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企業家]

周宜[企業家]

中醫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成都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主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專委會副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和亞健康分會委員、四川省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在中醫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的成果。

一、中醫臨床方面

周宜幼隨家叔龍明遠(曾用名:周忠煜)習醫,先後師從省名中醫陳鋼、張新渝、陳紹宏等中醫名家。先後在成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北京同仁堂、秉正堂、青羊區中醫院坐診。因臨床療效突出,醫德醫風高尚,用藥精簡而價廉,廣受病人的好評。周宜深刻體悟到《內經》中形神關係的真諦,認識到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療,首重調神,其次才是養形、治形。中醫認為人的神、魂、魄、意、志均藏於五臟中,用中藥可以養神、安魂、定魄、強意、益志;喜、怒、悲、思、恐五情都產生於五臟的精氣,通過養心可以安定精神,通過疏肝可以舒緩精神壓力等等。二千多年前《內經》的這些觀念,比起現代醫學前沿的心身醫學理念更加深刻。周宜並不拘泥於傳統中醫的理論,他運用中醫的整體觀來認識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從精神入手深入剖析各種疾病的病因病理,對於精神疾病、神經內科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及其它一些身心疾病均有獨特的療效,如抑鬱症、睡眠障礙、焦慮症、強迫症、癔症、高血壓、冠心病、腫瘤、中風、頭痛、頑固咳嗽、糖尿病、消化道潰瘍、結腸炎、口腔潰瘍、腸易激綜合徵、瘙癢症、斑禿、慢性蕁麻症、慢性濕疹、類風濕性關節炎、月經病、功能性不孕、乳腺病、子宮肌瘤等。

周宜在養生食療方面也有獨到的研究。首先,他根據《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養生名句,提出了養生首先要通曉養生之道,遵循陰陽等養生的基本法則,才能夠合理運用各種養生的方法。沒有深入了解中醫的養生理論就盲目地實施具體的養生方法,是目前中國養生領域中亂象叢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周宜提出養生先養神,批評了當前只重養形的時弊。例如,他在食療方面提出了“怎么吃比吃什麼更重要”的理念,強調在飲食時保持良好的心態,把注意力集中到食物的色、香、味上,飯後的輕鬆散步等方法遠比選擇食材更加重要。另外,周宜結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對藥膳食療方面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在當前的中醫養生領域,既有認為“是藥三分毒”,拒絕藥膳食療的情況;也有不管自身體質和藥材性味,長期大量服食中藥的情況。周宜認為這二種極端的作法均不可取。藥膳食療,第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選用藥材食材。中醫的健康標準在於形神和諧,陰陽平衡。因此養生就是要保持陰陽的平衡,陰虛的體質就要選用養陰的藥材食材,陽虛的體質就要選用養陽的藥材食材,如果反了就南轅北轍。第二要認識到中藥的特點,不是每種中藥都適合養生。不管古今,養生和治病,用藥都是有所區別的。《神農本草經》把中藥劃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用以養生,中品用於治病,下品只能救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把藥食兩用的中藥區分出來,按照食品管理。藥食同源的中藥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完全可以長期服用。而象大黃一類的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如果把這一類的中藥長期用於便秘,就會增加直腸癌的風險。第三,不要盲目追求名貴藥材。藥材本身沒有貴賤,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藥的效果並不是決定價格的唯一因素。價格與其生長環境,周期、產量和能否人工栽培等因素均有密切關係。

二、中醫教學方面

擔任《中醫養生保健研究》、《中醫藥膳學》、《內經選讀》、《黃帝內經理論與實踐》等多部教材的副主編、編委。主要從事《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保健》、《中醫基礎理論》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周宜自2008年擔任碩士生導師以來,培養的研究生已經成為醫院、診所的骨幹力量。另外,周宜還積極從事中醫養生、食療的科普工作,其講座觀點新穎,讓人耳目一新,風格既不失幽默風趣,又保持了理論的深度。

三、中醫科研方面

周宜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內經》‘有故無殞’理論的中藥毒性與功效的選擇性表達研究”;獲得了四川省青年基金人才培養計畫資助,研究了“中醫補腎方藥提前干預對鹽敏感性高血壓發病影響的基礎研究”項目;主持了四川省套用基礎研究計畫“鹽勝血”高鹽血瘀動物模型的研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一種預防高血壓的藥物或保健食品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發表論文30餘篇,著作10餘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