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和親王,清朝世襲親王。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第五子弘晝封親王,封號 和,死後諡號 恭,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七代八位。
世系
直系
1733年—1770年:和恭親王弘晝,諡號 恭
1770年—1772年:和勤親王永璧,弘晝二子,諡號 勤
1772年—1774年:和謹郡王綿倫,永璧長子,降爵為郡王,諡號 謹,無嗣
1775年—1817年:和恪郡王綿循,永璧四子,諡號 恪
1817年—1832年:貝勒奕亨,綿循三子,降爵為貝勒
1832年—1881年:貝勒銜敏恪貝子載容,奕亨四子,降爵為貝子,1872年加貝勒銜,諡號 敏恪
1881年—1898年:奉恩鎮國公溥廉,載容長子,降爵為奉恩鎮國公
1898年—1937年:奉恩鎮國公毓璋,溥廉二子
永璸支系
1754年—1798年:二等鎮國將軍永璸 弘晝四子
1798年—1832年:輔國將軍綿命 永璸二子
1832年—1843年:奉國將軍奕俊 綿命一子,無嗣
奕猛支系
1836年—1859年:已革奉國將軍奕猛 綿命二子,1859年革爵,無嗣
永瑍支系
1779年—1783年:二等鎮國將軍永瑍 弘晝六子
1783年—1807年:輔國將軍綿僧 永瑍一子
1807年—1859年:奉國將軍奕交 綿僧一子,無嗣
奕烈支系
1815年—1851年:奉國將軍奕烈 綿僧二子
1852年—1870年:奉恩將軍載透 奕烈三子,1870年革爵
永琨支系
1768年—1803年:不入八分輔國公永琨 弘晝七子
1803年—1814年:三等鎮國將軍綿仲 永琨二子
1814年—1841年:輔國將軍奕順 綿仲一子
1842年—1862年:奉國將軍載疇 奕順一子,1862年革爵
綿令支系
1784年—1797年:三等輔國將軍綿令 永琨一子
1797年—1798年:二等奉國將軍奕煌 綿令一子,無嗣
綿倬支系
1784年—1787年:三等鎮國將軍綿倬 永璘五子,無嗣
奕亨支系
1802年—1817年:頭等輔國將軍奕亨 綿循三子,1817年襲貝勒
奕聰支系
1805年—1836年:三等鎮國將軍奕聰 綿循四子
1836年—1884年:三等輔國將軍載嘉 奕聰一子
奕謹支系
1808年—1826年:三等鎮國將軍奕謹 綿循六子,無嗣
奕蕊支系
1821年—1839年:奉國將軍奕蕊 綿循九子,無嗣
載崇支系
1826年—1876年:一等輔國將軍載崇 奕亨五子
1876年—?:奉國將軍溥善 載崇一子
?:奉恩將軍恆蔭 溥善孫,毓厚一子
溥良支系
1886年—1922年:奉國將軍溥良 載崇二子
1922年—2005年:奉恩將軍啟功 溥良曾孫,毓隆孫,恆同一子
溥興支系
1880年—1907年:奉國將軍溥興 載崇三子
1907年—?:奉恩將軍毓嵩 溥興一子
溥廉支系
1877年—1881年:二等輔國將軍溥廉 載容一子,1881年襲奉恩鎮國公
溥益支系
1877年—1907年:二等輔國將軍溥益 載容三子
1907年—?:奉國將軍毓書 溥益一子
?:奉恩將軍恆鋆 毓書一子
溥綬支系
1877年—1906年:二等輔國將軍溥綬 載容四子
1906年—?:奉國將軍毓書 溥綬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