蘇聯專家和3位捷克專家先後被聘請到哈工大,幫助學校建設國家急需的專業、培養教師和學生;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從蘇聯運回,使哈工大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一躍居於全國最前列……在國家的重點支持下,哈工大經過改造和擴建,獲得了很大發展。
從此,哈工大在中心有關部委的領導下,一直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
進進首批重點
1954年3月,高教部召開哈工大題目座談會,會議形成《關於哈工大幾項題目的決定》草案,高教部副部長楊秀峰同道說:“哈工大已基本改造成為採用蘇聯先進教學制度的新型大學,這一點應該肯定。哈工大是起了旗幟作用的,全國高校也承認。”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哈工大成為京外唯逐一所重點大學。
為適應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需要,學校專業設定逐年增加。1957年,已發展到7個系23個專業,基本上建設成為學習蘇聯教學制度的新型多科性產業大學。
形成優良傳統
李昌校長在第三次黨代會上指出:教師要過三關,即教學關、科研關、水平關,五十年代學校培養的“四行孤軍”都經歷了這樣嚴格選擇和砥礪磨練的過程。
在辦學、治學、求學實踐中,哈工大的優良傳統“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逐步形成。初期是貫串在日常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現已形成體現在教學、科研、思想政治工作、行政治理等方面工作中的哈工大精神。
1952年,哈工大學制改為5年,加強對學生的工程練習,使學生具備獨立承擔工程技術任務的能力,畢業生授予“工程師學位證書”,使哈工大在五十年代就以“工程師的搖籃”而飲譽全國。
第一個黃金時代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馮仲雲、李昌、陳康白、高鐵等同道的領導下,哈工大在改造擴建的基礎上,進進了大建設、大發展、大進步階段,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學子,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哈工大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這一時期,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最多時達8000餘人,教師隊伍迅速增長,1957年已發展到800餘人,均勻只有27.5歲,他們承擔了全部教學、科研任務,被譽為哈工大的“四行孤軍”;科研工作有很大的發展與進步,各專業與一些工廠、研究所建立起固定的科技協作關係,為實現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以及科研為國民經濟服務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再鑄輝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哈工大進進了歷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1977年,恢複本科生招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1982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再一次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十五所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標誌著哈工大研究生教育進進了新的發展階段。這是哈工大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992年,創辦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探索出一條“一校辦區,一區補校,校區結合,一校兩制”新的辦學模式。1996年景為首批進進“211工程”建設的院校之一。1999年5月,被全總授予“五一勞動獎狀”。1999年11月又成為國家按照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高校之一。
創建一流大學,關鍵在於造就一大批一流的大師和學者。哈工大曆來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拘一格地選拔和培養拔尖人才。哈工大第一代、第二代“四行孤軍”為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立下了勞苦功高,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和學者。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面臨市場經濟的嚴重衝擊,哈工大領導堅持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首位,強化政策導向,狠抓措施落實,使新一代的“四行孤軍”脫穎而出,已成為創建世界著名高水平大學的排頭兵。
開創未來
1999年11月14日是哈工大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國防科工委、教育部和黑龍江省政府在這一天共同簽署了重點共建哈爾濱產業大學的協定,從此,學校的發展建設進進了一個新的歷程。
進進國家重點建設的九所大學行列,對我校及時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艱巨的任務和嚴重的挑戰。在新的世紀,我們將從科學建設進手,全面進步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治理隊伍,並通過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化改革,使學校的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整體辦學實力有明顯進步,成為我國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高新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和國防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繼而用30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把我校建成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結合,開放式研究性的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
師資氣力編輯本段回目錄
哈爾濱產業大學歷來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李昌老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班子堅持人才興校,培養了哈工大第一代“四行孤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歷屆黨委和行
