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元

周梅元

周梅元,男,1980年生於湖北孝感,現居武漢,職業畫家,八零畫派成員。擅長寫實油畫。其作品以精心營構的場景,精緻入微的描繪,來呈現一種對生命律動的感懷,對過往歲月的追憶。

基本信息

個人出版

周梅元 周梅元

2009年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作品集

2012年首屆全國中青年油畫展作品集

獲獎信息

解放鞋 解放鞋

2009年《早市》入選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獲優秀獎。

藝術活動

靜物 靜物

2012年,“真實”中國當代青年寫實藝術家邀請展,798藝術區光與時光體驗中心。(北京)

2013年,“皆大歡喜”青年藝術家新春沙龍展,半畝園美術館。(武漢

2012年,首屆全國中青年油畫展,大芬美術館。(深圳)

2012年,“理想國”當代藝術聯展。馬奈藝術空間。(北京)

2012年,“皆大歡喜”秋季展。半畝園美術館。(武漢)

2012年,“格物新知”精品寫實油畫展。鼎空間。(成都)

媽媽的縫紉機 媽媽的縫紉機

2012年,Ε京華partⅡ雅昌藝術家聯展。時代美術館。(北京)

2012年,“升起的地平線”當代藝術巡迴展。獨立映像藝術空間。(重慶)

2011年,“率真的發現”雅昌論壇藝術家小幅作品展。藍頂青藝空間。(成都)

2011年,“凝聚的時空”六人展鄧洧、吳濤、周梅元、袁誠、董文通、彭燃。美蓮社。(武漢)

2010年,E京華----雅昌藝術家聯展。經典藝術館。(北京)

2009年,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鄂爾多斯)

個人自述

柿子 柿子

畫畫和怎么畫本不是要緊的事情。但因為自己選擇了傳統寫實這條路。不免被人拷問、也時常自問:“每天用那些古老的手法,跟前輩們一樣琢磨如何真實的在畫布上再現描繪對象,這似乎已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自照相機、電影、至而今日益發達的各種影像技術出現後,畫家的功能性即發生了本質地轉變,繪畫的再現功能受到巨大的衝擊和質疑。但就像汽車地出現沒有終止人類的奔跑。照相等新技術的出現只會促使寫實繪畫去追求新的自我理解,去發掘出新的意義。其內在的嚴肅態度、積極追求更是永遠有其存在的價值。

物語 物語

選擇寫實繪畫,選擇描繪靜物,是個人的心性使然,也是學畫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的提煉。正經八百的學畫是從國畫花鳥入手的,那時自己最喜歡的是宋人花鳥。這些作品無不是畫家們深入體察生活。對自然生物的不同規律細加體會結晶。如“孔雀登高必先舉左”“月季四季朝暮花,蕊,葉皆不同”等事例正說明了這種“窮理”的追求。這種格物致知的嚴謹寫實作風以及作品中傳遞出對生命熱誠深深的吸引了我。比起那些一筆一划都可能暗含著某些特殊意義的文人畫來,這些作品來得沒那么深刻、複雜。給人的感覺格外清新、親切。是讓人放鬆的藝術。後來學習油畫,發現自己對客觀物體真實的質感,空間,色彩等因素,有一種特別的偏愛,常常迷戀於瓷器的釉色,木質的紋理,花果的鮮活…西方傳統的靜物畫—Still Life Painting。往往也並不負擔重大的思想性含義(這點很像那些宋人花鳥),這些作品描繪的對象多以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居多,佳肴美味,杯盤罐盞…無一不來自對現實生活深刻而細膩的觀察。無一不是對生活內在感悟的真情表露,體現出一種單純優雅的美。

油燈 油燈

下面這段是在美國的叔公看到我的作品“物語”後回復的一些文字:“…很高興看到你的新作品,我欣賞完了有很深的感動,張仲景的傷寒論,武漢廠的照相機和已經枯萎的薔薇,1950年我在系統性地讀古本線裝書。1959年我開始玩雙眼箱式相機。1965年我自大學花卉植物各論、教起…曾經和一位武漢大學去世了的教授趙利淦合寫了一本書“反義RNA和DNA”,他離開美國回武漢時,留給我墨書一盞:“古書耐讀,陳酒溢香,老歌經唱,故友難忘,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比起那些晦澀難懂、立論高深的專業的,學術性評論,看到這段文字更令我快慰。個人的追求,正是通過描繪這些靜物地“物性”。來提示隱含在“物性”背後的“人性”。…相機是父親年輕時用過的。油燈、馬口窯罐是老家的遺物。縫紉機是母親當年的寶貝…個人精心營構這些場景是想呈現一種生命的律動和對往昔歲月的追憶、致敬。實際上那些舊物是作為人的化身、替代者出現。作者與這些留下時間痕跡的記憶地無言對話。是想讓觀者能更強烈地感受到生命在時間中的消逝和一種“逝者如斯”的對生命的感懷。這種靜物的人格化描述,正是自己的追求。

他人評價

崇尚自然關懷人性

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

——解讀周梅元

舒章銘

認識周梅元時,他尚在讀高中,清瘦間透出一股自信和靈秀,自我介紹說在習畫。後來看到他的一些作品,是國畫的山水和花鳥,風格近似宋元,有一股清雅、古拙之氣,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在他大學學習油畫期間,也一直沒有間斷過國畫山水和花鳥的創作,而畫面風格依然延續宋元。宋元畫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關懷人性,這種精神在他不斷的國畫創作過程中逐漸成為自己藝術思想的一部分,而這種藝術思想,對他後來的油畫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最後的革命者 最後的革命者

從認識轉眼十三年過去了,如今的他已是一家知名藝術機構的簽約藝術家。在他所有寫實油畫作品中,都有一股靜逸、清雅、純樸的藝術氣質,他對物象的描繪並不完全照搬原物的真實,而是自覺地把宋元名畫中詩性、寧靜、尊崇人性的精神溶於自己的創作之中,我相信這源於他卓越的藝術天賦和多年臨習宋元名畫而吸收的營養。在他的油畫作品中沒有看到浮躁、虛偽和無病呻吟,這點在虛華、浮躁充斥於世的今天,尤其難能可貴。

他常說:“一幅好畫,一定是作者先有所感動,然後再將把自己感動過的那一部分展現出來”,“只有打動得了自己的東西才能真正感染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相信他是對的!

我從事古玩和藝術品收藏近20年了,也常在一些會議上講解收藏與鑑賞的知識,與許多成名藝術家也是朋友,但尤其讓我覺得幸運的是,能在多年前就認識周梅元這樣年輕的優秀藝術家,是他通過他的作品讓我真正明白了藝術永恆的真諦——那就是對人和自然要出自本性的熱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