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史
這裡原是晚清時期鎮遠總兵署的中衡衙門。民國初年改建為貴州省第二模範監獄。抗日戰爭中,成為國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虜收容所,作收容和管教日本戰俘之用。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亘等稱其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1938年至1941年,這個所由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1940年後改組為文化工作委員會)管轄,由郭沫若(廳長)、陽翰笙、馮乃超等進步人士和共產黨的文化工作者負責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來也曾通過其中的中共特別支部指導各方面的工作。
1938年冬,在郭沫若、馮乃超等領導下,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亘和池幸子夫婦把一些有覺悟的日本戰俘組織起來,成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分盟”,後在重慶設立總部。
1940年秋,文化工作委員會內的中共特別支部派康天順(後更名康大川)來鎮遠日俘所工作。康曾留學日本,以中校主任管理員的公開職務管教日俘,開展反戰宣傳。在中共統一戰線政策和優待敵軍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在文化工作委員會的支持和協助下,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總部負責人鹿地亘夫婦開展動員和組織工作,使部分有覺悟的日本俘虜志願組織“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和平村工作隊”,前後發展盟員150多人。
第二俘虜收容所在鎮遠期間(1938年12月——1944年11月),先後關押日軍俘虜600多人。為建立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優待俘虜”政策影響下,收容所的管理人員以耐心的態度善待日俘,不但設法改善日俘的生活,還為日俘安排文娛活動,使戰俘們逐步從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中醒悟過來。
1941年,在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副主任周恩來、軍政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等人的推動下,由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婦組織收容所中覺悟了的日軍俘虜成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和平村訓練班”(後改為“在華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和平村工作隊”),到前線開展反戰宣傳,瓦解日軍士氣,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作用。和平村於1985年11月被公布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和平村”舊址在鎮遠衛城和平街南側,坐南向北,為一組由高大土石圍牆圈圍起來的建築群。和平村方形圍牆通面闊66米,進深78米。牆院中原有力公樓、禮堂、醫務室、監禁室、啞子室、米庫、廚房及監視塔等單位建築14棟。
整個大院占地面積5148平方米,其中建築1508平方米。
這裡原是晚清時期鎮遠總兵署的中衡衙門。
民國初年改建為貴州省第二模範監獄。
抗日戰爭中,成為國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虜收容所,作收容和管教日本戰俘之用。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亘等稱其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人物簡介
反戰作家鹿地亘曾寫《和平村記—俘虜收容收訪問記》一書,由馮乃超譯成中文,連載於《救亡日報》上。鎮遠日俘所由於管理工作有成效,曾受到國際輿論的好評,國際紅十字會還派一名瑞士人來鎮遠日俘所考察。
所獲榮譽
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現狀
鎮遠和平村除原高大圍牆基本保存完好外,其餘大部分原建築已遭拆毀,西、南兩側另建有婦幼保健站等單位用房。1986年8月起,根據康大川及谷川敏三共同回憶的和平村原有房屋建築布局情況,重建磚木結構的雙層單檐懸山頂辦公樓及大門內兩側牆根的啞子室和米庫兩棟單檐單坡懸山頂平房,總計建築面積336平方米。同時加修加固土牆斜撐式保尖四個。
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