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厚

周子厚

周子厚(1897-1962),男,著名京劇伴奏(鼓)大師。原名周德祿,北京人。師從汪子良等人,1958年到天津市戲曲學校任教。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周子厚十一歲拜遲清泉為師,習京劇武場,學藝期間隨各戲班演出,打小鑼、鐃鈸、大鑼等下手。十九歲在京參加梆黃雙下鍋的小班社,開始司鼓。曾在北京燕舞台戲園、天津大觀茶園打梆子和京劇。京劇、梆子分台演出後,前期專為梆子演員金小仙、金小香、蔡桂鳳、小達子(李桂春)等司鼓。後期在富連成、榮春社科班專打京劇。為提高司鼓技藝,1937年師從汪子良。1956年入天津京劇團,為丁至雲等人司鼓。1958年到天津市戲曲學校任教,對學生循循善誘、傾囊而教,深為人們敬重。

司鼓名家

五十年的司鼓生涯中,曾為李洪春、譚富英、白家麟、李盛藻、楊寶森、陳少霖、徐東明、徐東霞、金少山、傅德威、金少臣、吳彥衡、楊盛春、梁慧超、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章遏雲、李世芳、毛世來、言慧珠、童芷苓、楊榮環、丁至雲等司鼓。

藝術特色

周子厚的司鼓技藝精湛,造詣深,腹笥淵博,戲路寬,對京、昆、梆等各種劇種都能駕輕就熟。尤善打旦角戲,對唱腔過門的鼓套子,奏來流暢華麗,準確大方,能緊密配合劇情和演員的表演,靈活準確地選擇運用鑼鼓點和曲牌。

主要著作

留有口述資料《司鼓散論》一文。

活動年表

第二天演出

1956年12月30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廿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頭二本《伐子都》(李少樓)

全部《酒丐》(張鳴祿,趙慧秋)

夜場

《三岔口》(張鳴祿、李少樓)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帶下書)(厲慧良)

第三天演出

1956年12月31日,農曆丙申年十一月三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

演出劇目

《玉堂春》(謝虹雯)

《一箭仇》(帶水擒)(厲慧良)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第四天演出

1957年1月1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金雁橋》

《紅娘》

《鬧天宮》

夜場

《九龍杯》

《拾玉鐲》

《搜孤救孤》(楊寶森)

《鍾馗嫁妹》

第五天演出

1957年1月2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二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

演出劇目

《楊家將》(金沙灘至審潘洪)(楊寶森,厲慧良,趙炳嘯,曹世嘉)

第六天演出

1957年1月3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三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

演出劇目

《三岔口》(張鳴祿,李少樓)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帶下書)(厲慧良)

第七天演出

1957年1月4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四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

演出劇目

《戰馬超》(厲慧良)

《伍子胥》(文昭關至刺姬僚)(楊寶森,趙炳嘯,曹世嘉,李榮威)

第八天演出

1957年1月5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五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

演出劇目

《寶蓮燈》(五子鬧學、二堂舍子)(楊寶森)

《長坂坡·漢津口》(厲慧良,趙炳嘯,李榮威)

第九天演出

1957年1月6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六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玉堂春》

《八大錘》

夜場

《春秋配》

《一箭仇》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第十天演出

1957年1月7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七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天。

演出劇目

《乾坤圈》

《拾玉鐲》

《搜孤救孤》(楊寶森)

《鍾馗嫁妹》

第十一天演出

1957年1月8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八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

演出劇目

《霸王莊》

《珠簾寨》(楊寶森,曹世嘉)

第十二天演出

1957年1月9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二天。

演出劇目

《游龍戲鳳》(楊寶森,趙慧秋)

《落馬湖》

第十三天演出

1957年1月10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初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三天。

演出劇目

《荷珠配》

《八蜡廟》

《奇冤報》(楊寶森)

第十四天演出

1957年1月11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一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四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四天。

演出劇目

《金雁橋》

《朱痕記》(封官祭墳、舍飯糰圓)(楊寶森,謝虹雯,趙炳嘯)

《惡虎村》

第十五天演出

1957年1月12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二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演出劇目

《楊家將》(楊寶森,厲慧良,趙炳嘯,曹世嘉)

第十六天演出

1957年1月13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三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楊排風》

《女起解》

《艷陽樓》

夜場

《金山寺》

《擊鼓罵曹》(楊寶森,趙炳嘯)

《挑滑車》

第十七天演出

1957年1月14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四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演出劇目

《搖錢樹》

《春香鬧學》

《斬顏良》

《桑園寄子》(石勒起義起,團圓止)(楊寶森)

第十八天演出

1957年1月15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五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

演出劇目

《竹林記》

《桑園會》(楊寶森)

《鬧天宮》

第十九天演出

1957年1月16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原定戲碼為《霸王莊》、《紅鬃烈馬》(趕三關至大登殿)。

演出劇目

《戰馬超》

《伍子胥》(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第二十天演出

1957年1月17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七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

演出劇目

《盜仙草》

《寶蓮燈》(五子鬧學、二堂舍子)(楊寶森)

《長坂坡·漢津口》(厲慧良,趙炳嘯,李榮威)

第二十一天演出

1957年1月18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八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一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一天。樂

演出劇目

《荷珠配》

《八蜡廟》

《奇冤報》(楊寶森,李少廣,趙炳嘯)

第二十二天演出

1957年1月19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十九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二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二天。

演出劇目

全部《羅成》

《洪羊洞》(楊寶森)

《鍾馗嫁妹》

第二十三天演出

1957年1月20日,農曆丙申年十二月二十日: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

天津市京劇團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即最後一天。後於2月返津。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刺巴傑·巴駱和》

《拾玉鐲》

《鐵籠山》

夜場

《玉堂春》

《一箭仇》

《失空斬》(楊寶森,趙炳嘯,李榮威,曹世嘉)

盤點京劇鼓師

京劇演出前,在打字幕時,除打出什麼演員扮演什麼角色之外,還有琴師和鼓師的名字是必須示之於眾的,稱之為“操琴”與“司鼓”,可見這兩個行當的崇榮地位。本任務走近京劇鼓師。完善本任務人物詞條,要求從個人簡介、藝術生平、藝術特色、主要作品、藝術影響等方面完善詞條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