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時英

人物簡介

周時英,原名周家祥,1915年出生於羅平縣板橋鎮。童年時,就讀於板橋鎮私塾和東勝國小,經常與周圍的貧苦農民及其子女接觸,在他幼小的心靈上逐漸產生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對國民黨統治的仇恨。

生平

1935年,周時英到昆明昆華中學讀高中,積極參加中共雲南地下黨領導的“讀書會”,如饑似渴地學習進步書籍,尋求革命真理,成為地下黨外圍組織的骨幹分子。時值昆明各大中學校回響北平“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周時英參加遊行示威,帶領同學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革命口號,被學校當局開除學籍。
1936年3月,周時英受中共雲南臨時工委指派,與同鄉同學劉浩回到羅平,受聘到板橋東勝國小教書,以此合法身份從事革命活動。他們組織“讀書會”,發展“農民小組”,開展抗日宣傳,提倡“婦女解放”,傳播民主愛國思想。8月,周時英救亡心切,離家奔赴抗日前線,經滇越鐵路至海防,轉乘輪船去上海,到“讀書生活出版社”找著中共黨員艾思奇、黃絡峰(雲南人),經介紹進入大廈大學讀書。後於1937年3月,輾轉至革命聖地延安,入陝北公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給周恩來副主席做秘書工作。
1937年10月,滇軍60軍1 84師開赴抗日前線,路經武漢。當時在184師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張永和(張致中)、楊重,勸說該師師長張衝去八路軍辦事處會見處長羅炳輝將軍(雲南人),提請辦事處轉呈中共有關方面調派數名軍政幹部到184師幫助工作。後經請示周恩來副主席,同意從延安抽調其秘書周時英、張子齋等到184師做黨的秘密工作。周英任該師地下黨支部書記。
1938年,60軍參加台兒莊戰役,184師與日軍鏖戰,傷員劇增,為完成搶救傷員的任務,周時英挺身而出,隻身連夜發動民眾,組織戰地支前,搶運傷員數百名。
1939年,由於蔣介石對滇軍的懷疑、排擠,張沖離開部隊回雲南,周時英被撤回八路軍辦事處,後又受命到新四軍政治部宣傳科任副科長。
1940年9月,周時英隨新四軍與日軍大戰於江蘇省鎮江車站。此車站系戰略要地,雙方爭奪甚烈,白刃拼刺,幾進幾出,周時英臨危不懼,身先士卒,不幸在激戰中英勇犧牲。年僅2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