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從小就跟隨村人外出謀生,未曾讀書,1958年參加工作的時候,還是個“大老粗”。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卻成為沙灣區公所副區長兼沙灣區農技站站長,被人們稱為開發農業生產的“土專家”。
利用荒地
70年代的仙姑村,背負荒山,面對荒灘,是個“田裡種的糧食難餬口,山上長的草木難填灶” 的窮村。197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45元 ,村里基本上是“生產靠貸款,吃飯靠返銷,生活靠救濟”。1979年,身為沙灣公社副書記的老周,來到仙姑村駐村。他深入了解村情,掌握民心,全面調查研究,心中定下方案:利用荒地種柑橘,三年有起色,五年見成效。但他的想法卻遭多數人反對。經過反覆多次的宣傳、動員、開導、交心和懇談,他還跑到有關部門了解求教,得知仙姑村的海拔、氣候、水源,土壤等地理環境條件,都適應柑橘的生長特性,並對其十幾個品種進行了論證。村民全面發動,當年種下了8034株柑橘。
仙姑村黨支部使了三把勁:第一是組織骨幹走出去,到麗水十八都現場參觀,學習他們“整地栽培、合理種植、精心管理”經驗。這年冬天,全村齊動手,苦幹1個冬,突擊4個月,投工5000多個,開出137畝基地,栽下10000多株苗,辦起了集體桔場。第二是從黃岩請技術師傅長年指導,進行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第三採取兩條腿走路,鼓勵多項目發展。
農技帶頭人
周澤熬調到農技站後,走出三步棋:第一步棋,當好開發農業的參謀。1984年—1986年,老周對沙灣區沿溪兩岸和海拔800米下的荒山、荒坡、荒地、荒灘即“四荒”面積全區有10.6萬畝,提出全區建設5000畝基地建議,制訂1985年—1990年發展規劃。把開發農業作為商品生產基地建設的一大主攻方向。第二步棋,做好開發農業技術指導。他帶領農技站技術幹部下村,做到規劃一片,開發一片,建成一片,管好一片。在每一基地,老周都是臨陣監督,親自把關。第三步棋,高好開發農業生產的服務工作。他要求農技站幹部做到“五個上門服務”,上門規劃發展品種;上門介紹技術栽培;上門訂購調運苗木;上門輔導選用農藥;上門落實管理措施。在農技站工作中,他做到“四管齊下”。其一,農村科技網路建設;其二,開展民眾性的科技培訓;其三,建立科技實驗示範片區;其四,培養農技幹部求實苦幹作風。他埋頭苦幹的精神,贏得人民民眾的信賴,也得到上級組織的肯定。
1991年4月28日,被評為景寧縣“畲鄉建設十大標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