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周易》為六經之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作為一門古老而又常新的學問,易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兩漢的象數易學、魏晉的玄學易學、宋代的理學易學、明代的心學易學、清代的樸學易學以及近代的科學易學等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易學家和易學派別從各個角度對《周易》一書進行解說、詮釋,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
《周易》文化遺產豐厚,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幾乎都能找到它的蹤影。《四庫全書總目》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周易》和易學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影響至深至遠,特別是其天人合一的整體和諧理念、陰陽變易的辯證思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以及強烈的憂患意識、堅定的革新意識等,更是有著永恆的魅力,對於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也有著重要的資鑒作用。
編輯委員會
編委會主任:余敦康
主 編:張 濤
副 主 編:鄧瑞全 謝招修
委 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 崗 王 鐵 王曉毅 鄧瑞全 任士英 劉長林 劉炳良
許欽彬 孫照海 楊敦雷 吳長庚 汪學群 張 濤 范立舟
胡友鳴 胡漢生 袁江玉 賈貴榮 董曉宇 韓增祿 謝招修
編輯部主任:鄧瑞全(兼)
執 行 編 輯:魏 瑋 孫世平
審 訂:北京師範大學易學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易學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
浙江名門經濟文化研究院
本書目錄
《周易》淺說…………………………………………………………………………………………張 濤 1
漫說易道………………………………………………………………………………………………李叔毅 11
論《周易》對“道”的表述方式……………………………………………………………………李景林 25
《周易》天人關係說之形成與涵義…………………………………………………………………曾春海 34
王弼《周易注》與《周易略例》……………………………………………………………………王曉毅 53
孔穎達《周易正義》的學術淵源與易學傾向………………………………………………………苗盛林 77
宋代易學的疑經、改經之風…………………………………………………………………………王 鐵 93
《溫公易說》研究述略………………………………………………………………………………曾 達 107
略論胡宏“以史證經”的易學思想…………………………………………………………………續曉瓊 112
陸九淵的易學思想……………………………………………………………………………………楊柱才 123
項安世易學思想及其影響……………………………………………………………………………姜海軍 136
易學與兩漢之際的政治………………………………………………………………………………孫萍萍 147
易學與諸葛亮的為政之道……………………………………………………………………………孫世平 159
易學與王安石管理思想簡述…………………………………………………………………………於 磊 169
康有為論《周易》……………………………………………………………………………………張緒峰 178
“左右尊卑”辨析……………………………………………………………………………………韓增祿 198
郭璞、楊筠松風水的文獻學考察……………………………………………………………………范春義 240
贛南的風水塔與風水信仰…………………………………………………………………萬幼楠 萬 珺 253
用陰陽八卦原理分析笛卡爾坐標的試探……………………………………………………………朱 煒 279
論二十八宿的起源、距度及與《周易》的關係……………………………………………………蘭茂景 288
胡漢生先生《明代帝陵風水說》讀後………………………………………………………………袁江玉 315
附錄:
附錄一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易學珍稀古籍(七種)敘錄……………………………………李永明 319
附錄二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卷四~卷六)……………《周易文化研究》編委會 整理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