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特徵
咬鵑科(Trogonidae)屬中小型鳥類,共39種。是產於溫暖地區的常見鳥類。羽密而柔,雌雄不同。腹部鮮紅至黃色,胸和上體色深。非洲和美洲的咬鵑,雄鳥的上體彩虹色;亞洲的咬鵑,雄鳥不具光澤,但頭、胸、腰和尾帶紅色或粉紅色。綠咬鵑屬(Pharomachrus)的綠咬鵑在咬鵑科中最著名。除輝綠咬鵑(Pharomachrus mocino;即輝咬鵑,體長約125厘米)外,大多數種類體長24~46厘米。凸尾,尾羽12枚,尖端方形。尾下覆羽具黑、白花紋(如同杜鵑)。翅圓形,腿短,腳弱。第二趾(內趾)固定向後。嘴短,彎曲且寬,基部有嘴須;許多種類的嘴具鋸齒。眼周有一圈彩色的裸露皮膚。在繁殖的季節,其中一個屬的雄性,格查爾(quetzals),尾羽會比其它的長90厘米。生活環境
見於新大陸(從美國最西南部和西印度群島到阿根廷)、整個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及從印度到馬來亞和菲律賓。美洲熱帶地區數量和種類最多。多數種生活在低地的熱帶森林中,有些種亦見於山上。生活習性
咬鵑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鳥類,沒有現存的近親。它們的皮膚非常脆弱,而且羽毛也很容易被破壞,即使是用手輕輕的觸碰也可能會導致羽毛脫落。咬鵑是森林和林地最原始的鳥類。它們主要的食物是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這種生活在新大陸的物種還會吃大量的果實。生長繁殖
在樹洞中營巢,利用天然樹洞,有些種類在朽木上挖穴巢或挖進樹中的蟻窩或白蟻窩中築巢(吃其卵,不畏其叮咬)。產2~5枚卵,卵球形,顏色很淺,白色、灰色、藍綠色或黃色,沒有斑點。孵化期2~3周。幼雛出殼後2~3.5周長出羽毛。雌雄共同育雛,雛鳥晚成性。分布範圍
咬鵑是一種棲息在熱帶森林中的鳥類。分布範圍較廣,從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直到阿根廷,西印度群島,非洲,撒哈拉南部,印度,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海南島和福建。文化內涵
綠咬鵑(分布從墨西哥南部至玻利維亞)是古代馬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的聖鳥;其形象見於瓜地馬拉的國徽;該國貨幣名格查爾(quetzal),意即綠咬鵑。該物種尾羽長而呈藍綠色(飛行時尾的下部呈白色)。頭具圓形髮狀羽冠,胸金綠色,背藍色,翕羽捲曲而帶金黃色澤,腹部紅色。該屬種類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
1. | 黃頰非洲咬鵑 | Apaloderma aequatoriale |
2. | 綠頰非洲咬鵑 | Apaloderma narina |
3. | 斑尾非洲咬鵑 | Apaloderma vittatum |
4. | 角咬鵑 | Euptilotis neoxenus |
5. | 粉胸咬鵑 | Harpactes ardens |
6. | 紫頂咬鵑 | Harpactes diardii |
7. | 紅腰咬鵑 | Harpactes duvaucelii |
8. | 紅頭咬鵑 | 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
9. | 黑頭咬鵑 | Harpactes fasciatus |
10. | 紅枕咬鵑 | Harpactes kasumba |
11. | 橙胸咬鵑 | Harpactes oreskios |
12. | 橙腰咬鵑 | Harpactes orrophaeus |
13. | 藍尾咬鵑 | Harpactes reinwardtii |
14. | 紅腹咬鵑 | Harpactes wardi |
15. | 灰胸咬鵑 | Harpactes whiteheadi |
16. | 鳳頭綠咬鵑 | Pharomachrus antisianus |
17. | 金頭綠咬鵑 | Pharomachrus auriceps |
18. | 白尾綠咬鵑 | Pharomachrus fulgidus |
19. | 輝綠咬鵑 | Pharomachrus mocinno |
20. | 五彩綠咬鵑 | Pharomachrus pavoninus |
21. | 伊島咬鵑 | Priotelus roseigaster |
22. | 古巴咬鵑 | Priotelus temmurus |
23. | 橙腹美洲咬鵑 | Trogon aurantiiventris |
24. | 拜氏美洲咬鵑 | Trogon bairdii |
25. | 黃紋美洲咬鵑 | Trogon citreolus |
26. | 花尾美洲咬鵑 | Trogon clathratus |
27. | 白領美洲咬鵑 | Trogon collaris |
28. | 白眼美洲咬鵑 | Trogon comptus |
29. | 藍頂美洲咬鵑 | Trogon curucui |
30. | 銅尾美洲咬鵑 | Trogon elegans |
31. | 灰尾美洲咬鵑 | Trogon massena |
32. | 黑頭美洲咬鵑 | Trogon melanocephalus |
33. | 黑尾美洲咬鵑 | Trogon melanurus |
34. | 高山美洲咬鵑 | Trogon mexicanus |
35. | 偽裝美洲咬鵑 | Trogon personatus |
36. | 黑喉美洲咬鵑 | Trogon rufus |
37. | 蘇魯美洲咬鵑 | Trogon surrucura |
38. | 紫頭美洲咬鵑 | Trogon violaceus |
39. | 白尾美洲咬鵑 | Trogon viridis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瀕危(EN)——1種;近危(NT)——10種;低危(LC)——2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