政領導從戰略的高度出發,以打造“四行孤軍”為品牌,匯聚、培養了一大批以兩院院士為帶頭人、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幹為代表的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我校下一步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截至2007年9月,該校專任教師總數為2944人,其中正高職884人,占教師總數的30%,副高職1102人,占教師總數的37.4%;博士生導師692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352人,占教師總數的45.9%;有一年以上留學經歷的教師617人,占教師總數的21%。學校現有隊伍中:兩院院士22人,其中,雙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2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2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5人,省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6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2個;進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77人。
設施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位於哈爾濱市中心,占地343公頃,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完善。具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裝備一流的教學大樓、可進行國際比賽的室內體育館、國際標準的運動場、國內一流的學生食堂和設施齊全的學生活動中心等現代化設施,這些都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學校圖書館擁有三座館舍建築,總面積達49442平方米,其中,哈爾濱校區41600平方米;閱覽座位5882個,其中哈爾濱校區4200個;圖書總躲量達238.54萬冊。學校擁有電子資源資料庫40種,其中電子圖書66萬種,電子期刊18470種,國內外會議論文34萬篇,德溫特專利文獻4千萬件,國內外學位論文15萬篇。
學校運動場館總面積為148674平方米,其中,哈爾濱校區120068平方米;全校生均運動場面積為3.38平方米。哈爾濱校區現擁有體育館2座,標準塑膠跑道田徑場2個,三合土田徑場1個,籃球場28個,排球場14個,足球場標準場地2個,小足球場3個,網球場11個,桌球台60個,羽毛球場33塊,健美操房3個,器械健美房3個,拳擊房1個,武術房2個,單雙槓場地3個,冬季冰上教學冰場2塊。
重點學科編輯本段回目錄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治理科學與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控制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光學 環境工程 物理電子學
飛行器設計 通訊與信息系統 電機與電器
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
基礎數學 光學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設計及理論
精密儀器及機械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學
材料加工工程
動力機械及工程
航天熱物理
工程力學
電機與電器
物理電子學
通訊與信息系統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導航、制導與控制
計算機系統結構
計算機套用技術
飛行器設計
環境工程
辦學特色 編輯本段回目錄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體制與機制創新為動力,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為國家發展建設輸送精英人才,為科技創新貢獻高水平成果,為社會進步提供優質服務。
根據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要求和該校現狀,建設目標分三步走: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善學科布局,強化學科上風,使3~5個學科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再用10左右的時間,進一步進步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整體實力,使8~10個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學校初步進進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到本世紀中葉,使學校的體制、機制完善,辦學設施優良,學術大師雲集,文化氛圍濃厚,傑出人才輩出,社會貢獻卓著,一批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總體上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
辦學定位
發展目標: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類型:研究型大學
辦學層次:以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體,適度發展成-人和繼續教育
學科專業: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結合
服務面向: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培養目標定位:培養具有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與先進公道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與創業精神、發明創造與工程實踐能力,愛國敬業、上進務實、身心健康的有競爭力的精英人才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校園文化編輯本段回目錄
哈工大精神
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
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
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
發奮圖強,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
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20世紀50年代由時任校長的李昌等領導同道回納概括而成。“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體現了過程治理與目標治理相結合的思想。“規格嚴格”有兩層意思:首先要有“規格”,其次要“嚴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兩層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點子上,下到程度。“規格嚴格”與“功夫到家”,二者是辯證的同一。只有“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規格嚴格”的實現才有可靠的保證。沾恩於“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辦學傳統,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隨著時代的發展,“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將不斷補充其嶄新的內涵。
