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陳夫散文]

陳夫經典散文作品,收錄於《一壺光景》。該作品主要通過刻畫人對自然界的行為,來表達人性的灰色區。在作者的筆下,那些看起來是在被人寵愛的動物,事實上卻是忽略了動物的感受。圈養,反而徹底暴露了人性自私的一面。本文場景豐富,思想豐滿,闡述了只有尊重、只有還動物還自然界以“自由”,自然界也才可能得到解放,有自己的呼吸。同時喻意已經落入“蒼狼陷阱”的生態方可恢復平衡。

中心思想

陳夫經典散文作品,收錄於《一壺光景》。該作品主要通過刻畫人對自然界的行為,來表達人性的灰色區。在作者的筆下,那些看起來是在被人寵愛的動物,事實上卻是忽略了動物的感受。圈養,反而徹底暴露了人性自私的一面。本文場景豐富,思想豐滿,闡述了只有尊重、只有還動物還自然界以“自由”,自然界也才可能得到解放,有自己的呼吸。同時喻意已經落入“蒼狼陷阱”的生態方可恢復平衡。

原文欣賞

呼吸

陳夫

前些日立了春,天一下亮了許多,便覺又一個美好光景就這么近了。

連日來賦閒的日子,人比起以往更疏懶了些,是晝是夜已全然不管,該睡該起也自然由了性子。說到早起,今晨醒來與往日的不一樣,是被窗外幾處啁啾的鳥兒扯醒的。我睜了睜惺忪的眼睛,瞅瞅通窗切進的陽光,鳥兒仍然是一片啁啾不止,似乎是來了興致。

我於是閉上雙眼一面靜著,一面天馬行空起來。這些天,據天氣預報說北國一片晴朗,因而才得有鳥兒來訪於窗,令人快意;南國則將迎來連日的陰冷雨雪,這讓我這個身居北國的江南人不免有些自鳴得意,得意能守在此時此番的美情美景處,雖不睹“風吹雪片似花落”,卻也算在早春里聞盡“幾處早鶯爭暖樹”了,又豈在意閱了一冬的“雪片落花”呢?然而再一想,剛剛才幾分自得其慰的心緒不免又生出些許妒忌與波瀾來,那樣的雪片落花世界裡想必又能一見雪候鳥的身影了吧?至於能否一見,我惟實無法肯定,因而我的忌妒未免來得有些太早,我的氣量未免有些過分、幼稚。就在幾個年月前,暖冬幾乎掠走了整個南國唯一可以體味一下四季的微寒,就算你悄悄躲進了江南,也別夢想著能在冬輕鬆歷經一場久違的飄雪。

雪候鳥漸成南國往事,並非簡簡單單歸咎於暖冬便可了事的,細究起來這賬還得一本一本算在人類身上。我是江南人,小時候曾無數次目睹過雪候鳥遭遇獵殺的悲悽場景,以至於昨夜的殘夢,我似乎仍能依稀看見那雪地上斑駁血跡,仍能依稀嗅到雪野中瀰漫的火藥味。而事後多年的今天,我不禁意識到自己毫無資格代言被戕害的生靈們來控訴與聲討那些狩獵者,原因在於我們這一生何嘗又不是地道的“狩獵者”?

童年與燕子

江南在我看來,其偉岸處不過是一塊土地養育了一方人,等同於另一塊土地養育了另一方人。再者,最多也不過在你走出那塊土地成了遊子後,扎在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的擁擠人群中又多了一個可以吐吐鄉思與潦倒愁緒的理由罷了。既然話說到這,有一個台灣詩人必須得提一提,他的母親是江蘇人,故他也自詡為“江南人”,這位“江南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余光中。

余光中在他的一首《春天,遂想起》中對江南所表達的濃濃相思苦可謂言辭鑿鑿,令人動容動色,永非一般遊子可比肩的。他在詩中款款言道: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詩里的江南,九歲時

採桑葉於其中,捉蜻蜒於其中

(可以從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蘇小小的江南

繼而又寫道:

清明節,母親在喊我,在圓通寺

喊我,在海峽這邊

喊我,在海峽那邊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風箏的

江南啊,鐘聲里

的江南

……

這詩眼看就結束了,若是結束也沒有不妥,然而,他似乎總感覺缺了什麼。缺什麼呢?喔,“春燕”,一種江南春天裡最難忽略與漠視的候鳥,原來如此。於是,他繼續飽蘸著相思的心緒按下了筆: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終於輕鬆了。至此,余光中的心裡總算是踏實多了,這“江南人”也該能做得穩實了。一個江南,哪怕你是數盡了卷帙人文,又怎能對江南的燕子隻字不提呢,自然是有失妥帖有失“江南人”之詡。

正如余光中所說,江南是多燕之地。每至清明前後,整個鄉野、天空、房室似乎注定都是它們冬去春來亘古經久的棲居國度。它們成群的飛掠在白雲藍天間,成對的出入於炊煙人家中,自由而嫻熟的身段仿佛與人們就是故交,就是一家。它們充分信任著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也太了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詩經》證明了這一點:“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燕燕于飛,下上其音”它們太十拿八穩,從不擔心和懷疑與這裡的人們共處一檐的親密關係。然而,即便如此那又怎樣,正處一個孩童年歲的人完全可以毫無知覺的瞬間忽視一切——親情,夥伴,或是友誼。

