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家班介紹
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間又稱周家嗩吶班、周家鼓樂班、菠林喇叭,是以落戶在安徽靈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國管樂大師周正玉等周氏族人為樂手成員的中國民間樂班。周家班自創始有相關記載以來,已傳承家族六代,歷經100多年滄桑。目前, 男女老幼樂手總計100餘人,橫跨蘇魯皖浙,享譽民間海外。二、周家班歷代名人
第一代:創始人---周文化,周家班第一代班主,出生於江蘇睢寧縣桃園鎮魏凹村,因自幼喜歡樂器,從小就與人學藝吹奏嗩吶,後落戶靈璧尹集菠林村,並帶領族人成立了周家班,活躍於清代末期。
第二代:代表人物---周懷邦、周懷榮。周家班延續至第二代,已是民國時期,當時農村業餘文化生活匱乏,眾多嗩吶班在此時期迅速發展。周家班為了在眾多嗩吶班子中站穩腳跟,全族苦練基本功,不斷通過鄉間嗩吶比武對擂等形式與同行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技藝,這些努力為以後周家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第三代:代表人物---周正玉、周正美、周正民、周亮,此時的周家班隊伍已經極其壯大,名氣響徹蘇魯皖,常常出現找不到周家班子來吹奏便男不娶、女不嫁的事情。解放初期,周家班常被縣政府請去參加送新兵、交公糧、慰問軍屬或者修治淮河等水利工地的公益演出。這一時期周家班因盛名在外,吸引來眾多山東、江蘇、皖北一帶的嗩吶愛好者上門拜師求藝,周家班懷抱淳樸之心,對門徒們毫無藏私,傾囊相授。
第四代:代表人物周本祥、周本玲、周本鳴、周中華、周本銀、周本金、周本富、周海波(周家八虎),周海燕、周本華、周海芹、周香草(鼓樂四花)。新時期周家嗩吶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創新,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拿手絕活。如周本祥吹奏的泗州戲(咔戲)、雙管藝術堪稱一絕;周中華則以嗩吶獨奏、合奏、重奏為長項,近年來,不斷遠赴海外進行中外文化交流演出;周本銀、周勁松父子則擅長全家總動員,多次登入中央電視台錄製節目;女樂手周海燕自小苦練,9歲開始帶班,其精湛嫻熟的技藝與優雅的舞颱風度名揚當下。此期間,中央電視台、安徽省電視台、文化周報及安徽廣播電台等各大媒體多次採訪周家班,並先後為其錄製了《婚禮曲》、《鼓樂喧天》、《拜花堂》等系列磁帶專輯。
第五代第六代:此時的周家班年輕樂手在傳承傳統周家班技藝的同時,也在安徽省藝術學校、安徽黃梅戲學校、山東煙臺藝校等接受了系統的系統樂理知識學習。新一代的周家班傳人在精通傳統嗩吶技藝的同時,也對小號、薩克斯、電子琴、架子鼓、長笛等樂器進行了研習。紮實的傳統傳承功底,系統樂理知識的學習,外來技能的交流學習將為周家班新一代傳人開拓更寬廣的空間,也將為周家班傳承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