校徽:
哈爾濱產業大學校徽是由“展開的書、英文字母、數字、美麗的建築和環繞的齒輪”所組成。
展開的書:形如鳥的雙翼,寓意哈工大人永遠翱翔在知識的世界,不懈地探求真理;
英文字母HIT:哈工大英文全稱“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縮寫,寓意哈工大國際化、開放式的辦學理念;
數字1920:哈工大的建校時間,彰顯哈工大積澱深厚的悠久歷史;
美麗的建築:造型獨特、氣勢恢宏、中心對稱、細部收斂的俄式風格的學校主樓圖案,寓意哈工大嚴謹、求實的作風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環繞的齒輪:環形而放射外形,象徵知識和科技的氣力,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寓意哈工大不斷向社會輸送知識和優秀人才。
校徽似東升朝陽,表現了哈爾濱產業大學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服務社會,追求卓越的開放式大學。
校歌:
《哈工大之歌》由學校著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長、現全國政協常委劉忠德作詞;全國政協委員,中心歌劇院院長劉錫津作曲。
著名校友編輯本段回目錄
哈工大建校至今,共為國家培養人才10萬餘人。畢業生以其紮實的理論基礎、突出的工程實踐能力、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和樂於奉獻、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在86年的歷史長河中,哈工大曾以“工程師的搖籃”而著稱,又以“理工科大學師資的搖籃”而享譽全國。很多畢業天生為科學家和教育家,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如中國台灣原行政院院長孫運璇先生和朝鮮政務院原總理、國家副主席李鍾玉先生都是哈工大30至40年代的畢業生。黨和國家領導人葉選平、鄒-家華、宋健、周鐵農、李-長春、王-兆國,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副總幹事錢積慧以及一批省部級幹部、共和國將軍、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家和著名企業家都是哈工大20世紀50至60年代中期的畢業生。
改革開放以來,哈工大迎來了第二個黃金時代,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進步,一批批優秀學子走出哈工大。李靜海、歐進萍、方濱興成為中國最年輕一代的院士;盧展工、李春城等是國家新一代的省市級領導;耿昭傑、竺延風、張思民、石山麟、鄧偉、宋殿權、張劍等是全國著名的企業家。
哈工大在培養大批通用人才的同時,又是中國航天人才的培養基地。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經為航天領域輸送了8000餘名畢業生,其中有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副總指揮胡世祥,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總指揮欒恩傑,原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元正,中國航天科技團體副總經理馬興瑞、許達哲,神船飛船總指揮袁家軍、“神船”六號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神船六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南。在神船七號團隊中有三位重要人物來自哈爾濱產業大學。他們是,“神船七號”載人飛船副總指揮馬興瑞、“神船七號”載人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神船七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從哈工大走出了85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68位兩院院士,100餘位高等學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據不完全統計)。而更多的則是活躍在祖國各條戰線的哈工大人,正如航天員楊利偉來校演講時所言:“在我工作的四周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畢業生。” 同樣,在國家的信息、能源、建築、材料、環保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崗位上,無不活躍著一代又一代的哈工大校友。他們秉承著哈工大賦予的求真務實、勇於迎接挑戰的優良品質和一絲不苟、追求真理的優良學風。為國家的發展建設而辛勤耕耘,也為自己的母校贏得了崇高的榮譽。
科研成果編輯本段回目錄
2004年科研經費總額超過9億元,2005年學校科研經費總額達10.7億元,2006年科研經費總額達11.13億元,2007年科研經費總額達13.32億,連續三年科研經費總額在全國高校中位於三甲之列,其中2006-2007科研經費位居全國第二。學校取得了一批國內領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家“863”高科技工作10周年總結評估中,哈工大綜合評價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在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哈工大有7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創新團隊經過長期刻苦攻關完成的“超精密特種外形丈量技術與裝置”獲得代表我國發明創造最高水平的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胡-錦濤總書記親身向團隊帶頭人譚久彬教授頒發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證書。目前,學校正在充分發揮學科群的綜合上風,努力工作,爭取在若干領域中取得一批國際有影響、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高水平科技成果。
2007年哈工大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618項,科研總經費達13.32億元,僅次於清華位居第二。其中,國防科研經費6.9億,民品科研經費5.42億,基礎科研經費1億元。共獲各種科技成果獎項64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省部級獎34項,其他獎24項。 科技論文數目持續增長,EI全國排名保持全國高校第四、SCI第十二、ISTP上升到第二,SCI論文總數首次突破1000篇,國際論文總數(指SCI、EI、ISTP論文總和)4756篇。占地近100公頃的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於1992年景立,十年來相繼完成產業基地、科技市場等項目的建設,發展勢頭良好,貢獻突出,得到國家和省、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和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