這個年歲固然是天真可愛,但如果教化不足以終止放任自流,不足以引其至善,那么,在他們內心哪怕一點點不友好的好奇也足以引發一場令人驚愕的毀滅。我是深信荀子“人性本惡”的,其曰:“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這一定義顯然比孟子對人性所說更具科學更具信服力。荀子接著又將後天教化使人至善稱之為“偽”,荀子的觀點中“偽”才是善果,即將人性本惡向至善轉化。由此,我們可以輕易想像到,正徜徉在初為人雛人性極其赤裸的孩童想必是有惡必作的,抑然為我們所見過的一樣,他們可以為一顆糖果,不假思索的將自己的夥伴推下水去,不計後果的用可以用作武器的一切利器將自己的夥伴致殘。倘若非要用天真一詞來歸咎這個年歲,那么,這個年歲最大的天真莫過於未能與身擁有將自己老滑的掩飾的能事。

更令人不安的是,孩童世界中的好奇絕對奇異,至少不會每天都將心思傾注在爭奪蠅頭小利上,這連他們自己也會備感無趣。於是,一雙雙稚嫩的眼神不經意的落在了正繞著自家房梁啁啾翻飛的春燕身上,那一身“燕尾服”終在清明之後的某日給他們帶來了無以抵擋的誘惑與好奇。然而,這一好奇會不惜以春燕的生命來滿足,這一好奇足夠斷送《詩經》的亘古智慧,足夠斷送一方土地已然建立的自然學文明,再度將人與自然的親密推向難以預知的緊張,冷戰和對峙。

這一天,還是童年的人們終於不再觀望,極度膨脹的誘惑已是飢腸轆轆,他們急需一場毀滅來滿足自己的好奇。於是,我們看到幾個剛剛從學堂回來的讀書郎乘著夕陽未盡,匆匆的集聚在了他們的某個家中。巧得是,與這一家朝夕共宿的一對春燕正齊刷刷的立在屋樑的巢穴旁,相互交語著,似乎正在討論誰來看護巢中幼雛誰來承擔養家餬口,全然沒想到這將是它們夫妻最後一次為家園互換想法。就在這時,前前後後的門窗忽的被讀書?們關了個嚴實,前一秒還溫暖亮堂的房屋瞬間成了春燕的人間地獄。一陣亢奮的嘈雜,一陣悽厲的無助,一陣反抗的驚鳴。又一陣,再一陣,門緩緩的打開了,速度之慢,似乎有點不情願。忽然,一隻春燕箭一般奪門而出。然而,它並沒有徑直飛去,而是在屋前來來回回輾轉哀嚎,似告慰似祭奠,令人悲憫。

在這場不幸中,它失去了生命中所有珍貴的東西: 家,伴侶,一對嗷嗷待哺的子女。它不敢也不願相信人類的嬗變,以及那充滿陰謀令它憎惡的《詩經》。極度的悲傷與萬般的憤怒使它的雙眼瞬息變得模糊,模糊了眼前的大地,模糊了眼前的仇敵,模糊了已愴然歿逝的親人,模糊了太多的凝重。一轉身,它向著灰沉沉的夕陽深處決然飛去,飛出了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飛出了鄭振鐸的《燕子》,飛出了它曾無比信任卻再也無法輕鬆呼吸的江南。

成年與刺蝟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那隻決然離去的春燕若安在,想必已老,總該對世事的滄桑有所釋然了吧,畢竟曾經年少的人們今已成年,畢竟一張張長大而成熟的臉無論如何與過去無關,那些久遠的凝重想必也該就此重新舒緩與偃息了吧。

如今的江南依然很美,依然是小杜、蘇小小的江南,它並未因結廬於此的人們與其它生靈間鬧了幾場彆扭留下些許不快而心胸逼仄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依舊那么靜默那么通古而詩性的存在著,除了添了幾處歲月苔蘚賦了幾筆時代印記,可謂一切安好。幸好,曾經的少年們也看到了這一點。因而,他們學會了享受,享受似錦似織的鄉情春色。然而,正當他們這種情懷日趨高蹈與平靜時,一隻刺蝟卻神話般的出現在了眼前。

