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主席長征詩

和毛主席長征詩

《和毛主席長征詩》是現代袁國平創作的一首的七言律詩。本詩是作者和毛澤東《七律·長征》一詩而作的,題材也是反映紅軍長征的,是作者在經過長征並讀了毛澤東的長征詩後寫下的。

作品原文

和毛主席長征詩

萬里長征有何難?

中原百戰也等閒①。

馳騁瀟湘翻濁浪②,

縱橫雲貴等彈丸③。

金沙大渡征雲暖,

草地雪山殺氣寒。

最喜臘子口外月④,

夜辭茫荒笑開顏⑤。

作品注釋

①中原:本指黃河流域,這裡指中國。

②瀟湘:瀟水湘水,這裡泛指湖南。

③雲貴等彈丸:指把雲貴高原看得像彈丸之地一般。

④臘子口:在甘肅省,是四川省通往甘肅省的要口,形勢險要。

⑤茫荒:無邊無際的荒野。

作品賞析

這首七律是作者和毛澤東《七律·長征》一詩而作的,題材也是反映紅軍長征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根據地進行二萬五千里征程的戰略轉移,從1934年8月開始到1936年10月結束的兩年多時間裡,衝破數十萬國民黨重兵的層層圍追堵截,戰鬥頻繁而艱苦。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雪山,通過草地,攻占臘子口,轉戰雲貴川湘等,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這首七律,就是作者在經過長征並讀了毛澤東的長征詩後寫下的。

首聯“萬里長征有何難?中原百戰也等閒”,是全詩的綱領,開門見山地寫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遠征對紅軍來說是無所畏懼的,其間經歷的無數次惡戰就好比平常事一樣。這兩句寫得境界雄闊,充滿豪氣地傳達出威武之師堅韌不拔、所向披靡的精神風貌。點明正意以後,接下來是具體寫長征。頷聯寫紅軍縱橫馳騁、轉戰雲貴川湘數省的戰況。攻克黎平,強渡烏江,攻占遵義,四渡赤水,馳突湘江瀟水等這些我軍戰史上的得意之作,在鐵流二萬五千里征程中捷報頻傳。在身經百戰的作者眼裡,雲貴高原就如彈丸之地,賓士無阻。頸聯“征雲暖”形象地寫出了紅軍強渡大渡河和搶渡金沙江時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和敢打敢拼的旺盛鬥志,而“殺氣寒”則逼真地描繪了空氣稀薄、道路險峻的雪山和千里沼澤的草地給紅軍征途帶來的艱難險阻。

尾聯“最喜臘子口外月,夜辭茫荒笑開顏”兩句,寫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後的極其喜悅的心情。臘子口是四川省通往甘肅省的要口,勝利到達臘子口,意味著紅軍直抵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已是指日可待,萬里長征的戰略大轉移勝利在望。因此,當紅軍在夜裡通過臘子口,借著月光回頭告辭無邊無際的荒野時,將士們興奮異常,笑容滿面。

這首七律意境雄渾,描繪了長征途上的許多宏大場面,鮮明地表現了紅軍的崇高和偉大。全詩由一個個典型生動的戰爭畫面連綴而成,這些畫面典型地突現出各自顯著的特徵,引導讀者進人廣闊的戰爭場面。我們不能不覺得驚詫,幾倍乃至幾十倍於紅軍的國民黨軍隊的圍堵,無數的艱險,都不能擊垮這支部隊。“長征有何難?”“百戰也等閒”,這是何等豪邁和勇猛。同時也正是由於作者親身經歷了這樣驚心動魄的戰鬥生活,才能寫出這般境界的詩來。作者還善於運用賦、比、誇張等多種表現手法,生動地展示了紅軍充滿樂觀和必勝信念的內心世界,貼切地描寫了革命軍隊能征慣戰和臨危不懼的英雄境界,突出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得紅軍的英雄形象更加鮮明。

作者簡介

袁國平(1906-1941),湖南邵陽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的高級指揮員、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者。1927年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後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師師委委員和師黨代表。在江西中央蘇區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參加過長征。1936年紅軍東征時,在陝北任留守兵團政治部主任、紅軍大學工科政委,紅軍教導師師長兼政委。1937年七七事變後任隴東特委書記。1938年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