說來事情發生的有些童話,有些誇張,但著實是真真切切的發生了。但說在一個四月天的夜晚,月色皎潔,撩人入思,一位曾經少年飯後無事,便尋了這上等月色在緊挨街道的油菜田邊閒步。一片片連綿的蛙聲,一陣陣暗香浮動的油花香,不禁讓他立足小醉起來。忽然,他依稀看到一少年正手持鋼釵向面前的猹狠狠刺去 ,猹卻不慌不忙轉身從少年的胯下逃之夭夭……他一邊陶醉一邊看了看月,又看了看面前的油菜地,平靜的臉上泛出一絲淺淺的笑。這少年便是閏土。閏土哪知,他這一失手不要緊,卻給所有知道他的孩子落下了一個永不能了結的夢,即便他們長大,這個夢只要環境允許便會毫無預兆的怦然而出,而這個夢,便是抓住那隻猹。說也奇怪,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眼前的菜地忽的一陣????,曾經少年甚是驚喜卻不免又有些微怕起來,莫是從《少年閏土》脫逃的猹?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出沒的美女蛇?這一時半會的看來是無從定奪了,無奈之餘他狠狠一踱腳,??聲猶如接到命令驟然恢復了平靜。這樣的平靜,本是普通又普通的平靜,而此時卻叫當局者有些莫名的發毛。怎辦?走,先等一等,還是——不過幾秒緊張激烈的心理鬥爭後,這位曾經少年終於沒能拗得過心中的好奇。他必須得冒這個險,不為別的,就為落下的那個夢。

結果,他自然是沒有碰上那匹猹,更不會有福分去撞見什麼美女蛇,而是遭遇到一隻高度戒備的刺蝟正悄無聲息的潛伏著。他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但依然慶幸自己幾秒前有些魯莽的決定,縱然真是直面險境也好,刺蝟也罷,至少不會因此留下什麼遺憾。他這么想著站起身正要走,一個念頭卻猝不及防的橫在了面前:何不這般這般,豈不樂哉?於是,他重新蹲下身去。

曾經少年的這一念頭對於刺蝟來說不算太糟,卻也不算太好。不算太糟,因為它至少還可以活著繼續聽自己的心跳;不算太好,因為它從此將是一隻籠中寵物,與披著月色自由呼吸的那隻小小刺蝟再無干係。然而,曾經少年怎么也不會料到,正是這一念頭,一場更直面的冷戰正等待著他;怎么也不會料到,直到他被迫將它放生,它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誰。這一念頭啊,你讓個江南該如何抬起頭繼續慰藉與撫平那些久遠而血色歷目的凝重?

曾經少年沒想這么多,自從意外的收穫了只寵物後,一個勁的只顧著“斯是陋宅,惟吾德馨”了。先是在後庭院看好一塊郁色蒼茫的土地,再用竹片圈出足夠空間的圍圃,草不動,木不移,大大方方,若稍一忽略圍圃,與野外環境著實無異。而由此,我們也可輕易讀出著手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哲學觀。與之為伍,小小刺蝟本應慶幸才是,孰知它終日湯米不進,步屐不移。一日,二日,三日,曾經少年終於用盡了討好手段。再這樣下去,這小傢伙非死不可,他眉頭緊鎖,似乎又聽到了那春燕憤怒而無力的哀鳴。他聽不了那種哀鳴,更害怕面前這種趨以死寂的冷戰。

往事似乎就要重演,該如何是好?很明顯,唯一能阻止的辦法便是放了它,讓它重返自然。那好吧,就這么辦,既然事已至此。問題的解決比我們想像的要利索的多,儼然第一次是當局者比旁觀者看得要清。

還好,時間不是太晚,曾經少年披著月色總算等來了油菜地里再次響起的??。他忽然有點明白,不是自己做得不夠,而是對它來說根本不需要;他忽然有點領悟,自由不在,它對生命都索然無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窸窣聲仿佛正向他聲聲告誡,聲聲傾訴。

或許,人類總是最善於健忘,當我們聲稱是動物的朋友時,卻正將它們的身體烹飪;當我們至今還前赴後繼為著自由吶喊人權時,卻正拿它們的自由消遣。我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人類惡意,但曾經少年這一路這一生無疑是一面顯真鏡,能真正讓我們對照與看見的便是自己。

我更不憚以最糟糕的思想來揣測可怕的人性與當今的教化,即便早已憂心忡忡。但,人類對其它生靈的漠視不像健忘,更像是人性使然,荀子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至於當今教化,好像也沒見過留下什麼甜餅,留下的無非是世人更老滑,貧者更清,富者更淫,官者更濁,商者更奷,一無至“偽”,讓個荀子好不寂寞。因而,當今教化更像一道故意鋪陳的偽命題。在這道包羅萬象的偽命題中,一群正在圍攻春燕的讀書郎出現在了眼前,一位正在捕捉刺蝟的曾經少年出現在了眼前,越來越多人類與其它生靈間無法偃息的凝重,冷戰,對峙,衝突出現在了眼前。這樣的話題,實在沉重,沉重的令人忐忑而窒息。也罷。

此時的窗外,依然是明麗的陽光和啁啾的鳥兒勾勒的春景圖。我忍不住的想,倘若人類真是它們的良朋,它們就該永遠有這樣的天地,自由的往來,自由的呼吸,自在一生。或許,這才是我們人類必須直面必須思考必須開建的自然學新文明,至於那些束縛在它們身體上的繩索、囚籠,早該一一打開,一一砸碎。因為,“即使有不同的軀體,萬物生靈仍然擁有一樣的靈魂。”(希波克拉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